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悼亡诗是爱情诗的支派,有着抒情诗的"亚种"之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发展各有侧重。在对几组中西悼亡诗进行分析和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虽然诗人处在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氛围,相隔着几十,甚至几百年,然而他们的作品却不乏相似、相通之处。中西文化的审美风格及诗歌意境迥异,展现地却都是诗歌语言那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悼亡诗是一类用以寄托对亡者思念的特殊诗歌形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先河,对后世悼亡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潘岳的《悼亡诗》(三首)赏析,分析其悼亡诗在意象选择、取材的角度、艺术手法和诗歌的形式等方面的写作特点,进而探讨《悼亡诗》对后世悼亡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品读中西文化 审视异样之美——中英悼亡诗之美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悼亡诗对爱妻之亡故的态度和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中方视其为永诀,格调大多悲戚;英方视其为新生,彼世乐土再相聚,故悲中有慰。中方侧重伦理,爱妻之亡故彰显其善和大义,悼亡意象多贴近生活;英方侧重审美,主要凸显爱妻之貌美才美,多是想象性意象。  相似文献   

4.
悼亡诗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典型,结合了爱情与死亡两大主题,涉及的是诀别生死恋。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致亡妻》分别都是中西方著名的悼亡诗。两者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然而,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两首诗叉同中有异。本文拟从文本内外对这两首悼亡诗进行解读,从中国和西方尤其是英国的诗歌功用理论和表现理论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来分析并探讨中西方悼亡诗之差异及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两首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词坛悼亡双绝"。它们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方面都结合得天衣无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宋代诸多文士以戏谑的文笔乐此不疲地描述怨妇、弃妇和青楼女子时,作者却饱含深情、细腻地追忆了他们过往家庭的温馨生活场景,深情地表达了他们不因岁月流逝而消减对亡妻浓浓的相思情愫。可以说这两首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是最具有悲剧情怀的悼亡词。  相似文献   

6.
悼亦有道——爱伦·坡与纳兰性德的悼亡诗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和纳兰性德都早年丧妻,他们悼念亡妻的诗词哀惋动人,流传甚广.但由于他们的生活境遇不同,所接受的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熏陶也不同,因而他们的诗词创作手法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悼亡诗背景、意境和声韵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他们在表达哀思的方法上迥然不同,但他们对亡妻的思念、追忆是一样的情深、感人.  相似文献   

7.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潘岳和纳兰容若分别是我国西晋和清代的著名才子.二人都曾名满天下,却又都曾痛失爱妻.由于境遇相似,二人在悼亡诗词领域都有佳作问世.通过对其悼亡作品的两首代表作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文学式样和叙述风格方面迥然不同:一为五言诗,一为长短词;一宏观,一微观;一冗繁空泛,一平易流畅.但其对亡妻的悼念之情,都是一样的痛彻心扉.并且在悲秋主题、即景生情、以情动人、有我之境、时代之情等艺术手法上更是表现出了太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悼亡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题材之一,从潘岳到纳兰性德,从"悼亡"的开创者到集大成者,悼亡之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该文选取潘岳、元稹、苏轼的悼亡作品与纳兰性德悼亡词比较,探讨各自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生产?从作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着手,从多元相和、和而不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精神产品生产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生产进行探索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北宋经济繁荣 ,词“别是一家”。靖康之难使山河破碎 ,南渡诗人在国破家亡之时 ,于诗中屡写国难 ,词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时代的色彩。至姜夔 ,既固守“缘情”传统 ,又融“志”入词 ,因而诗词之思想多有相通。其主要表现 :忧国之嗟、羁旅之愁、不遇之叹等。其相通之因主要是 :文学自身的特征、整合融会的思想及诗词同源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黄裳《书乐章集后》是宋人中唯一为柳永词集所写之《跋》,该《跋》高度评价柳词歌咏“太平气象”的“词史”价值,提出“词人盛世之黼藻”的词学功能观,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杜诗柳词”相提并论。黄氏所作之《演山居士新词序》“以词附诗”、“以诗衡词”,是中国词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词的创作与《诗经》“六义”直接联系起来进行理论阐述的词序。此二篇具有筚路蓝缕之功的序跋,沾丐后人甚多,其对中国古代词学理论的贡献难以漠视。然目前似未引起词学理论界应有的足够重视。故有拂去覆盖在黄裳身上的历史尘埃,还原黄氏原作价值之必要。  相似文献   

13.
自古诗人就发现诗与画之间存在某种契合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精神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理论还鲜有人提及。柳永词绘人写景具有融画入词的特点,其艳情词类似于肖貌传神、气韵生动的人物工笔画,羁旅词犹如细致鲜丽、苍润淋漓的山水图,而都市词则像繁华富庶的民俗风情画。  相似文献   

14.
以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为研究对象,对其悼亡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和频率进行统计,从夜晚氛围的描写这一角度出发,选择 “月”这个意象,探讨夜晚氛围对于纳兰性德悼亡词情感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一些批评家以诗或词的形式表达词学思想或进行词学批评,一些著名的论词诗和论词词成为词论家的代表性的词论文献,成为词学理论的载体,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浙西词派的厉鹗、常州词派的宋翔凤均有《论词绝句》,晚清四大家王鹏运、朱祖谋也写有论词诗词,有些表达了对词体特征、词史发展、词坛利弊的看法,有些评议了历代词人、词作风格特点、渊源、影响等问题,颇具理论色彩。这些论词诗词是他们词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竺柏岳 《中华魂》2008,(2):59-59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定格在2004年4月17日。这天,河南省登封市万人空巷,少林大道上挽幛如云,从停放英魂灵柩的市人民医院到殡仪馆十数里长的道路上,人们深情呼唤着同一个名字——任长霞。嵩山作证,落霞满天,近15万群众自发地来到这里,为她恸哭,为她守灵,为她赋诗,陪他们的"包青天"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是登封有史以来最为悲壮的场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学有两大流派——儒家和道家。儒家诗学重艺术(诗)的依存性,即重诗与政治、历史、道德等的关系;道家诗学重艺术的独立性,即重艺术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探讨。道家诗学尽管常受压抑,但仍然生生不息,对中国古代诗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儒家诗学与道家诗学既有对峙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正是这种对峙与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诗学中诗与非诗的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19.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松柳近著《温庭筠研究》一书(2005年3月出版,27.2万字,责任编辑:杨纯)是一本视野开阔、逻辑严密,理论与考据并重,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与思辨色彩的学术著作,也是当代最优秀的学术著作之一。作者成松柳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晚唐五代诗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前,成松柳教授的温庭筠研究系列文章就散见学术报刊,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这大概是他系统研究的成果,而当时我们只是一般阅读,但已经感到非常敬佩。专著对温庭筠的诗词创作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归纳和…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 :(1)思想基础上是集体主义 ,还是个人主义 ;(2 )价值信念上是坚信社会主义优越 ,还是资本主义优越 ;(3 )价值目标上是共同富裕 ,还是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困 ;(4 )价值取向上是义利统一 ,还是唯利是图 ;(5 )价值标准上是以对社会的贡献还是以金钱为价值标准 ;(6)人的发展观上是自由而全面发展 ,还是个人绝对自由发展 ;(7)在人权观上是主权高于人权 ,还是人权高于主权。同时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又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