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2015,(1):100-106,99,160
戴维森的绝对真理论有别于相对化的真理论,其中的真理谓词是一个未被定义的初始表达式,这种理论应当充当意义理论的普遍形式。江怡教授对该理论的否定性评判意见多有不实或不当之处:戴维森"意义倚重真理"的做法是源于他对意义理论的基本主张,他没有取消意义概念,因此无以形成"悖论";"真理概念的非定义性"并不表明戴维森无法讨论该概念和用它来建立一种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无指称的实在"是一种整体论的实在,并非"非经验性"的理论构造。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还是可靠的,它们从语义学及其经验基底有力地说明了这种理论表征意义理论的理论可靠性和合法性,从而为戴维森纲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虚拟真理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作为信息存在,是与“社会信息体”的“真”相符合的、在实践中确立的动态“信息度”,是标志“真”的间接存在。虚拟真理仍然具有客观性,和“真”是有联系的哲学范畴,但二者却不是同一的概念。真理标准问题的核心是确定真理信息是与非的“度”,在双重存在与演化意义上,真理信息的检验与逻辑不可分割,这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在真理信息增长与进化过程中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之所以引入广义的实用主义路径,旨在阐明真理和客观性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历史学并不需要一种新的真之理论,但有必要借用理论术语来分析历史研究中真理概念是如何被理解和使用的。所谓真理是指历史编纂学意义上所确认的一个认识论术语,而客观性是指根植于特定的同时代科学共同体(职业历史学家群体)中的一种认知美德。这一论证主要按照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来展开:首先,提出历史书写中的实用主义"真之约定"观点,论述历史之真的诸条件取决于历史话语的施为之力;其次,主张真之约定是由史家同行来担保的,换言之,历史书写中所宣之真并非取决于史家与实在的直接关联,而是基于诸如探究方法、认知价值和认知德性等学科共识;最后,建立历史书写中真理与证据之间的明确关联,论证"真之约定"是以对史家手中所得证据的批判性分析为根基的。  相似文献   

4.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亮 《东岳论丛》2002,23(5):81-8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真理论中是两对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 ,它们虽然有相通之处 ,但揭示真理的角度和范围不同 ,二者并不是等值的两对范畴。  相似文献   

5.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解悖方案也有很多。克里普克固定点真理论是一个著名的解悖方案。他基于强克林三值语义学构造出固定点模型,以此来说明真的直观含义并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说谎者悖论。他的理论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实现公式"P"和"P是真的"的等值置换;只有一个T谓词而不是多个不同的Ti谓词。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一些直观上有效的公式不再是有效的、(T)模式不再成立、对角线定理不再成立以及表达力被弱化了等。  相似文献   

6.
Logos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海德格尔都把对Logos的解释作为对存在的揭示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海德格尔前期的logos概念进行了梳理.他批驳了西方传统上把logos作为判断和命题,并进一步把真理说成是符合论的命题真理的观点;说明Logos是人生存的重要构成因素,是揭示真理和存在的一个基本方式.前期的logos概念集中体现了海德格尔力图摆脱的主体中心论.海德格尔的主体性所包含的危险也预示了他后期思想的转向,海德格尔的logos的意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朱清华 《江淮论坛》2009,(6):98-103
Logos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海德格尔都把对Logos的解释作为对存在的揭示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海德格尔前期的logos概念进行了梳理。他批驳了西方传统上把logos作为判断和命题,并进一步把真理说成是符合论的命题真理的观点;说明logos是人生存的重要构成因素,是揭示真理和存在的一个基本方式。前期的logos概念集中体现了海德格尔力图摆脱的主体中心论。海德格尔的主体性所包含的危险也预示了他后期思想的转向,海德格尔的logos的意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不能仅从客观性和可知性方面理解真理问题,传统的符合真理论和认知真理论是旧哲学和机械论的真理观,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本质精神。从实践出发,在实践的意义上理解客观真理,建立实践真理论的新形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哲学界在探讨毛泽东的真理论时,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毛泽东的真理运用观。这是毛泽东对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一、把真理运用论作为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理论体系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真理论,是由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为基本构架组成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解决人们如何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真理的问题,而不涉及怎样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真理,指导改造世界的问题。这显然是一大缺陷。据说,这种体系的根据是列宁在们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的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即"有没…  相似文献   

10.
孙伟平 《学术研究》2005,1(11):43-4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观上的革命性变革,在于将过去一直囿于认识论范围内的真理范畴,置于实践论中加以解决,视真理为一个实践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是真理的源泉;实践本身就是自在自存的真理,人类认识本质上就在于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真理,使自在自存的真理通过理论的表达而显露出来。无论真理的实践形态,还是真理的理论形态,都不是“天然正确”的,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1.
"真理"概念在不同的逻辑形式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形式逻辑中就已经显现出关于真理的两种不同的态度:经验的和先验的。在康德哲学的先验逻辑中,这种倾向进一步明显化。黑格尔哲学的辩证逻辑在试图克服这两种对立倾向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真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逻辑,真正科学地把人类历史纳入到了"真理"概念之中。  相似文献   

12.
罗素曾经认为每一个语句都对应一个被称作命题的超语言的复杂对象。这种观点使真假失去了本体论上的区别,因为真值为真的语句对应的真命题和真值为假的语句对应的假命题都是存在的。后来,他受摹状词理论的启发,提出只有真值为真的语句才有对应的复杂对象,这样的复杂对象被称为事实。他以此为线索,提出了真理的符合论定义:一个语句是真的,当且仅当该语句对应一个事实。通过较为详细地考察罗素的事实概念的来龙去脉,分析这个概念在罗素真理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指出:由于事实只不过是真命题的别名,所以建立在事实概念基础上的真理符合论的定义是一个空洞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理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内容。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图像论思想表达了他的真理符合论,这是一种基于科学语言观的可充分言说的真理,但这种言说却最终陷入了什么也没有说的悖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反思和批判了前期思想,指出真理应看作语法规则的一种形式,它在语言游戏中呈现自身,是生活形式的意义显示。维特根斯坦两种形态的真理论分别契合于前后期不同的哲学论述,并在后继哲学家中产生了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常健 《文史哲》2003,(4):74-79
在各种不同学科的真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真理的等级论长期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亚里士多德为真理等级论做出了经典论证。近代出现了真理等级论的三种不同模式 ,它们在现代被进一步发展 ,并遇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由此出现了消解真理等级论的趋势 ,这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消解真理的等级论并不意味着否认不同学科真理间的制约关系 ,并不一定要陷入真理的“原子论”。真理不是一种封闭的属性 ,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各个学科之间的真理是相互制约的 ,真理是在文本间碰撞过程中显示出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中国当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场讨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思想大解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本身,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无论是对"实践"概念的诠释,还是分析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确存在不能自洽的逻辑问题.真理应该是不同理论,尤其是相互对立理论的沟通、对话、激荡、兼容和吸收的结果.真理的发现与真理阳光的普照则依赖于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真理问题是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真理符合论"又是真理观内部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所谓"真理符合论"即认识与对象之间的符合.海德格尔认为符合无非是一种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符合,符合既指外观的一致,又指对象之间的符合,而真理是存在的去蔽或无蔽,是一种澄明的运动.当然,任何理论都有缺陷,"真理符合论"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反真理符合论"派对其做出了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解析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逻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但它只是要容纳那些不会导致系统不足道的"真矛盾".论文在详细阐述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核心逻辑机制的基础上,对逻辑真理观进行了逻辑哲学层面的反思,并明确提出: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真理都是具有严格相对性的,而弗协调逻辑的真正哲学价值不在于它自身特异的逻辑性质,而在于它自觉贯彻了逻辑真理的这种严格相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真理的检验和判明应该在由实践、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三者构成的系统中进行.其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手段,生产力是检验真理的客观尺度,人民利益是检验真理的价值尺度.实践、生产力、人民利益构成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的一个完整系统,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从各种相关的讨论来看,在真理的看法上影响最广的是符合论,该理论认为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但一个不可克服的困难是我们无法确保命题与外在于我们的实在之间能否符合,而技术化的处理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困难。从对真理的日常用法分析可以看出,拯救符合论的一个可行途径是把真理建立在人类的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20.
王竞晗 《理论界》2011,(6):100-101
黑格尔的真理概念强调真理内部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又是在整个真理体系中互相补充的。真理是具体的,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实现为一个过程;同时,真理也是直接的,但真理也需要中介。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为我们的存在方式。黑格尔的真理概念不仅仅是解决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理论认知,而且是为了解决人自身分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的真理观是充满活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充溢着可能性和希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