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侦探小说文本所建构的故事必然包括两个:一个信息被压制的犯罪故事和一个没有自身内在意义的调查的故事。犯罪故事的叙述建构文本的阅读焦虑,引起对调查故事的叙述的需要,调查故事则要完成对犯罪故事序列的追溯。两个故事的组合是侦探小说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的旅游故事已成为旅游者自我呈现的舞台。理解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游客自我呈现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旅游对个体发展的意义。文章采用深度访谈和第二手资料搜集相结合的调研方法,以37位马蜂窝蜂首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的自我呈现包括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平台和读者的认同诱发悦人动机,驱动积极自我呈现,促使游记作者自我提升。旅游故事的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诱发悦己动机,驱动真实自我呈现,促使游记作者唤醒真我。旅游者在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的自我呈现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这拓展了旅游意义的研究。学界以往对旅游意义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行为对游客自我发展的影响作用。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自我呈现对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唤醒真我和自我提升,这从游后分享体验的角度延展了旅游对个体发展的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只从题材的角度研究张爱玲的作品,是一种浅尝辄止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如果转而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观察,则会发现张爱玲讲述的其实是女性与男性关系的故事,并在二元对立的故事结构之下,隐藏着一个关于女性再生的神话,构成故事下的故事。张爱玲的作品揭示出,在生存勇气、智慧与创造文明方面,女性高于男人,从而显现出女性的巨大人性之光。突破题材限制,进入故事结构层面对张爱玲的故事进行叙事分析,是打开了其作品的第一层意义。进而突破到故事下的故事,看到那个现象的再生的故事是如何影响与制约着张爱玲的叙事活动的,方打开了其作品更深一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的《铸剑》突显了复仇精神。对《故事新编》复仇形象的分析,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能够探照出复仇对于鲁迅独特的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5.
菊花——多元象征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从女性批评的角度,通过对文本多视角的解读,研讨作者在故事的情景描写、人物塑造等方面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丰富的内含意义对故事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母题只是故事的组成部分,对其意义的理解要放到整个故事中来分析,因此,故事研究要超越孤立的母题分析,走向对故事整体即主题的阐释.从这个角度来看,根据母题归纳出来的洪水神话,实际上包含着多种类、多层次的主题,其中最突出的主题有伦理和信仰这两大类,需要我们予以辨析和解读.总之,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一则故事的主题,永远是故事研究的初心和基本使命.  相似文献   

7.
朱有燉杂剧《文殊菩萨降狮子》《蟠桃会》《辰钩月》诸剧对小说《西游记》成书有着重要影响,许多情节为其所吸收;朱有燉对西游故事的接受存在事实可能,吴昌龄、杨景言所作西游杂剧当为其观览;朱有燉及其杂剧在西游故事传播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是中原文化故事系统融合西北故事系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传之久远、家喻户晓的四大传说之一。但是,梁祝故事是如何形成的?它怎样演变?它们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如何?本文就以上三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义妇”故事是梁祝故事的雏形对梁祝故事的早期情况,我们目前的了解是微乎其微的,仅有片言只语记载,并不能明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故事家的个案研究,文章以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故事家的移民家族历史、口头文学传统和武当山道教文化、民间文化为背景,对故事家故事的特色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故事家对口头要素和基本程式的运用能力及其讲述风格;探讨了故事家的传承线路、传承活动及其特点;特别是通过对故事家的精神信仰和生活状况的深入了解,揭示了其口头文本与心理结构、民间仪式、民俗生活的内在联系,并阐明了当地口头文学多元化特点的形成机理,对故事家的传统继承能力和创造性给予了肯定,并概括出了故事家的总体特色;最后说明了该研究的文化意义。文中运用了历史———地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以及“口头诗学”等有关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突出了田野调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品牌意义说认为,品牌的价值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对事物的输入向主体呈现的意义。本研究在探讨品牌美学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学科性质、属性及内容等科学学问题的基础上,把品牌表意系统的构成概括为:两类,即品牌媒介与品牌意义单元;四层面,即4个品牌媒介与4个品牌意义单元;五单元,即品牌功能、品牌知觉、品牌故事、品牌思想和品牌特征;十线索,即品牌功能4+品牌知觉3+品牌故事2+品牌思想1。最后,分别对品牌功能、品牌知觉、品牌故事、品牌思想和品牌特征等五种品牌塑造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推进品牌意义说和品牌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母题学、主题学和文学人类学的方法对中国满通古斯语族五个民族(即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锡伯族)的百余篇民间宝物故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将这些故事分为风物传说型宝物故事、英雄征战型宝物故事和生活奖惩型宝物故事,通过对其主题情节深层意义的解析,揭示了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在生活环境、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品牌意义说认为,品牌的价值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对事物的输入向主体呈现的意义。本研究在探讨品牌美学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学科性质、属性及内容等科学学问题的基础上,把品牌表意系统的构成概括为:两类,即品牌媒介与品牌意义单元;四层面,即4个品牌媒介与4个品牌意义单元;五单元,即品牌功能、品牌知觉、品牌故事、品牌思想和品牌特征;十线索,即品牌功能4+品牌知觉3+品牌故事2+品牌思想1。最后,分别对品牌功能、品牌知觉、品牌故事、品牌思想和品牌特征等五种品牌塑造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推进品牌意义说和品牌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叙事空白是故事时间大于0,文本篇幅等于0的叙事交流现象。简言之,叙事空白就是故事世界中的某些事件在文本中没有叙述出来。叙事空白并非意义的虚无,而是故事世界中的一些事件在文本中的缺席。它是文本中部分文本篇幅的"空"和"无",却是事件和意义的"有"和"多"。叙事空白的意义来自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补使得作为一种中断的叙事空白成为连接作者意图和读者经验及意愿的桥梁和纽带,也使叙事空白成为一种特殊的叙事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叙事分析是如何可能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年代以来叙事分析在社会研究领域中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讨论叙事分析这一质性研究的新方法,旨在分析其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并发现该种方法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叙事分析重视故事形成的方式,而故事内容却并不构成分析的重点;对叙事方式的注重,使叙事分析更为重视故事的结构,以及该结构对故事意义的影响——故事意义因为结构变化而有新的意涵,同时也更为重视该故事结构所得以形成的脉络因素——微观互动的脉络以及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脉络,从而将微观和宏观领域连接起来,使叙事分析的解释力得到了增强——人们通过叙事建构现实,而所建构的现实,却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中型塑的。文中最后部分对叙事分析的效度进行了评论,并揭示了该种方法的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15.
寓言是将某种道理蕴涵其中的故事.运用Fauconnier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模式对人们解读寓意进行动态的分析.人们在理解过程中,通过构建,完善和扩展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将故事中所蕴涵的概念意义重新整合,映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从而构成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傻子"的智慧--论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傻子母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傻子故事一直是民间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傻子故事作为聪明智慧故事的反向类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有着深刻的哲理精神、文学的反讽意义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探寻赵树理短篇小说《催粮差》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为主要目的,在细读基础上进行了文本分析。以结构主义研究方法为分析的总体思路,先在分解的层次上对每个故事作民间故事类型探源性分析,然后再从整体组合的层次上探索意义产生的机制。文章在分解的层次上发现了笨人的故事和聪明人的故事均是由民间故事类型脱胎衍化而来,并且各自相对独立,这是当今读者依然感到有趣味的根本艺术原因,文章在组合的层次上发现了笨人故事和聪明人故事的对比组合是产生社会意义的关键,也是文学批评从分析走向价值判断的通道。《催粮差》的审美接受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8.
废名小说《桥》开篇讲述了一个遥远岛国深夜失火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整个小说中独立成篇,别具意味。然而,学术界长久以来对这个故事缺乏必要的关注,几乎没有人深入分析过这个故事在《桥》中的存在意义。通过分析故事中一场来势凶猛的大火与一种隔岸观火的姿势和一个无法丢弃的玩偶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废名在写实中造梦境和无处不在的游戏叙述的创作原则,及其在废名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叙事学理论作为一种方法对于民间故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笔者已完成的关于中国虎故事类型的研究,探讨中国虎故事化身型故事《师道宣》的叙事性,对其叙述者、角色模式及叙事结构作了解读,从叙事的层面上揭示其《师道宣》文本由“  相似文献   

20.
方成培的剧本《雷峰塔》实现了对人妖恋故事模式的超越。不仅故事中“妖”形象的人性份量十分厚重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许宣形象的塑造揭示了白娘子的悲剧根源。在一定的程度上 ,《雷峰塔》可以说宣告了蒲松龄“寒士美女”式的情爱理想的破产。它拓展了人妖恋故事的人文意义 ,表明文人对人性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