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校园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般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校应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能力的建设.以提高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掌握大数据处理能力,并日益深度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跨界治理之中。大数据技术使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跨界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与手段发生改变。然而,大数据为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跨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导致了道德责任缺失、诚信意识错位、主体道德冲突等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在对跨界治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伦理缺失现象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了重建跨界伦理秩序的人本式治理、合作式治理、共享式治理的实践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日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机制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的公共安全、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相关法律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比较传媒对禽流感疫情与非典型肺炎的报道,指出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传媒的报道有明显进步,在报道时效、传播渠道、报道内容、传媒与政府的协同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并进一步提出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部门应对能力、建立传媒与政府良好的协同关系等,将有助于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5.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及心理干预是现代公共卫生研究的焦点课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公众心理应激反应,并对个人、经济与社会产生消极影响。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应激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二是开展心理应激研究,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三是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政府该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遏制二次危机传播带来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帮助组织控制危机局面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选取H7N9事件、非洲猪瘟事件作为对比案例,以议题构建和公众参与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政务微博双重属性,展开内容分析和编码,调查线上公众态度和行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社交媒体的沟通效果进行刻画。结果表明: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注重政务微博信息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行动、观点框架的构建;政务微博沟通的公众参与度很高,而政府回复率较低;可以通过政务微博进行议题构建、正确引导,实现政民良性互动,形成政务信息有效沟通机制,提高危机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物流逐渐成为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现从应急物流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应急物流体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根据我国目前应急物流的概况可知,当前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重点,即建立应急预案、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和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以此来推动应急物流体系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高校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可预见性、可控制性的基本特征。高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是对发生的危机进行紧急应对、控制和解决的过程,高校提高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水平,重点要确定科学的管理战略,树立开放的工作理念,顶级预防,把握好危机管理主动权,以人为本,采取个性化管理策略积极应对,系统构建危机处理工作机制,重视善后处理工作,有步骤地预防、控制和消灭危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也是危机的频发时期,需要政府具备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尤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如何建立与强化公共卫生的危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事件。本文从议程注意周期视角出发,以澎湃新闻对H7N9型禽流感和新冠疫情的报道为例,研究中国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框架及其演变历程。研究认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网络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议程处于上升期、维持期和下降期时有着不同的报道模式与特点。同时,本文也对演变历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媒体和媒体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突发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在应对不当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治理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包括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村民能动性、加大资金投入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相关法治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等在内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及为提升农村地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供一定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挑战。在应对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几次重大疫情的过程中,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比,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存在总体投入资金不足,人均拥有卫生资源缺乏,整个公共卫生体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核心,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和建设开放社会的进程中,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出现.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种危机,必须建立公共财政应对机制.具体应采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危机管理机制和加大对公共卫生的财政支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若干行政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的SARS疫情和2005年发生的猪链球菌疫情催促着我们及时完善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文章探讨了应急机制行政法律问题中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征用和隔离等三个比较关键的制度目前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性的角度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中的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主体、社会组织主体和个人主体这三大类,依托于现代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权力性价值标准,沿着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对三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出了初步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6.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彰显着一个政党的资源整合与分配能力。新中国初期,各类突发性疫病肆虐,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中国共产党整合组织资源、思想资源、群众资源等执政资源,沉着应对,汇合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对突发危机事件的高效处理。这一实践表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高超的政策水平和高效的执政绩效,遏制疫病的大规模流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消除恐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7.
从危机、稳定和预警的基本概念的讨论出发,明确了预警模型的研究对象是可预测突发性危机事件,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可预测突发性严重危机事件、可预测突发性较严重危机事件、可预测突发性一般危机事件、可预测突发性非危机事件。据此,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定量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巨大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往往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目前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活动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对媒体的监管;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预警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公关能力建设,最终达到在突发性事件中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传播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逐渐深入的过程,呈现出未知性、突发性、公共性兼具之特点。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接受主体和传播效果相互协同,为营造全方位的立体舆论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渠道分众化、接受主体平等化、传播效果动态化,成为其突出特征。在2019年底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频共振、资源互补,涌现出诸多生动的传播案例,其中蕴含的诸如充分把握认知规律,及时、准确公布信息,视觉主导报道手段,理性普及防疫知识,议程设置引导舆论,塑造典型增强抗疫信心等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传播速度最快、幅度最广的现代媒体,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演化过程产生着重要作用。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演化可分为诱因产生阶段、矛盾升级阶段、群体事件产生阶段、冲突爆发阶段和事态平息阶段等五个阶段。网络舆情在放大镜、加速器和助燃器的作用下,缩短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概率,延长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路径。为此,建议加快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控平台和应急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