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滋作协成立13年来,作协会员们每年创作作品都在1000万字以上。如今,松滋文学现象俨然成为"金松滋"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文艺报》、《湖北日报》纷纷刊登了关于松滋文学活动的报道,吸引了湖北省作协组团到此调研松滋文学现象。文学的魅力,让松滋赢得了关注和声望,也让松滋作家群赢得了尊重。  相似文献   

2.
松滋作协成立13年来,作协会员们每年创作作品都在1000万字以上。如今,松滋文学现象俨然成为"金松滋"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文艺报》、《湖北日报》纷纷刊登了关于松滋文学活动的报道,吸引了湖北省作协组团到此调研松滋文学现象。文学的魅力,让松滋赢得了关注和声望,也让松滋作家群赢得了尊重。  相似文献   

3.
松滋作协成立13年来,作协会员们每年创作作品都在1000万字以上。如今,松滋文学现象俨然成为"金松滋"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文艺报》、《湖北日报》纷纷刊登了关于松滋文学活动的报道,吸引了湖北省作协组团到此调研松滋文学现象。文学的魅力,让松滋赢得了关注和声望,也让松滋作家群赢得了尊重。  相似文献   

4.
松滋作协成立13年来,作协会员们每年创作作品都在1000万字以上。如今,松滋文学现象俨然成为"金松滋"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文艺报》、《湖北日报》纷纷刊登了关于松滋文学活动的报道,吸引了湖北省作协组团到此调研松滋文学现象。文学的魅力,让松滋赢得了关注和声望,也让松滋作家群赢得了尊重。  相似文献   

5.
创办《中国》是晚年丁玲最重要的文学活动,办刊的种种艰难以及与作协党组的紧张关系,折射出她在新时期文学的"边缘"位置。晚年丁玲的"边缘"位置反而促成了《中国》的"先锋"姿态,她企图在新时期恢复延安文学传统,但最后拉开了先锋文学的序幕,她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30日,《作品》杂志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举行合作仪式,宣布建立民刊推介与民刊研究的互动关系。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作品》主编杨克,以及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赵金钟出席合作仪式。  相似文献   

7.
夜归     
【目平湖文学社简介】目平湖文学社成立于2000年。社刊《目平湖》原名《含羞草》。湖南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肖汉初、《少年作文辅导》杂志社副主编张潮伟、《年轻人·中学生阅读》编辑周亚丽、《辽河·精彩阅读》执行主编胡诗词、特级教师钟湘麟任顾问,汉寿作家协会副主席、三中校长朱培赋任文学社主任,常德市作协会员、高级教师曹红平任主编。2007年重组,目前共有会员67名,首席指导教师6名。文学社将环境、诗教、德育与文学融成一炉,形成四位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学,形成了用文学去熏陶人,用文学去造就人的办社理念。2004年、2006年社刊《目平湖》两次获"全国99佳校园文学优秀刊物"称号。该社建有目平湖文学网站,主持"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研究"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孙正国(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今天和荆州区文联一起举办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的研讨会,这是我们和文联长期合作以来大家都非常期望的学术活动。在研讨会开始前,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与会嘉宾:荆州区文联主席王广生部长,作协主席刘光林先生,作协副主席廖天付先生,《楚都文学》主编谢大强先生,省作协会员、梅园  相似文献   

9.
游宇明,男,1963年10月生,湖南双峰人,民盟盟员。1985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读者》《格言》等刊签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盟娄底市委文艺委副主任,娄底市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2010年被中共娄底市委统战部确定为"娄底市党外代表人物"。从事1976年后中国文学研究,在《文艺报》《名作欣赏》《理论与创作》《当代文坛》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相似文献   

10.
韩寒对文坛的批评,竟引发众作协掌门开始联手反击。尤以郑彦英在《人不能无耻到信口雌黄》一文中的表现,可谓恼羞成怒,有失长者风范。这口水仗,反映了作协作家们的急躁,其实是传统与现代、流行艺术与严肃艺术之间的碰撞,也是文学转型的阵痛。  相似文献   

11.
苏联当代著名作家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沃罗宁,1913年出生于柳比姆市(今雅罗斯拉夫州)的一位职员家庭。1928年后,他当过工厂学徒、车工,后就学于矿业学院、航空学院。1937——1945年在地质勘察队工作。战后在列宁格勒《接班人》报社任新闻记者,1956——1964年任《涅瓦》杂志副主编,后任主编,还任《星》杂志编委。现为俄罗斯作协和列宁格勒作协理事会理事。沃罗宁从1947年开始文学创作,当年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会见》。至今有长、中、短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散文和文学论文集等作品多部,其中主要的也是  相似文献   

12.
他原是《人民画报》副总编辑,研究瑞典文学的专家,翻译出版的瑞典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多次获得瑞典文学院、瑞典作协的翻译奖。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的"边缘化"开始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从文学发展史上看,文学"边缘化"是正常年代的正常现象,只有社会思想文化动荡的年代文学才有可能走进中心地带发挥作用。文学"边缘化"是一个过程,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端倪。《受戒》等作品的边缘叙事拓开了文学通往边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金斯伯格的"垮掉一代"到中国的"王朔现象",从"迷惘一代"到"痞子文学",从金斯伯格的《嚎叫》到"下半身"的《打炮》,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类比与对比,系统阐述了美国作家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及其所代表的"垮掉一代"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渗透与影响,分析了我国文坛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抚慰与引领,是为了让人获得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作家是真理的追求者,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叩问者,是现存价值的怀疑者、批判者。《马嘶岭血案》《那儿》显示了文学的真正价值与作家的可贵良知。在一些知名作家丧失了真诚、良知、责任感与艺术创造力的时候,陈应松、曹征路这两个在当代文坛并不出名的作家,通过这两部作品,显示了他们的良知、追求与创作实力,并为文学赢得了自尊。  相似文献   

16.
继《尘埃落定》后,阿来的中篇小说《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再次出版.文章通过阿来两部中篇中"新写实"的文学现象的认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现代文明吞噬掉的诗意与浪漫的原生态文化,以及对这种"失落"情怀的追忆与叙述,并对这种以文学形式展示的文化原土关怀的文本启示,进行了解读与传达.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研究时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这个视角对于考查魏晋文学的重情色彩、玄言诗在东晋的繁荣、山水诗歌的萌动等文学现象都有启示意义.把上述文学现象置入《世说新语》所提供的"原生态"环境中,或能加深对魏晋文学演进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18.
姚永朴两本文字颇有雷同的著作《国文学》和《文学研究法》,其出版相距不过四年,但学术声名却一隐一显。学人多以"体系、结构、组织"之善为由褒奖《文学研究法》,也因此消解了《国文学》的成就。而笔者经过对这两本著作的细读、剖析和比较,反倒以为《文学研究法》"体系"之建构并不成功;相反,《国文学》表面松散的撰述方式却别有内在理路,更能扬永朴之长而避其短。学界忽视两书之内情,径以表面之"体系"、"结构"为衡量,这一现象实际上折射出西方现代学术体系和学术著述观对中国学术产生的深层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9.
正几年前,阅读冯小禄博士所修订出版的博士论文《明代诗文论争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清晰地感受到有一股青春的锐气逸出笔端,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全书除了"引论"与"余论"以外,分为"文学政治时代""文学复古时代""文学师心时代"三编,共十九章,涉及十九个专题,讨论有明一代最为重要的一些诗文论争现象,资料丰富,论述深入,行文矫捷,文笔老辣,让人爱不释手。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思潮中,贾平凹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中,他是对底层文学感兴趣的极少作家之一,同时在"底层文学"中他也具有特殊性,与"底层文学"中大多的中短篇小说不同,他的《秦腔》、《高兴》都是长篇小说。在关注底层的同时,他也在"民族形式"上进行探索。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了不同于别人、也不同于自己以前创作的面貌,贾平凹的创作,既建构了底层的主体性,也建构着中国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