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巴文化”即指在巴文化产生之前于环三峡地区出现的区域性文化,它以新石器时期为重心,向上涵盖本地区的整个史前时代。该文化大致成体系传承,其考古发掘与古文献记载大体印证,在经济上由采集狩猎发展而为农耕、畜牧与盐业,产生了最初的权力形态,具有浓厚的以巫为特色的原始宗教色彩,且与继后出现的巴文化关系密切。该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对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华远古文明基因的探寻。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现地下、地上古文化遗址1300余处。又据现已公布出的部分地下古遗址、古墓葬发掘资料获知,从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遗址”到明清时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自1993年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掘出各类文物达8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000余件。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与发展等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抢救工作中发掘出来的最新考古资料进行研究,提出在晚期巴文化中还存在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即"李家坝类型".这种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三峡地区,年代主要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至西汉早期.该类型是在继承早期巴文化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文化因素,并在东边楚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因此,其主要特征是由早期巴文化因素、新的晚期巴文化因素、楚文化因素等这三组文化因素所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4.
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资料内容丰富。船棺葬的发现应与古代"巴人善于驾舟"有关。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器物多寡不均,反映出了压迫与被压迫现象的存在。葬向上包含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的朝着故乡(祖源)的方向,也有的与太阳运行有关,还有的与河水的流向有关。  相似文献   

5.
永顺县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文化体现在物质生产、制度行为和精神心理三个层面上,它们在适应现代生活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作为土家族文化资源大县,永顺县把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旅游开发作为弘扬土家族文化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重点开发与重点保护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来保护与利用土家族文化,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将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自然与文化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所面临的威胁也相应增加。根据一系列国际宪章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借鉴许多国家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基本经验,中国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根本途径在于1动态保护,合理利用,保持历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2整体规划,分类保护,分期实施。3开发新区,保护旧城,以开发促保护,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置换空间。4设立专门的机构,健全相应的法规。  相似文献   

7.
三峡石刻大体可分为墓冢石刻、宗教石刻、水文石刻、碑刻及其他等五类。这些石 刻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礼仪、生活习 俗、经济政治状况、雕刻书法艺术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鄂西三峡地区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的植被特征 ,报道了该地区的观赏植物概况 三峡地区的观赏植物有 30 0多种 ,在较多的观赏植物重点科属植物分布中 ,三峡地区占有较大的比重 该地区的观赏植物还包括一些珍稀特有植物 ,具有较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文章最后根据三峡地区观赏植物资源所具有的种类丰富、品种珍稀的特征 ,对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址地点共有 12 82处 ,经对建国以来部分地下古遗址 ,古墓葬发掘资料获知 ,从距今约 2 0 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遗址”开始至是清时代 ,其间各个历史阶段的遗存都有发现。由此可见 ,三峡地区不仅在为研究中国人类起源的历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表明三峡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考古中发现的巴文化遗存、遗物资料 ,论述了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的关系 ,并强调加强二者结合的研究 ,以及考古学在巴文化研究中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11.
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盐资源,成为早期人类诞生以及巴文化孕育发展的源泉,巴人因盐而兴,以盐立国,巴文化与三峡盐业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乌拉街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满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点突出,有悠久的区域历史资源、独特的贡品文化资源、重要的历史人物资源、典型的古建筑文化资源、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等,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人生活在三峡地区,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峡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峡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不仅是早期人类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巴文化诞生和发展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清江流域的远古文化与巴文化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江流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不仅被视为早期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而且是廩君巴人活动和迁徙的重要地区,蕴涵着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甄别,就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和各地区各行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状况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文章以四川省为考察对象,指出四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四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开放、广博精深、开拓创新三个特点;四川近年来在保护、利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落实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实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普查、收集工作;二是抢救与保护修复工作;三是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四是加强研究工作;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推动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保护传承体系。文章还深入考察分析了四川古籍传承措施及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古籍菁华的载体转换;古籍内涵的精准解读;古籍精髓的旅游普及;古籍内容的古为今用;古籍传播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6.
吴县土壤资源种类丰富,肥力较高,生产利用程度高。但耕作土壤面积逐年减少,肥力下降,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应严格控制耕地的非农占用,改良土壤,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17.
18.
概述了江阴市水域资源利用及保护的现状 ,分析了其利用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阴市水域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处于祖国西南山地的巴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巴人先民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之一;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文字是中华文字的重要源头之一;巴人及其后裔在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独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研究巴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及其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地区古代腰坑葬俗的考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获知,三峡地区腰坑葬俗,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腰坑墓数量增多。战国至秦汉仍传流不断。尤其是唐宋及明代在三峡地区更是屡有发现。从鄂西、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腰坑墓资料现象观察,其发展当是由东向西传播这么一个趋势,然后再由三峡地区继续向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传播,直至今日,西南地区仍见有这种葬俗。延续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