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赞语的应答是常用的交际技巧,但是制约应答方式的因素却有很多,要做到应答得体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分析称赞语应答的语体特征的构成、对称赞语回应的影响和作用,从中找出称赞语回应的共同特征和应该遵守的潜规则,指导人们如何在交际中得体回应别人的称赞。  相似文献   

2.
对汉语称赞语回应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优选论分析.认为,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是制约称赞语回应策略选择的重要条件,其中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属于忠实性制约条件,要求说话人的实际言语与客观事实或清楚表达交际意图所需要的话语数量或方式一致;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和一致准则属于标记性制约条件,它们对说话人的实际话语本身做出了"合格性"要求,这五个准则是影响称赞语回应策略的五个制约条件.这些制约条件的不同的层级排序是称赞语回应策略的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英文称赞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DCT形式收集数据 ,研究中文称赞语的分类特点、句法结构、词汇特征及称赞答语的情况 ,并与英文称赞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除了显性称赞占主要地位外 ,还包括隐性称赞、非称赞和零称赞 ;显性称赞的句法结构与词汇呈现出公式化 ,与英文称赞语研究既相似又不同。称赞答语的结果表明多数人采取英文称赞答语中的接受策略 ,与中国传统规范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修订的Olweus欺负/受欺负问卷对8792名中国中小学生和1061名英国中小学生受到身体、言语以及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发现(1)总体上,小学生受到三种形式的欺负的比例均高于初中生;中国中小学中言语与间接欺负的发生率低于英国中小学.(2)无论中国还是英国,男生比女生受到更多的身体欺负.(3)中国小学和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言语欺负,英国小学女生则比男生更多地受到言语欺负.(4)中国小学和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间接欺负;在英国则相反,无论小学还是初中,女生中间接欺负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英语称赞语及称赞语回应策略为载体,采用前-后测的实验设计考察了显性导引对我国高中生语用习得的影响。DCT问卷结果显示:显性导引促进了他们对Manes&Wolfson所提出的九种英语称赞句型的习得,并有效地改变了其英语称赞语宏观及微观策略的总体使用和分布。这表明了显性导引能加快语用习得速度,有利于我国高中生的语用发展。此外,还得出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然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英汉称赞语之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英汉称赞语之比较石宁(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在讨论英汉称赞语存在的差异时普遍认为,中国人感情比较含蓄,不善于直接称赞对方;西方人感情外露,称赞语和其它客套语被他们时常挂在嘴边,在很多场合都能使用。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称赞时,总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以谦虚为美德、推崇“贬已尊人”准则 ,称赞语往往采用“独立”的礼貌面貌子方略。西方人倾向于平等待人 ,故称赞语往往采用“参与”的礼貌面子方略 ;称赞目标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标准 ,对标准的偏离将会极大影响称赞语的交际效果 ;中英称赞语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方面的差异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主流和思维方式 ;称赞语的模糊性同时存在于中英称赞语中  相似文献   

8.
汉语称赞语的应对话语、称赞形式、称赞话题和场合与英语称赞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提出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有明显不同的侧重。这与东西方“礼”的传统价值观念、“礼貌”言语行为的认识层面和东西方所持有的合作观念与礼貌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Pomerantz研究的美式英语称赞语的模式为框架,通过会话分析法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称赞语进行分析,研究称赞语在中美两种文化里的不同,并对称赞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2年9月开始至今年1月初,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对2012届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业压力等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男生和女生相比,男生挣得多,同时也剩得多,而本科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相比,后者中的"负翁族"与"月光族"更多。据了解,本次调查共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12届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1407份,其中本科毕业生809份,高职高专毕业生598份。  相似文献   

11.
称赞语作为一种表达积极礼貌信念的言语行为 ,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俄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称赞语的运用、应答模式、语用原则等诸多方面的异同 ,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差异对称赞语实现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称赞语及其应答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参照,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搜集了952例汉语称赞语实例。文章的对比分析旨在阐述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称赞语及其应答语的使用方面体现出的异同点和价值观念差异。研究表明,在两种语言环境中,人们对于金钱、友谊、体重、外貌等高频率话题的文化价值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将导致对称赞语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解,学习者必须了解这类差异,以便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恰当地使用称赞语。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幽默交际中的回应策略,基于礼貌原则、关联理论、言语行为和刻意曲解等理论和原则,对幽默交际中听话人运用的非言语回应、言语回应、不回应等回应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言语和非言语幽默交际提供了更多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的compliment(称赞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具有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维护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邹为诚1990).在汉语文化中也有“多礼敬人”之说.这里的“礼”其中就包含了称赞的言语行为.这说明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赞美的言辞具有同样的社会功能.但是,英语中的compliment和汉语中的称赞语都属于交际范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同一种言语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理,遵守不同的话语规律和文化规范.一、从compliment的概念意义说起Webster’s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1979)给compliment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幼儿园优质课师幼言语互动特点,使用iFIAS 编码系统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师幼互动语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发现:在良好的师幼言语互动中,师幼言语高峰交替出现,情感氛围和谐融洽;教师更多使用间接言语延展互动过程,强化言语 深入而具象;提问方式灵活多变,问答互动倾向化整为零;幼儿掌握话语权,言语回应隐藏着教育契机。主要启示:有效的师幼 言语互动体现出教与学双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兼容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教师言语促进了课程教学的创生;深入地幼儿持续主动 言语体现出教师对幼儿话语权的尊重。  相似文献   

16.
以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非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学生在完成英语口语练习的任务时,在自我修正使用上的特点和性别差异。以不同修正、恰当修正和错误修正三种修正类型为基础,对每一种修正方式进行了详细地分类考察。结果显示,女生较多地使用错误修正,占据整个自我修正的50%以上的比例。而男生在这三种大的修正策略的选择上较为平均。但是,二者对语法修正的使用比例都较低,比如对有关句法或形态上的错误的修正。虽然男生和女生在选择具体的修正策略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二者在自我修正上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汉语称赞应答策略在不同性别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个群体使用最多的应答策略都是含蓄接受,但女性在明确接受、间接拒绝等方面的称赞应答策略的使用频率都高于男性,男性更趋向于使用含蓄接受和直接拒绝策略;女性更多使用积极的礼貌策略并且强调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18.
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新疆83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以下问题:维吾尔族大学二年级学生比其它年级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压力;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能积极地应对压力,但低年级维吾尔族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多地采用自责和幻想的应对方式;维吾尔族男生比维吾尔族女生承担更多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更多地使用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伴随自己一生的姓名,我们的姓名都寄予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包含着独特的寓意,而作为以两三个字来标记一个社会符号的姓名,就应该具有在语音上和谐、不拗口,读起来响亮、易记等特点。以兰州大学2006级本科生姓名为语料,试从姓名用字的声调特点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姓名的声调组合特点并尝试对其原因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发现,姓名中阳平声调最多,上声最少;男生姓名更多地选择阳平声调,女生姓名更多地选择去声。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男生而言,女大学生求职存在更多的困难。女生求职难的主要原因有:女生事业心衰减速度相对较快、女性职业角色的错位、社会分工的局限性:女生易受不良心理影响、使用男生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益。女生的求职策略;发挥女生的优势、培养女生的职业意识、注意求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