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自适放达的心态是明代吴中士人的重要特点,徐祯卿也不例外。从"吴中才子"到"前七子",徐祯卿的诗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不变的因子,即吴中士人那种自适放达的心态。从诗人心态与诗歌创作关系这一角度展开讨论,既有利于客观全面地理解徐祯卿诗学理论与其创作实践的对应关系,也能更好地看清徐祯卿在南北诗风交融上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南北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隋炀帝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朝的建立 ,加快了南北朝后期业已开始的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进程。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作为南北朝诗向唐诗演进的过渡性阶段 ,隋代的诗歌带有鲜明的南北诗风融合的倾向。其中以帝王之尊而为诗坛领袖的隋炀帝杨广的创作 ,更是南北诗风融合的典型。其人兼受南北两方文化精神的熏陶、濡染 ,其诗则兼有北方诗歌的贞刚质朴与南方诗歌的清绮纤丽。  相似文献   

3.
南北文化的融合对唐诗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南北诗风经过长时间的冲突、碰撞和交融,到了盛唐初期,当时占据诗坛主要地位的北方诗人群体和吴越诗人群体的交游创作体现了这种融合。而王湾作为北方诗人群体的一员,他的诗歌既有北人的豪迈雄壮,又有南方诗风的清新秀丽,体现了这种大趋势,也预示了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论隋代诗歌     
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在诗歌创作上虽已自觉地模仿、学习南方文人,且有了很大进步,但总的说来,在诗歌的艺术技巧方面仍多少有所逊色。隋代的统一,加强了南北文人的交流:他们彼此间的唱和,已不再是北人学习南人,而是具有相互促进的意义;原来保存于南方的典籍大量流入北方,使北方文人的"腹笥"大大丰富,他们得以借鉴的前人作品大量增加,这对隋诗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形成了南北文风融合的诗歌创作局面,为后来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辛昕 《北方论丛》2015,(1):23-26
张之翰是元初北方重要文人,存词70首。其词在风格上显示出南北融合的特色。北方生人张之翰继承了苏、辛、元为代表的质朴清刚的文化传统,又融汇了南人温润清秀之审美品格,其相关作品既有南方山水之清丽,又展示了北人豪迈潇洒的气度,从而表现出清丽娴雅风格。这种南北融合风格的形成与词坛背景、词学渊源及自身的经历有关。研究张之翰南北融合的词风,对研究元代词风的发展演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从元初到元中叶许多文人对文与道关系、理与气关系折中调和、合道统与文统为一的不懈努力 ,元代散文最终走向了文章并尊先秦两汉和韩欧的道路。姚燧是元代前期南北文学整合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其散文创作中的明道、复古色彩 ,在折中文理、兼综古今中求得变化的特征 ,影响了元代特有的内容经世致用、文法秦汉唐宋并尊、文采与性理融合的文质彬彬、雍容温雅的散文气象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7.
隋代统一为南、北诗风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时机,隋诗承南北诗歌之余绪,渐有合其两长、去其所短之趋势.但是,隋代统一之于文学的影响并不全在正面,隋代的政治环境以及杨广个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北诗风的融合,隋代诗人的地域局限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84-88
元代是中国古典艺术史上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性张扬的时代,元代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与前代迥异的审美理念。元代艺术精神的形成与当时的主导意识形态——新儒学息息相关。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元代士人对以程朱理学、象山心学为代表的新儒学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接受和改造,发展和完善了"心境说"、"性情说"等审美范畴,拓展出独具特色的元代艺术精神。正是在此基础上,元代艺术家最终确立了中国古典文人艺术的基本范型。  相似文献   

9.
刘培 《东岳论丛》2000,21(1):125-130
以共同的文化传统为前提 ,南北朝诗风依赖佛教、音乐的交流和北人对南方文化的崇尚诸条件得以交融。佛教的流传为南方“声病说”的北传创造了条件 ;音乐的交流是沟通南北诗人心理的桥梁 ,并促进了拟乐府的创作 ;北人对南方文化的崇尚是诗风交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张采民 《文史哲》2004,(4):104-109
隋唐之交人们的思想兼容并存,门第观念淡化,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精神。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诗歌理论的发展,明确地提出了"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主张,从而促进了南北诗风的大融合。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隋唐之际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并不是那些单纯摹仿南风的篇什,亦非质朴刚健的本色之作,而是那些融南北之长的诗篇。  相似文献   

11.
斫雕为朴及隋代南北诗风的融合王步高隋代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却二世而斩,历时仅37年。因此,隋代有影响的诗人不多,作品总量也少。文学史家往往将之视为南北朝之延伸而一语带过。其实,这恰恰忽略了大一统政局对诗坛的影响,忽略了南北诗风的融...  相似文献   

12.
颜之推是南北朝晚期由南入北的著名文人,在当时的南北文学交流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他早期在南方生活,深受南方文化的熏染,晚期来到北朝,参与了北方的文化建设,负责北齐文林馆的运作,与北方文人往来甚密.他的<颜氏家训>一书,集中代表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其中涉及到南北方文学风貌的不同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一些深邃见解.  相似文献   

13.
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元代演变为雅俗文化合流、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元代文人的"后陶渊明情结"密切相关。在特殊的社会氛围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元代文人产生了较之唐宋更为普遍的隐逸风尚及"后陶渊明情结"。这一情结在元代文人那里发生了嬗变,蕴涵着特殊的文学意义和美学意义,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文人构成具有一些特点,从横向共时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民族性问题。民族性主导下的元代文人具有了民族差别特性,而元代文学也具有异族征候。从纵向历时的视角来看,则涉及遗民身份及其所主导的遗民文学。元代文人的身份差别构成了别具特色的身份文学。而关于元代的整体文学风貌,也具有一些特色:一是基于叙事抒情的杂糅多体性,这以元曲为代表,表现为叙事的介入和抒情的自由解放;二是诗文这样的正统文学样式中的抒情呈现出自由之势,并相应地有了个性的突出和心态的平和,平易正大和奇崛的文风都是文人相对自由的存在状态所促成的。  相似文献   

15.
全面勾勒描述了元人所选元诗总集的具体情形,通过对元诗总集的编辑体例、序跋内容与诗人诗作的统计分析,明确指出元诗总集的阶段性、地域性特征与元代诗歌前期南北诗风各异、中期典雅平和为主、后期流派纷呈的基本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元朝是中国历代正统王朝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具有世界性的强大帝国。就文学而言,这种世界性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元代具有深厚理学底蕴的诗词文赋等,在西域、南方、北方和高丽作家群体的共同推动之下,形成了南北交融和东西播迁的态势,也因此具有了全球史的意义。其中,南方的金华文派既是一个区域性文学流派,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文学流派,在朝鲜半岛也有着深远影响。朝鲜半岛士人通过师友问学与私淑授受等方式,接受金华文派,并且在对其学术、人格、文学极大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金华文派的本土化建构。同时在互动、转化与融合中,后者对朝鲜半岛的学术、文学以及民族精神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素是隋代的一个重要人物,军事上,他曾战绩显赫;政治上,他曾叱咤风云;诗歌创作上,数量不多且多为赠薛诗,但言之有物而感情深挚;诗歌重乎气质的同时,注意吸收南诗艺术技巧上的优点,主导风格是雄深雅健.其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反映出了隋代南北诗风融合的趋势,给自六朝以来浮靡诗风的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体现了隋代文学特别是隋代前期文学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与元代文人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勇 《北方论丛》2004,(1):59-61
元朝是由蒙古贵族建立的王朝,民族歧视使汉族知识分子在元代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文人儒士的心态极其沉重.元代文人心态也是近年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他们的心态在元杂剧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9.
盐官的设置是元代盐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元一代,南北得以统一,元统治者对全国较大的几个盐运司的官员进行了统一设置,并罢去一些规模较小盐司的官员,这反映了统一局面下元统治者宏观调控,抓大放小的管理思想.随着盐务管理体系(盐运司一分司一盐场)的建立,元统治者整合金代盐官体系和元初转运司体系,相应建立了盐官体系,进而推广至南方产量较大的两淮、两浙及福建盐区.这是全国统一局面下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央垄断盐业,加强中央财权的重要表现.元代盐官体系盐运司官员设置的规范化使元代盐法在理论上臻于完善,并成为明清盐官设置的样板.  相似文献   

20.
元代统治者用人重世家重根脚,科举也时断时续,士子文人失去传统的上进之路,另外,元代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均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庞大的"在野"文人群体。元代文人为了生存,他们需改变谋生方式,弃儒而习别业:由吏入仕,或从事书塾教授,或从事商业,或为医,或为阴阳术士等等,一部分文人从雅文学群体中分离出去,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俗文学作家群,元代文人对俗文学并不排斥,多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在元代都市经济繁荣。娱乐之风盛行的情况下,元代以杂剧和南戏为主的俗文学充分发展繁荣,元代文学丰富多彩并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