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性格与社区治政阎耀军社区性格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中某一特定的社会区域内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笔者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心理学的人格和性格研究中避免一味过于笼统地研究国民性格,而强调对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民族性格”理解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民族的整体行为特征,即所有或多数成员的行为体现的整体倾向。民族性格既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一成不变,但必须在特定的“问题话境”中才具有意义。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是民族性格与法律移植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了二者的摩擦;民族性格与法律移植之间同时又具有塑造与反塑造的影响机制,则集中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契合。运用“民族性格的可变性”、“民族开放程度”和“法律移植的成本”等指标,可以构建一个模型来解释民族性格对法律移植的影响。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冲突和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的悲剧命运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的悲剧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人同社会冲突的产物,同时受到男权思维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又是她自己的性格悲剧,这和作者的悲观主义宿命论也是分不开的。但这些因素都源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融命运、社会、性格于一体的悲剧观既是哈代对悲剧的体验与思考,又是他对悲剧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看中美民族性格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存在着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群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取向。这一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导致了中关两个民族在性格上的某些差异。价值观和民族性格差异可直接影响到交际模式和策略的不同。在跨化交际中,对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努力弘扬优秀传统的创新之作———评《道家与民族性格》□熊志道家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形成曾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以往对于这一问题似乎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最近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道家与民族性格》一书在这方面作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本书作者吕锡琛同志运用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过程中,铸造了自己美的性格;同时,中华民族又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在斗争中坚持、弘扬和发展着自己美的性格。1919年“五四”运动所铸造的伟大精神,展现的中华民族美的性格,经过80年的洗礼,愈发显得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尤其是从事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者 ,他所服务的对象是形形色色具有各种性格、不同特征的个人。因此 ,了解特定案主的特殊性格、行为偏好、思维方式等以区别与其他个体的特征 ,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特征就是所谓人格。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是个案社会工作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丽萍 《晋阳学刊》2011,(5):136-137
时代呼唤有新思想、有真知灼见的作品。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山西人和在山西工作学习的诸多英杰贤达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难度的确很大很大。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山西人传统的资源观、发展观、人才观、择业观构成了严峻挑战。山西人应转变单纯的煤炭自然资源优势观念;转变粗放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片面的经济发展观念;转变“重仕轻工、轻农、轻商”的陈旧的人才模式观念;转变“重体力轻智力”,随遇而安,懒于创新的落后的择业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0.
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柳宗元“说车”诸书为中心,围绕其对自我性格“圆其外而方其中”的主观设计,探讨柳氏被贬后的心性变化,认为:宗元标举的“圆”,是一种富于辩证哲理而又界划分明的人生观、处世观,它一方面饱含着由一已切肤之痛而萌生并日渐成熟了的生存智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主客观相矛盾的形态。而从根本上说,柳宗元实在还是保持了文人士大夫那种看似愚拙实则可贵的品质,而距其圆外方中的理想性格设计始终一间有隔。  相似文献   

11.
“狂逸”作为一个显著的性格外化表征,蕴含了明清文人独特的人生追求和审美意识,体现了明清文人的精神叙述与审美倾向,昭示着特定时代话语下的独特情感体验.明清时期,高度集中的王朝统治及思想文化专制,与商品经济推动下要求个性自由相悖,涌现了徐渭、唐寅、李贽、龚自珍、朱耷等狂逸之士.他们普遍以疯癫姿态游离于世俗之外,以白眼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孤独心理包藏着无限意蕴.  相似文献   

12.
毕飞宇小说的独特性在于通过生活化的叙事,透现生命个体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状态。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往往阐释着某种文化,并揭示其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与批判,从而寄寓对人类生存“真问题”的哲学思考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安娜与蘩漪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娜与蘩漪是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她们都反抗封建道德 ,追求个性解放 ,渴望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们在追求个性解放中充实着自我 ,又在拼命挣扎中慢慢耗尽个体生命 ,以悲愤结束其一生。她们的悲剧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造成的 ,也取决于她们自身的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14.
基差及其在期货决策中的应用刘安军一、基差及其构成所谓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对于基差来说,它通常包括两种成分,即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间的“时”与“空”。因此,基差包含着两个市场间的运输成本和持有成...  相似文献   

15.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本质上都是一种经济关系,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间必然蕴涵有一定的伦理关系。因此,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伦理问题将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一个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哲学、历史等综合视角,围绕市场经济与伦理学的关系,作一简要探索,以求教于同仁。一、理论依据:经济一伦理相互渗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它以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形成特定的经济结构;又以特定的经济结构为直接基础产生一定的观念意识。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有机体都可以分成三个…  相似文献   

16.
关于美学这一学术门类的讨论,本文不拘泥于正统西洋美学之历史性根源与学科性格的探究,亦即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学术规范或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活动,而是从人性之普遍特质上反省,吾人面对感性对象,在主观上共有的官能活动与感性反应.本文尝试以传统儒家文献,包含《论语》、《孟子》、《荀子》、《礼记》以及《孔子家语》为依据,考察其中与美感活动有关之感性作用、美感对象以及美感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一、了解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意义和水平的编写特点。专升本的学员为什么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后又要开设“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课程呢?学习后者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所谓文学流派,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些思想倾向、文学观点、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上相近或类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有一定的群体结构,创作显示出共同的特征,于是形成了文学流派。这种文学流派一方面联系着特定历史时期有独特风格的众多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又联系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审美倾向的总体面貌。正因为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8.
刘登翰 《东南学术》2003,(3):107-119
本文从闽台在历史上都曾是移民社会这一特定背景出发 ,指出在闽台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移民的“原乡”和“本土”认同、移民的拓殖性格、移民的社会组合方式 ,以及闽台的特殊历史遭遇和现代化发展等 ,是闽台特殊社会心理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这些主要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态 ,对当前现实仍然潜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对闽台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 ,是进一步深入认识闽台社会 ,把握社会行为的一项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老王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了萎缩性胃炎。由于他是一个极易受暗示影响的人,在这一特定的性格背景下,受到医生“萎缩性胃炎会癌变”的暗示作用,老疑心自己的胃病会癌变。而亲朋好友的不断关心,看病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究竟怎样评价秦始皇大刃有些文章和传言称,毛泽东对秦始皇及其“焚书坑儒”、专制政治报是赞赏。这颇使包括历史学家在内的分多人困惑,乃至发生错误的联想。毛泽东究竟怎样评价秦始皇?最近前中共山两省委书记陶鲁期同志撰℃f《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山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