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与感知正义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行为判断标准。理性而言,正义的程序不一定实现正义的结果,也未必达到感知正义;结果正义未必根植于程序正义,也不一定符合感知正义;感知正义不一定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也未必满足结果正义。领导者若只关注其中某一标准,容易进一步加剧整体运行过程的波动性。领导者过度推崇程序正义容易有失人情味,过度推崇结果正义容易丧失原则规矩,过度推崇感知正义容易陷入感性思维,过度推崇单一的正义标准容易诱发极端认知。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与感知正义所展示出的不同关注点和判断标准,实则为正义感所应具有的不同层面要求和表征,组织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感,领导者所希望展示出的正义形象,应该实现对三种标准的同时满足。具体而言,结果正义需根植于程序正义,以提升结果判断的公平正确性;程序正义需兼顾感知正义,以提升判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感知正义需参考程序正义,以提升主观感觉的客观合理性;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需有助于感知正义,以提升员工对结果论断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这一论断,是我们党总结了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与实践经验而得出的一个最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它反映了我国经济政治制度和客观要求。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等。一定的道德是被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并受政治制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而不断深化的,主要是纠…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和谐集中统一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根本点是人心理的和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三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流变性与不变性的统一,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正义影响着法律的方方面面,而法律则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正义理念.正义对法律具有评价和推动的作用.法律的本身是为了维护正义,但这里的正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正义,而是基于大多数情况下的,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正义.  相似文献   

5.
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即为团队精神。尊重个人的兴趣与成就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是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而是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成员共同完成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体育运动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化是个体趋同、融入群体的过程。学校所培育的人,最终要成为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社会成员具有团队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社会赋予学校体育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交通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志。对深处内陆的广大山区县市而言,交通更是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因而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但直接受到路网建设的影响,而且从客观上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达的交通公路网络作支撑。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试就路网的基本特征、利川市公路现状,以及它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关系与作用,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对“能者多劳”这句话,凡在机关工作的人似乎都不陌生。作为一种普遍的机关现象,它的存在,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它体现的是社会对人才的尊重和需要。但是我们也必须看……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艺术同样需要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人的本质体现 ,而因循守旧是人性的迷途 ,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生活惯了 ,在书案上临摹成性 ,就怕到阳光下晒太阳 ,更怕到海滨去写生。即便说年青美术家的作品有“颓废”、“性觉醒”、“个人主义”、“为艺术而艺术” ,无非是“个体意识”的反映 ,其实在社会上那一处不是个体意识的释放 ,一个人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社会实质就是个体意识的混合物。存在就有反映的价值。而任何个体意识都毫不例外地属于“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规范",但是它的最高境界却是"管理自觉"。主要体现为广大干部教师的自觉主动意识,主人翁意识,形成自觉,有序、有效的管理氛围,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智慧之源和思想保障。干部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形成"管理自觉"的重要氛围,它主要通过干部自觉带动教师自觉、全员自觉影响个体自觉、文化引领激发教师自觉、教师自觉需要自我自觉等这几个方面完善和形成。  相似文献   

10.
国民旅游计划的推出,是我国实现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重要部分。该计划的长远发展对我国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国民旅游计划的长远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客观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逯新华 《决策通讯》2001,(12):37-39
文化的命运联系着民族的命运,文化的强盛与衰弱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它像凝结剂,凝聚着国民意志的内在精神力量,渗透到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实力素质之一,在根本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抽象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正处于人的周围环境之中。这里说的环境,是指主体活动(本文主要指创新思维活动)的外部相关条件的总和。因而“环境”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抽象的概念。作为思维主体的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双向的。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创新思维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把握这些特点,使能较自觉地营造一种有利于社会开展创新思维的氛围,和帮助个体提高在创新思维中对环境影响的驾驭力。  相似文献   

13.
付建国 《决策探索》2010,(16):51-51
加强基层法院建设,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基层法院在队伍建设、物资装备建设和经费保障机制诸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必须以全体国民具有较高的素质为基础。则“诚信”是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诚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风尚,它既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又是效益的源泉;既是做人的准则,又是一种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熊国成 《科学咨询》2007,(17):56-57
新闻摄影是人们借助于摄影器材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客观、不容虚构,然而,这种客观性不等于机械复写,而是摄影客体的自然物像与摄影者的摄影技法、主观意志、理想情感的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一定是建立在新闻摄影的真实本质基础上的。新闻摄影的客观真实包括事实真实、图像真实和说明文真实。在物欲横溢的、价值观多样的社会,人们都做到实事求是这只是一种理想。不论怎样,对于新闻摄影人来说,他们是社会正义的倡导者和宣传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法的价值是关于法的目标、理想或主要功能作用的抽象,是法律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实质公平与正义在经济法领域的特殊表现,是经济法基本精神的具体化。而经济法以追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基础之上的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法宗旨、原则赖以存在的前提。追求实质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视野     
《领导科学》2015,(3):20-21
<正>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里,没有人因为他的身份而拥有特权。无论一个人是住在农村里,还是住在城市里;是穷人,还是富人;是拥有权力的人,还是无权者——对于国家来说,他们都是平等的国民。对于他们,不应有任何制度上的区隔。国家做到了对公民平等的关切,因为正义和社会团结的存在,它强大的根基就非常稳固。从深层次说,这也是几十年来改革的逻辑指向。2015年的中国希望  相似文献   

18.
特留份制度作为限制遗嘱自由的主要措施,是世界继承立法的总的发展趋势。其体现了社会正义与维持家制的要求,并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符,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继承法至今尚未特留份制度的规定,相比之下,俄罗斯立法因社会变化,已经对继承关系的变化相应的作出了调整,其中有关特留份制度的规定不管合理之处,这不失其作为一个可吸收借鉴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的公关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领导者在公关活动中的所有言行综合认识后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领导者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它由内在精神和外显形象两部分组成,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内在精神是领导者的内在追求动力和凝聚力,体现于领导者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影响力等方面;外显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领导者外部特征的综合反映,主要体现于领导者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礼仪风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刘怡君  付允 《管理评论》2008,20(6):50-54
社会的发展进步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客观表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体对社会的满意程度是社会和谐的主观体现,两者构成了和谐社会评价的软硬指标。本文基于“相对差值比较”提出的社会和谐指数时空评判模型可以主客观的全方位衡量社会的和谐程度.该模型可以通过客观指标来反映社会的和谐程度以及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全国6个城市2004年的社会和谐指数测量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