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体育教学重点发展方向。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同时有助于协调学生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时调整自身行为,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则对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是习惯养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合理控制体育课堂,有效进行体育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伟军 《职业》2012,(23):62-63
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要培养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的必备条件,它们对于中职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品德水平与心理健康间存在一定关系,品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只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它们的关系,并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促进中职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春风十里,不如有你"一课进行了教学设计。课程以重庆市两江新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为对象,以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为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韩冯颖 《现代妇女》2014,(1):145-145
体育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进一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特别要促成学生心理过程的体验,进一步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迎来新机遇,互联网发展也在不断地冲击学生的心理,导致互联网时代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更大挑战。为了发挥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优势,学校和教师需要有效分析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根据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线下教学开展问题,合理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式。尝试从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等角度出发,促进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的身体,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小学体育课堂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通过小学足球的教学结合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体育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8.
当前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已经凸显出了培养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对其综合素养进行提升,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进而对自身生命安全负责。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内容至关重要,要高度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向其传递生命意识,于常态生存状态中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本文针对科学地、合理地在小学科学教学期间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的策略进行分析及探讨,旨在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廖海波 《职业》2011,(Z1):90-90
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学生阶段是独立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培养的关键期,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应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生源构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采用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对策,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格以及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而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教育要面向学生,教学要以学定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阅读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关注小学生阅读实践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的培养。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课内到课外,从读到写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对科学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称为科学史,而科学史不仅对科学文化进行了沉淀与积累,而且还包含了科学知识的内涵,为我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科学这一学科可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而将科学史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并为其日后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并指明前进方向,使其成为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要能够把科学史教育进行渗透,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良好地展开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而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确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良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阻碍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对此,明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优化调整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良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综合素质等,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由此看来,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需要在小学教育阶段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促进儿童完善个性的形成和儿童的主体发展,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心理发育并不完善,小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犹如一张白纸一般。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素养。并且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不成熟,所以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教师必须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尊重学生自尊心,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够让学生的心理素养在生活中获得不断的训练与加强。本文将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可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光田 《职业时空》2009,5(3):105-105
文献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旧观念,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要课程 , 也是完善学生对世界认知体系的重要方式 , 随着新课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 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强调与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工作 , 已经成为众多老师的首要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 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 直观地感知到自然现象 , 并从中悟出相应的规律 , 由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促进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 , 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 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行为偏差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表现为厌学、述课、撒谎、偷窃、自卑等逆反心理及行为.多数学校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的同时,也应以矫正学生行为偏差为重点,通过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外部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可对矫正小学生行为偏差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