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创新与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15日至22日,我参加了由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组织的赴浙江温州的调查考察活动。温州作为一方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近20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各方人士的关视。温州既是中国“自费”改革的佼佼者,也是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在短短的20年中,温州人靠勤劳、智慧和有效的制度创新,创造了一种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且取得了成功。温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3.31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510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1.12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1003.94亿元;财政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32.2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13.5元提高到3371元。…  相似文献   

2.
温州从1987年至1997年,全市GDP由13.31亿元增加到600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3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13.5元增加到达3700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之称奇。短短几天考察,温州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温州人依靠“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精神,利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供给空档,从拾遗补缺做起,面向社会有购买力的需求,走出一条培育市场,又依赖市场导向发展经济的致富之路。温州的市场对于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一,温州市场以小商品为主,面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 ,苏南地区、温州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并因其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 ,被概括性地称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以及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由工业化初期向中后期的推进 ,研究以上地区在新的制度和经济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问题 ,对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 ,国家教育部确立了三项重大课题对此进行专题研究 ,即“21世纪初苏南经济、社会发展若…  相似文献   

4.
中国"三大模式"的创新与未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们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开拓性地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不断创新并相互融合,趋同现象显著。当前,它们各自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与挑战,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理论界提出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泉州模式,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原来的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被理论界提出的新温州模式和新苏南模式取代.实践证明,泉州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泉州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泉州模式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即新泉州模式.新泉州模式以品牌经济为突出特征,是一条集产业集群品牌化、县城特色经济品牌化、品牌国际化、经营规模化和资本运营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顾达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  相似文献   

7.
一、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为493.l亿元,至1993年达到315407亿元,增长了630倍,占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63688亿元的49.5%。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在改革开放事业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达到2452.9万个,从业人…  相似文献   

8.
个体私营经济是温州经济发展路子的核心。这次到温州考察学习,我关注最多的就是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思考最多的是我省个体私经济的发展问题。应该说,温州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确实有许多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温州人捕捉商机的强烈的市场经济观念,为了经商而“背井离乡”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政府在处理与个体私营经济关系上一系列好的做法,等等。总的来说,这几年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截止1997年底,全省已有个体工商户136.36万户,总产值181.92亿元,销售额850.99亿元,社会消…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出现了多种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其中的“温州模式” ,不仅因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特征 ,也因其在“抗争”中形成的发展生命力和示范效应 ,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温州模式”这一概念 ,最早是在1985年由《解放日报》提出的。作为对温州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特性的一种概称 ,“温州模式”的内涵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对“温州模式”的研究 ,曾在学术界出现过几次热潮。在众多研究“温州模式”的著作中 ,作为国家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温州模…  相似文献   

10.
1、“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概况。“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工业企业发展的后劲加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1.6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94亿元,年均增长8.9%,市属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23,3亿元,增加到34亿元,是乌鲁木齐市工业生产继“七五”之后又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GDP平均增长49亿元,比“七五”时期11.9亿元增长37亿,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八五”期间的第一年经济处于调整时期,GDP和固定资产增长率都属适度,1992年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1…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广荣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作者更深入的思考,选择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广西民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15.6亿元和63.8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440.9亿元和255.9亿元,分别增长2.8倍和3倍;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33.89亿元,增长1.6倍,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由于广西基础差、底子薄等历史原因,经济发展还是缓慢的,同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以人均国民收入为例:1978年广西为189.53元,全国315元,差125.47元,相当于全国的60.2%;1988年广西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开放20年自治区工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一)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工业生产快速稳步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1.48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374.34亿元,增长4.49倍,年均递增9.38%。乡镇工业从无...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显著成就。以1993年与自治区成立时的1955年相比,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2.10亿元增长到460亿元,增长30.3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3.72亿元,增长到616.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73亿元,增长到34.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57年的12.51元,增加到780元。农牧业生产连续16年丰收。人均棉花、油料居全国第一位。工业也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不少产品已进入内地和国际市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温州人民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路子。据1997年《浙江统计年鉴》载:1996年温州市工业总产值1003.94亿元,其中国有工业46.30亿元,仅占4.61%,95%以上为民营经济。温州民营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既有外延即数量上的增加,也有内涵即素质上的提高,主要特征是由数量上的增加转向素质上的提高,基本上实现了资本的原积累,现在已经向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的方向发展。具体从产业结构看,基础产业得到加强,农业明显被重视,…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它们制度变迁方式的不同,探讨了两种模式制度变迁的前景,认为从苏南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民营化改革结果来看,依靠民间的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更具有全国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15年来,在历届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经过全地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阿克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工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7.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0.01亿元,增长1.84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8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1.63亿元,增长4.21倍;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8.38亿元,增长1.09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0.4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4亿元,增长5.28倍;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319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43亿元,增长3.47倍;财政自给率由1980年的27.9%增加到1993年的34.21%,增长6.31个百分点。纵向比较成绩巨大,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市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13.3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525亿元,增长了3.9倍,年均增长25.7%,高于一产和二产的平均发展速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32.3%上升到1996年36.7%,上长了4.4个百分点,从业人数由17.7万人增加到30.64万人,增长78.45%,占全市劳动从业人数的比重由20.2%提高到30.09%。尽管柳州市第三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看,虽然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倾斜的城乡经济关系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这种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采用与此相应的一整套经济政策,使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发展工业。因此,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2~1980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由349亿元上升到5155亿元,增长了14.73倍,年递增率为9.73%(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工业国民收入由115亿元增加到1804亿元,年递增率为9.96%。而同时期农业发展速度就慢一些,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开放16年来,福建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当年价计算的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40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685亿元,增长24.37倍,年平均递增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5倍,年平均递增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5倍,年平均递增15.44%,超过了改革开放前28年的年平均递增速度7.24个百分点。我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同财政对经济的支援分不开的。归结起来说,全国和福建财政走的是一条以有利于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基本宗旨的道路,采取了税负从轻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