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金瓶梅》尽管名声不佳,其文学价值不可低估。在整个100回的篇幅中,诗、词、曲、赋占有一定的比例,内容涉及状物写景、社会写真、人物刻画、情爱描写等。在鲜为人知的某英译本中,诗歌的选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所译若干首译文得失参半:语言形式方面多富有“诗意”,但在原诗意叉的传达方面则多少强差人意,且误译较多。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和<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嗑瓜子.<金瓶梅>从各方面分析辨别,这些瓜子不是西瓜子、南瓜子或别的什么瓜子,而是葵花子(向日葵子).其中有好几处提到人的脸形之一瓜子脸(面),还提到瓜仁,<红楼梦>也提到瓜仁油.据各种情况判断,它们是指向日葵子的果仁及其食油.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哲学问题的核心是天道,其试图以天道中的善恶有报因果论和乐极悲生论来治理社会重病。西门庆、潘金莲这些恶人得的病不轻,明朝社会得的病不轻,他们的命运轨迹,还有善者吴月娘、孟玉楼的命运轨迹都在演绎中国先贤哲人的天道哲学观念,人都必须遵循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这一规律。《金瓶梅》哲学问题的来源是古代诸子哲学的思想和价值判断,如先秦时期道家的道法自然、寡欲以保身养生,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和节欲观、寡欲以养心,杨朱一派的适欲顺生观,还有佛家的色空观和因果论等。《金瓶梅》的哲学命题,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一是认知生命与欲望之间关系的合理性,二是认知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性。我们应该从哲学的层面去认知《金瓶梅》丰富和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国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63-67
对《金瓶梅》故事进行编年考察 ,是《金瓶梅》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目前国内外学者所编制的几种编年专稿中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疏误。严格按照《金瓶梅》故事发展的自然流程和相关的时间线索予以重新厘定 ,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的佛教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瓶梅》是一部充满了佛教精神的世情小说。作者通过对西门庆家庭兴衰变迁的如实描述,“曲尽人间丑态”,意在让世人破除财色之贪的执迷,参悟诸行无常的空相,生起悲天悯人的慈愿,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安全与满足。《金瓶梅》这部小说的主要意义和内涵,应该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金瓶梅》和《红楼梦》在遵守传统叙事格局基础上所取得的一些突破,特别是对传统拟书场格局和章回小说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对会话含意的错误推导有三种模式:(1)A→B型: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推导出的会话含意为B;(2)A→B、C、D……: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推导出会话含意为B、C、D等一项或多项含意;(3)A→0型: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由于没有相关的文化语境,推导不出其会话含意。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推导,就得:(1)投入文化语境;(2)把握语言语境(上下文);(3)沟通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8.
杨国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3):68-73
对《金瓶梅》叙事时序中“舛误”干支的系统解析和动态考察 ,可以揭示“舛误”的真实内涵 ,可以论定此书始作于嘉靖二十三年 ,完成于万历之初。以此为基础 ,可以对作者的生活年代和创作过程进一步推索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中的内蒙古西部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许多方言口语,至今依然活在内蒙西部的方言中。现代内蒙西部的汉人,先辈大多为明朝中晚期及清代从晋陕北部迁移而来,语言亦从晋北、陕北方言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11.
张竹坡评点、刊刻了《第一奇书<金瓶梅>》,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肯定了《金瓶梅》的写实成就,总结了《金瓶梅》的艺术经验,给这部巨著以很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小说批评史中,形成了理论体系,填补了一个空白。认为《金》只不过是细细摹仿了诗经而已,肯定了它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认为《金》书“乃作者一腔炎凉痛恨发于笔端”,借以发泄对当时社会现实之不满;肯定其“画像”本领,“描神追影”,人物形象,历历在目。个性突出;其结构“枝枝叶叶,皆脉脉相通,却又一丝不乱”。 相似文献
12.
党波涛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23-24
《金瓶梅》作为一部性小说,书中描写了大量错综复杂的性关系。其中以主要人物西门庆为核心的“本夫———奸夫———淫妇”三角性关系有很多,我们选取其中最典型的四组进行比较,认为这几组三角性关系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处处都在揭穿现实生活的虚假,故事情节往往是令人可笑的。究其原因,一是作者有意用反讽的表现手法,揭示日常生活中人情世故的虚假;二是作者以这种方式表现出一种现实生活中被我们忽视掉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一经被呈现出来,显示出其自身的无意义和荒谬,因此给人以一种怪诞的感觉,而这种怪诞本身便带有戏剧化的效果和反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15.
明清时期,在通俗小说创作、传播过程中,读者与市场因素相当突出.《金瓶梅》成书后即受到读者关注,他们的态度和阅读行为对这部小说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金瓶梅》的阅读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抄读、借读,也有购读、赠阅等多种形式;鉴于书中大量的色情描写,“善读”观希望引导读者“善读”以达到劝戒效果,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道德衡量标准,同时也从一个角度折射出通俗小说的创作、传播与读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而读者的审美趣味与阅读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金瓶梅》续书的刊行及其人物命名、情节安排.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金瓶梅》传抄的来龙去脉,可谓说得头头是道,不信,你细细读来。
今年是程大位逝世400周年。大家都知道他是“珠算宗师”,但对他同时也是“卷尺之父”可能知道的并不多。本刊为此特刊出江志伟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醒世姻缘传》和《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的两部巨著 ,同属于描述家庭生活的人情小说。随着对此两书研究的深入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继承与发展得到承认。这种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后出之书《醒世姻缘传》继承了《金瓶梅》的写实精神 ,真接反映现实人生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发展表现在对写实的进一步推进 :不止于暴露黑暗现实 ,而是探求原因 ,表达理想 ,这样就使《醒世姻缘传》有了一层淡淡的理想色彩 ;《醒世姻缘传》对“亵墨”的处理也较《金瓶梅》更为积极健康 ;在作者结撰时代故事上 ,《醒世姻缘传》并不以前代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 ,表现出个人独立创作的发展趋势 ;从章回小说的外在形式上 ,《醒世姻缘传》的回目更加整齐 ,说话的套式渐渐淡化 ,标明章回小说在体制上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讽刺世相来揭示生存的荒谬和人性危机的<金瓶梅>与<唐吉诃德>,都采取了传统小说既成的"戏拟"叙事谋略.但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境遇及美学价值指归,两部作品又各有其讽刺的具体内涵.因这一缘故,读者从两部文本同一性的"戏拟"叙事方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