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进入“复员时期”,其工作重心由战场救护转变为社会服务。在编织红会“服务社会”的多彩画卷中,涌现出一支新生力量——红十字青少年组织,从而揭开了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初页。本文对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缘起、组织的建立、活动进行探析,以期揭示“复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深受本土义赈的影响,从而使红十字会具有了强烈的本土化因素。从红十字会的职能来说,初期的中国红十字组织并没有承担救护伤兵的职能,实际上只能救护难民。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红十字会才真正实践了战地救护的职责。随着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通过,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初步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 1904 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社团。它的产生、发展和流变与中国近代社会息息相关,但有关红会史的研究状况却与丰满、复杂的红会史本身不相协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池子华教授的新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作为“中国红十字书系”之一种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向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一《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凡七章,近40万言,在占有丰富翔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红十字会与近代中国的互动关系作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考察。本书开宗明义,“力图全方位再现中国红十字会在不…  相似文献   

4.
晚清至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医院(1904-192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4年,中国人建立了红十字组织——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为了更好的开展红十字会工作,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建立了红十字会医院。此后,随着中国红十字会的正式成立,红十字会医院不断发展并扩大其规模,逐渐形成红十字会的五大医院。不仅如此,中国红十字会医院的医学教育和医疗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中国红十字会医院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也为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参加的几次国际红十字会议为例,对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巩固国际合法席位的斗争进行浅析,认为恢复巩固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合法席位与国家独立、领土主权统一完整息息相关.中国红十字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与巩固的过程,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红十字会会史上的"红十字周"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的七届红十字周进行综合考察,就举办红十字周的目的、活动开展状况及成效进行了论述,指出红十字周活动虽因战争受到制约,但这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还是成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红十字会的影响,推动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围绕抗日战争,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对外交往,向国际社会控告日军侵华罪行,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红十字会、各国红十字会开展对华援助,接受国际社会医药、粮食、医务工作者等物力、财力、人力的大规模支持,出席国际红十字大会,发起成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加深了与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感情,在对外交往中认识和改进了红十字工作的缺点与不足。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对外交往,是战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生活数字     
《社区》2012,(30):7-7
红十字会:我国应急安全教育普及率仅为1% 9月7日,“第二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闭幕式上表示,目前中国应急安全教育的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白底红十字是世界红十字运动和国际三大组织之一的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根据《日内瓦公约》规定:和平时期,红十字标志只显示被标示物体与红十字运动有关。任何非红十字  相似文献   

10.
经费是中国红十字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其经费的筹措方式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会费、二是筹募捐款、三是国际援助、四是政府补助、五是基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红十字会在筹措经费的过程中不仅扩充了自身的力量,而且还广泛宣扬了红十字精神,其形式多样的经费筹措方式值得现代慈善团体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复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的"复员时期".作者拟从三个方面初步考察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工作重心转移,由抗战时期的战场救护转向平时的社会服务;组织调整,包括制定规章、刷新会务、健全组织;推广征募运动,努力征求会员、募集基金以壮大自身实力.中国红十字会的这些努力虽然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复员时期"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的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就,但既有研究整体来看仍存不少缺憾之处。研究者亟应在研究内容与方式上加以改进与优化,以便进一步推进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具体而言,即研究重心应向地方分会适当下移,研究中心进行适时调整,加强并深化"作为语境的红会"与"作为人的红会"的研究,以期实现红会研究从"以红会为红会"到"以红会为材料"的研究范式调整。  相似文献   

13.
湖南红十字医院是民国时期湖南红十字事业的主体力量之一,它在医疗救助、卫生普及等方面开展的许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战乱灾荒期间的人道危机,推动了民国时期湖南慈善事业的进步,对当前我国慈善及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1938~1942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最辉煌的时期。文章依据档案、当时的报刊、文献、口述历史资料及该会内部资料,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组建、空间及内部组织结构变迁、与卫训总所的关系以及“内部风潮”的潜滋暗长对抗战救护事业的多元效应,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1938~1942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最辉煌的时期。文章依据档案、当时的报刊、文献、口述历史资料及该会内部资料,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组建、空间及内部组织结构变迁、与卫训总所的关系以及“内部风潮”的潜滋暗长对抗战救护事业的多元效应,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红十字运动,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文章溯本求源,对红十字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在中国红十字的启蒙运动中,"二孙"即孙中山、孙淦,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红十字会进行了改组。1949—1966年间,中国红十字会在医疗卫生、战地救护、灾害救助、战后问题处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活动,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归纳这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活动开展的特点有:国内活动侧重于医疗卫生领域;积极实施国际救助并参与国际事务处理;活动开展的行政化色彩比较浓重。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1月绥远战争爆发,中国红十字会秉承“博爱恤兵”宗旨,积极开展人道救助。一面联合上海其他组织设立绥远剿匪慰劳救护委员会,筹集物资,发起募集救护车运动;一面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经济委员会,筹募救护款物。与此同时,训练救护人才,支援绥远分会的战地救护;设立救护委员会华北分会,协调战时救护行动。在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圆满完成救护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