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高度而提出的治国理政之总方略、总战略。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新飞跃,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大发展与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内容组合,而是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理论新阐述,是具体有鲜明的原创性理论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2.
<正>9月20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基地加强政治建设、深化改革协同、提高研究质量,奋力谱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奋进之笔"。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阐释为原有三个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一定要与文化自觉、文化自强联系起来。文化自信必须以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强力为支撑。文化自信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恢复文化自信应是传承发展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论思维问题。在战略地位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逻辑结构上,全面阐述了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等丰富内容,构建了"135"的圈层结构;在实践方略上,强调要善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智慧,努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四个自信",及时概括新时代鲜活的实践经验,自觉树立全球思维战略眼光,构筑风清气朗的网络精神家园,切实提升全党的理论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完整地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本文在深入分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四个全面”的丰富内涵及其逻辑关系,并系统总结“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作为国企干部要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增强"四个意识",演好"三个角色",做到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7.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在理论、现实、实践上对全面推进巡察工作都具有重要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干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提高监督意识、提高监督效能、畅通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95-198
中华民族绵延千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重要文章和著作,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善于用典,善于从传统的智慧中推陈出新,展示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并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着力进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多层次构成的、逻辑严密的系统理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同质共向,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连结,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小康社会思想和战略步骤思想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思想的丰富与深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治思想推进到新境界;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思想的有力推进和重大发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理论形态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随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科学的理论支撑与指引。  相似文献   

11.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我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研究部署推进到新的更高阶段,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迫切要求.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体现中国特色、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对外宣传、聚焦国际问题、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新情况新特点,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习式特色"的反腐倡廉思想.这一思想的逻辑出发点是"腐败事关生死存亡",思路与举措则是治标与治本.通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来对腐败现象治标;通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坚定理想信念,构筑'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来治本."习式"的反腐思想是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看望慰问老区干部群众,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事关江西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江西工作提出新的希望和"四个坚持"的更高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为江西努力走出绿色发展新路提供了总方针和总遵循。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贯微洞密,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崭新理念和战略决策,特别是提出了"四个全面"的全新理念,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特色鲜明,各有独特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形成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5.
"三个自信"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离不开自信,自信推动改革,"三个自信"是深化改革的政治基础,深化改革是坚定"三个自信"的强大动力。"四个河南"与"两项建设",既体现了"三个自信"的坚定诉求,也是深化改革在河南的具体要求。其中,"文明河南"建设为"四个河南"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价值导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个重大场合都始终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和解读。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解读遵循了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的基本精神,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形势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解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有利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指导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匹配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7.
《大庆社会科学》2014,(1):91-91
正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2013年12月22日,在光明日报社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在济南联合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要求,这既是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传统文化研究的方向。我理解,"讲清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一重要论断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等,这一思想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中国"建设,并进一步阐释了其内涵。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肖辰 《南方论刊》2022,(12):3-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本文通过对习近平重要讲话系列数据库的汇总归纳,对其用典寄语青年问题展开分析,从用典寄语青年的视角考察习近平“第二个结合”的源流与实践。习近平寄语青年时频繁引用典故,是总书记身体力行在青年群体中进行“文化双创”的实践,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充实文化自信,自觉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