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上改革的道路,首先是南斯拉夫,他最冲早破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开了改革的先河。继而,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举起了改革的旗帜。即便是信誓旦旦地要和所谓“现代修正主义斗争到底”的阿尔巴尼亚,已再也不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了(参见李忠杰、徐耀新等著《社会主义改革史》)。笔者认为,当代世界范围内蓬勃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外实践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理论主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国外的实践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主干进行了清理,这一主干包括了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葛兰西、青年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柯尔施、施密特,南斯拉夫“实践派”及捷克的科西克等人的实践哲学思想。中期的本世纪6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如东德的柯辛“一体化教科书”和赛迪尔的“实践中心论”思想。最后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派的芝田进午、岩崎允胤等人的新体系及广松涉的实践“关系本体论”。本文作者力图通过总括性地梳理,为我们勾勒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派一系的沿革、传承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金福 《学术研究》2004,1(1):20-26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些方面走近了马克思哲学,在另一些方面又远离了马克思哲学。为了有利于说明问题,本文也引用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总体思想与中国文化的转型王勤一、马克思的实践总体思想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创立了实践哲学,实践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然而,对马克思哲学实践本质的再认识却有着深刻的人本学背景。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的诞生到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兴起,再到我国80年...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的改革先后步入了困境。尤其是1989年开始,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发生了剧变。它向人们尖锐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真的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否具有客观规律性?它们的剧变是违背客观规律所付出的代价,还是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过程中所出现的阵痛?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大学胡瑾教授的新著《从列宁到邓小平》一书,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国际共运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史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思想底蕴。1、独特的体系结构。全书共分十五章,计22万字。该著一改众多著作和教科书均衡用力的模式,而采用了两头重、中间轻的结构,即全书以前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两个重点,所占篇幅最大,体现两头为重;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相映照,体现中间为轻;在两个重点中,对前苏联的研究,以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重点,以斯大林、…  相似文献   

7.
林琳 《北方论丛》2016,(4):130-134
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自诞生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它在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理解中,抨击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迥异社会条件中不合乎人性的社会表现,试图扬弃人的这种异化状态,重建人道主义社会.实践派哲学形成、发展于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并通过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的批判试图追寻人类发展的终极意义.它在辩证批判、批判与自我批判、具体的历史批判等理论构建准则中审视着具体社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改革或转轨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机制,也就是导致产生一个竞争性的币场环境以及能对这一环境及其信号作出合理反应的经济主体。东欧国家(本文主要包括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等)为此作出的一系列举措有:废除中央计划体制,价格和贸易自由化,制订大量与保障市场机制运行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在微观经济层面,私营企业的合法化是改革的重点。自着手改革以来,东欧国家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倡导建立私人企业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私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迄止1995年,东欧各国非国有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出自此书的引文,仅注页码)一书介绍了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一种社会辩证法,可是恩格斯却表现出了‘消极的科学主义和旧本体论主义’,发明出了‘自然辩证法’,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本意的”,“必须坚决予以清算”(第53页)。之后,作者作出如下价值判断:“可以肯定:‘实践派’指出自然界本身没有辩证法是完全正确的”(第55页)。这里,提出了两个原则问题:一、客观自然界本身究竟有否辩证法?二、肯定自然辩证法有否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本意?鉴于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不能不辨别清楚。  相似文献   

10.
由内蒙古师大举办的首次《蒙古秘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30日至9月5日在呼和浩恃召开。这次讨论会有中国、蒙古、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的78名代表出席和列席。共收到论文90篇,涉及对《蒙古秘史》从语言、文学、历史、文献、哲学、思想史、民俏俗学、民族学、宗教、美学,军事、医学、科技史、地理、翻译等15个学科的探讨。会议期间,分语言、历史、文学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思想史的视野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可喜局面。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 ,学者们从各自角度提出了许多种建设性的观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 ,如“实践派”①,强调面向现实中国和人类实践 ,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资源 ,使之成为推动现实社会发展内在的思想力量 ;如“对话派” ,强调通过与西方哲学 ,尤其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交流和对话 ,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现代思想内涵 ;如“文本派” ,强调回到马克思的原始文本 ,对它进行深入解读 ,从而保持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上,苏联、中国、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等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仅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被打破,而且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模式也被突破并获得新发展。随着多种所有制格局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分配受到了致命冲击。面对“按经营效益分配”,“按资分配”、“级差收入”、“风险收入”等新分配形式的纷纷出现,理论界扬章宏论,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存在着内在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①有人却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更有利于按劳分配的贯彻执行;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的按劳分配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本文就“按劳分配”及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8,(1):24-31
捷克斯洛伐克最早在世界范围内开启马克思主义的符号学研究之路,并在研究上呈现两种不同的研究维度:"从结构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和"从马克思主义关注结构主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穆卡若夫斯基为代表的捷克布拉格学派,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改造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开启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研究的先声,走出了一条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之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施陶尔、科西克、斯维塔克、希穆涅克为代表的新一代捷克斯洛伐克马克思主义学者,立足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思想,再度开启捷克斯洛伐克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新一轮转向,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杨耕 《中国社会科学》2023,(4):99-121+206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于芬格尔特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于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弗罗洛夫的《哲学导论》力图建构一种苏联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卢卡奇力图以“总体性”为根本原则重建唯物主义辩证法,哈贝马斯力图以“社会交往”为中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派”力图建构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民主德国的柯辛则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明确提出“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命题;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具有“中国内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刘丹岩、高清海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建构原则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康晨 《人文杂志》2012,(4):177-180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出现的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他的主张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从学术流派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有早期的西方人本马克思主义、以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等为代表形成的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它的不同流派在研究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政治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激烈批判。它的一些方法、结论对当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逸舟,1957年生,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副研究员,著有《匈牙利道路》、《波兰危机》、《南斯拉夫实验》、《当代社会主义体制研究》等书,专攻社会主义体制比较研究。最近,我们走访了王逸舟,他就十年来中国思想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了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各国多党合作的历史形成、特征和演变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包括一党制和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目前世界上十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共有七个国家实行的是多党合作制;即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中国、朝鲜和越南。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国情不同,各自的革命进程也不相一致,使得各国多党合作制的形成,确立各具特点。东欧四国比亚洲三国复杂,它们均有着悠久的民主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文学主体性问题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本文也想谈谈主体性,但不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拟从“主体——情感——实践”这一宏观角度,即力图把问题提到哲学——美学高度上来作一番通贯性考察。因为我感到:强调文学主体性,这与当前很有影响的“实践美学”观点似很接近;而这派观点又正是迄今在美学界尚很有争议的。非难之者严厉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是唯物主义的,即肯定美在于物;而“实践美学”强调的“实践”虽说可以使“人的本质对象化”,有客观性,但本质上是主体性的,即不能不将美归结为某种“主、客观统一”,这就势必取消唯物主义一元论大前提,导致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平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在 2 0世纪初叶的日本文坛 ,被视为“异质文学” ,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川端康成积极倡导和实践新感觉派的文学理念 ,是新感觉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他认为新感觉派文学具有作为新主观主义表现依据的表现派、立体派的哲学要素 ,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川端康成的文学理论强调主观的力量 ,确信主观的绝对性 ,主张主观的直观感觉和“自他如一”、“万物如一”的一元精神世界。他的理论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对新感觉派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过于偏重表现 ,过于追求新感觉 ,缺乏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从产生到现在,总共才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社会学的全部历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社会学是同各国现代化有着紧密联系的。这不仅表现在那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他们一贯重视社会学的研究与应用,就是发展中的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澳大利亚、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及南美各国,同样十分重视社会学的研究。即使在非洲许多国家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