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什么是哲学的批别?无论常识性的看法,还是学术界的观点,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哲学的批判既不能从被批判对象那里得到依附性的规定,也不应从哲学的对象性方面把这种批判当成外在的或可有可无的。本文旨从哲学的主体性方面来提示哲学的批判,这就必然涉及到哲学的自我批判。因此,哲学批判的特性和内容有待于来自哲学的自我批判的规定和检验。本文基于上述,首先,简述了哲学批判的涵义、本质和目的;其次,考察了哲学由批判到自我批判的意义;再则,比较了康德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另外,探讨了哲学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之关系;最后,阐明了在哲学理论和实践之中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精神实质.实践批判、理论批判和自我批判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完整内涵."三内涵批判"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功能互补互动的方法论系统.实践批判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革命性品格,理论批判赋予了其科学性品格,自我批判赋予了其彻底性和开放性品格.  相似文献   

3.
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解构是符合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 ,是哲学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运动 ,都推动了哲学的前进。但是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转换 ,并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对“解放思想”的内涵、途径及衡量标准都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究竟在何种学科语境与学科层面上展开对“解放思想”的研究仍然值得重视。文章认为对解放思想作政治层面与哲学层面的区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解放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了具体论述。哲学层面的解放思想源自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哲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是政治思想解放的基础和“源动力”,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首先是批判自己,因而具有明确的扩张力和发展力。因此,解放思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更是一个绵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所谓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思想的关怀以及表达或体现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哲学的批判可分为三个向度:自哲学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所谓自哲学的批判,即是自本体的批判。自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对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和知识指手划脚,而是对具体学科知识最一般的理论预设,前提的批判。这不外乎是以潜在可能的事物来批判既定或已然的事物,以新的事物批判旧的事物。其目的在于,通过自哲学的批判促使具体学科知识强固其前提,光大其传统,拓展其视野,超越其局限,进而促成具体学科知识的整体进步。所谓对哲学的批判,就是部分对  相似文献   

6.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马克思哲学通过理论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批判,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把现实的批判诉诸实践,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与双重建构中,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彰显出其丰富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分析哲学对经验论的批判并分析了这一批判的局限性。认为,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奎因对经验论两个教条的批判和塞拉斯对“所与的神话”的批判是立足于经验论立场上的自我批判,它构成了经验论的“内部批判”;戴维森对经验论第三个教条的批判是对经验论的否定,它构成了经验论的“外部批判”。本文作者赞同奎因为经验论所作的辩护,同时也指出了分析哲学中“经验”概念内涵的狭窄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其批判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马克思的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观点与批判精神的内在统一。实践观点的要旨就是:立足现实,改变世界,关怀人生;批判精神的要旨就是:批判现实,批判理论,批判自我;二者的统一就是:通过实践充分发挥批判的功能,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正是以马克思这一哲学观的创立为标志,马克思不仅完成了本人的哲学革命,同时也实现了人类哲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魂,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马克思的哲学观,才能真正"走进马克思",进而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一个根本变革,就是科学地解释了实践,并把它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是哲学发展和变革的方式。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批判的实践批判理论方法。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是以实践为手段、以实践为对象的批判以及实践的自我批判。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哲学在当今的凸显使得哲学研究对象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理性文化转向了当代社会理论范式的文化。这不仅表明了文化哲学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批判和审视,而且也表明了文化哲学存在的"有限性"视域,但它并不局限在某一种"有限性"视域之下而是要超越其"有限性",这是文化形而上学本性使然。文化哲学批判的"有限性"视域以及在此视域中的"无限性"特征表明了文化哲学的"实践品质",这一品质在马克思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繁育哲学是一门不断地用哲学思维方法对教育实践及其已有教育理论进行审问、慎思、明辨、重构和致用的学问。增强教育哲学这门学科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从而构建出并守护住教育乌托邦──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哲学的使命。而师范生的特质──身份乌托邦:榜样性和模范性之理念的获得,正需要理想的教育哲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哲学与谢林哲学具有密切的思想联系。但是,考察他们各不相同的哲学原则(两种同一)和方法,就会明白谢林为什么从“绝对同一”、“理智直观”走向基督教神学,成为普鲁士官方的吹鼓手;而坚持“具体同一”的黑格尔则对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并为人们纪念。人们知道,谢林原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开始,他站在费希特哲学的立场上批判康德哲学,在批判过程中,他发现费希特的“自我”(即“自我意识”)存在两方面的弊端:其一,从终极的意义上说,费希特的“自我”并非“绝对”即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即相对的。因为事实上还存在着“自我”与“非我”的矛眉(“非我”是“自我”的限制物),  相似文献   

13.
要想建构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哲学新形态,首先必须深刻地反思自身固有的思想传统和外来文化的现实挑战.我们所面对的思想传统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二者,前者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影响,逐渐丧失了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功能;后者则在当今时代风雨飘零的情况下急于复兴重建,却缺乏一种真正的自我批判精神.如何确立起一种批判意识尤其是自我批判意识,将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家思想现代化的共同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西方后现代文化在中国的长驱直入,以及基督教信仰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于信仰缺失的当代中国人无疑构成了一种现实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现实的挑战,显然也成为建构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清海先生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的批判,复苏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并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确定为自己进行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高清海先生对整个哲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了人与哲学之间的内在循环关系,这一思考的理论成果是类哲学理念的提出。此过程体现出了高清海先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努力,而其晚年创造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呼吁,则将理论创新的努力推至极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传统知识论真理观的理论背景及其思维方式的分析,指明了传统真理观非人化的理论根源,简要地说明了现代哲学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并从哲学自我理解和自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及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真理观人学向度的理解,阐释了真理观人学向度的内容、含义及其特点。以期推进国内对真理观问题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相结合的第一次结晶:经济批判是哲学批判得以展开的基础,哲学批判是经济批判的理论提升,社会批判是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的双向展开,只有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解读才不会人为地造成对它的误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本质特点是其批判功能。正是这一革命性的批判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错误倾向和错误思潮的批判中,超越了旧哲学,把唯物主义推向前进。也正是在实践中坚持发挥这一批判功能,并且把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与理论上的批判、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批判功能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也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康德关于上帝的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它在《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一书中乃至于在整个康德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我们先要理清的一条线索。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革命的发起者,他的哲学的中心内容是崇扬人的主体性——简言之即人的自由意志或自我决定。在西方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19.
尼采的文艺美学理论围绕人性自由这一主题,彻底批判了以"二元论"和基督教为哲学、宗教基础的理性主义传统和道德形而上学,形成了灵肉统一的人性观,实现了人性的完整与人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20.
维特根斯坦曾经宣称:“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在这位开创了一代哲学新风的语言分析大师那儿,其前后期迥然相异的语言批判,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和不同的评价。笔者以为,奇幻多彩的维特根斯坦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批判哲学。其所从事的语言批判,即是以语言批判为武器,对西方固有的传统哲学所进行的反思与批判。这种批判在维特根斯坦那儿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把握住了这种批判的一贯性,颇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的一贯性。本文的旨趣,即在于为揭示和阐明这一批判及其意义而略尽绵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