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语汉字与日语音读汉字读音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音读汉字是以汉语汉字原来在古汉语中的读音为基础受日语音韵影响而形成的。利用古汉语音韵学的知识 ,结合地区方言对日语音读汉字从声调、声母、韵母上进行论证、比较 ,将起到提高识记日语音读汉字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语汉字读音分为两类:一音读,一训读。本文只涉及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均来自古汉语的通语或方言。大约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代)或稍早一些传入的音读称吴音,公元八世纪末(中国盛唐、中唐时代)传入的音读称汉音。二者俱是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古音。日语里所使用的汉字,中国人几乎全都认识,然而一遇到汉字读音就发生了困难。现代汉语字音和日语音读往往差别很大。如:波、西、见三字的现代汉语读音是bō、xī、jiàn,  相似文献   

3.
以1981年日本国语审议会颁佈的《常用汉字表》为研究对象,将表中的日语常用汉字音读同音字组分为9类241组,并将这些音读与我国中古时期汉字的语音相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总结对译规律,探究历史渊源,分析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语音之间的主要差别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多音字在日语中的发音主要是通过统一音读、区分训读来完成的.音读用来表示字的读音,训读用来表示字的含义和词性.与汉语不同,多音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发音基本统一到同一个音,一方面是为了文字的简便认读,采取的人为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汉语的语韵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音三题     
上古音的研究,自明朝陈第以来,经过数代人的相继努力,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在不少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意见。本文试就通假字与本字的音读关系,谐声字与声符的音读关系,以及语音通转这三个还存在有分歧意见的问题,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一通假字和本字的音读关系  相似文献   

6.
日语的发音有“音读”及“训读”两种。本文浅谈汉语音韵对日语音读及训读形成的影响,兼论及汉语对日语语汇变迁所发生的作用,并进行中日词语同字异义略比。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u韵尾的汉字在日语中的音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汉语中u韵尾的汉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刘淑学现代汉语中u韵尾的汉字,指的是韵母是ac、iao、on、iou的字①。日语中的汉字有训读、音读之分。有关材料证实,一个汉字单独使用时训读居多,两个汉字表示的复合词音读居多。日语中由两个汉字表示的复合词与由一个...  相似文献   

8.
日语拨音音节汉字的音读与汉语音韵的对比研究──兼论研究日语汉字音读的意义刘淑学谈到日语汉字的音读,人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日语汉字的音读与汉语读音相近。由于汉字传到日本的年代不同,而有吴音、汉音、唐音之别,是比较复杂的。“读音相近”不是科学的结论。对学习...  相似文献   

9.
日语当用汉字多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如“人”字,音读为jin或nin,训读为hito。音读与汉语的读音有直接的关系,目前为中国学生编写的教科书多未涉及这一问题,偶有提到者,亦太简略,既未能排除汉族学生母语的干扰,又未能很好利用日、汉读音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的日语学习。本文通过当用汉字日、汉读音的比较,试图弄清二者的关系,揭示其间的对应规,希望能对提高日语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方面的参考。中日两国人民在公元前三世纪即有交往,到公元三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神武天皇、中国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i韵尾的汉字共 15 7个。除去 10个古入声字 ,归纳出了其余 14 7字的日语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以为母语是汉语的人记忆日语音读词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11.
余姚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其拼合特点上。声母特点:保留"帮滂並""端透定""见溪群"三分格局,"从澄崇船禅日文读"等母今读[dz]、[z]相混,匣母逢遇摄模韵今读[v]。韵母特点:遇合三鱼虞韵知庄章日组字今读舌尖韵母,臻曾两摄舒声一等字(合口见系除外)与深臻曾梗三四等字合流,通合三与臻合三见系入声字今逢细音时合流。声调特点:古平上去浊音声母字今余姚方言合流。拼合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再生缘》的结局主要持两种看法:悲剧结局说和已无需结局的结局说。两种观点一致认为《再生缘》的结局不可能是团圆结局。而若据原作文本中的一些重要伏笔,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陈端生的创作初衷恐怕确是让丽君复妆后与少华花烛成亲,也即《再生缘》的结局应是大团圆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微型小说创作中营构“转折式”结尾已成普遍现象。“转折式”结尾的确有诸多表达上的优势 ,但把它视为“艺术规律” ,人人转折、篇篇转折 ,却又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诗化结尾不失为突破微型小说创作中这种情节樊篱的另样追求。微型小说结尾应当依文势自然而结 ,走多样化之路 ,不可形成套路。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     
土司研究经过长期的学术积淀,目前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2015年中国的三处土司遗址成功申遗之后,土司研究更是备受瞩目。作为土司研究的重镇,吉首大学的研究一直是走在最前列的。2004年,他们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他们首次提出“土司学”概念,并为其理论架构的搭建进行了不懈努力;2013年,为给土司遗址申遗提供学术支撑,他们组织全校力量,编写了《中国土司文化丛书》(共十一册)。今天,为适应土司研究发展形势的新需要,吉首大学决定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辟“土司文化研究”专栏,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一个研究、讨论的学术平台。这无疑是一个有前瞻性的决策,我们衷心祝愿这个栏目能够长期坚持,办出特色,最终将其打造成一个精品学术专栏。 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均涉及土司文化研究基本的理论方法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两篇文章专门探讨土司制度的终结时间。杨庭硕《对土司制度终结的再认识》指出,土司制度的终结时间,应以专制度政体的结束时间为参照,中国土司制度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已经宣告终结,“土司残留”并不代表土司制度没有终结。李良品《土司制度终结的三个标志》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以后,我国国家政治体制发生更替,民国政府解除了土司的义务,各地土司的政治、经济、司法特权完全丧失,这些均标志着土司制度的终结。还有尚晴的一篇题名为《历史记忆与家族建构——以湘西田氏土司后裔为中心的考察》的文章,利用新的方法论,专门讨论土司后裔在土司制度终结以后,为唤醒家族记忆,重续家族“传统”而做的种种努力。 本期的三位作者,既有资深的学者,也有在校的研究生。我们的栏目,不强调作者的资历,而看重文章的质量。欢迎海内外学者奉献佳作,共同把“土司文化研究”专栏办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尾可以有多种多样。从修辞的角度看 ,比较有效的结尾策略主要有“卒章显其志”式 ,“曲尽音绕梁”式 ,“清水出芙蓉”式 ,“浓抹百媚生”式。  相似文献   

16.
悉昙字母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考察悉昙字母音节结构、拼合原理并跟汉字反切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反切产生不受梵文拼音原理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汉音译是有规律的,其中主要有三个:增音、减音和通音.增音,是指在英汉音译时增加音,即增加元音和增加辅音;减音,是指在英汉音译时减少音,即减少某些元音和辅音;通音是指不同的音译为同一个音.通音包括长短元音相通、单双元音相通、轻浊辅音相通、鼻音相通和流音相通.  相似文献   

18.
语素、词缀、词尾是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素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缀是一种附加语素,表示词汇意义。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词尾是位于词根后面表示词形变化的标志,一般用来表示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3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被试的英语语音水平和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的语音测试和四级听力成绩均未达到理想水平,语音测试中连读、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尤为薄弱;被试的语音水平与听力理解能力呈显著相关,尤其表现在意群停顿、单词发音、元音音素、辅音音素、连读和语句重音方面;在英语语音水平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土司制度究竟终结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学界一直见仁见智,存在争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后,我国的国家政治体制史无前例地发生更替,这是土司制度终结的根本标志;民国政府对土司义务的彻底解除,这是土司制度终结的主要标志;各地土司原有各种特权的完全丧失,这是土司制度终结的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探讨土司制度终结的标志,以期学界对土司制度相关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