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本文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注释,并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注释的三百多方言词中,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2.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文章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注释 ,并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注释的三百多方言词中 ,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 ,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3.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 ,本文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注释 ,并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注释的三百多方言词中 ,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 ,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4.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文章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注释,并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注释的三百多方言词中,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5.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文章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注释,井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注释的三百多方言词中,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6.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本文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注释,并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注释的三百多方言词中,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7.
作家沈从文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不少湘西方言.文章对这些方言的真正含义加以参考文献,并引用该词语出现的句子作为例句.在所参考文献的三百多方言词中,有的是湘西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有的是展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习惯,乃至迷信禁忌等.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沈先生的作品和了解当时的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 沈从文作品中使用了许多湘西方言,对此各家的看法不一.司马长风在所著《中国新文学史》中曾批评他“方言土腔难解”.自称湘西人的贺玉波,在《中国现代作家论》一书中对“在他的作品中,他总是用着他自己故乡的方言,或者苗族的方言,以及许多人难懂的成语,这也是我们所不满的”.美国人金介甫认为,“他早期在方言运用上或许分恣情,但抛弃这份遗产,等于是丢弃他家乡最可贵的贡献”(见《沈从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域色彩》,载1987年1月台湾《联合文学》沈从文专号).不过,过多的土语言方会妨碍作品与读者的沟通.我作为湘西人,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也因有不少方言看不懂,而不得不写信去问家乡的亲友.这份《注释》,就是根据我的回忆和家乡亲友的解答编写的,也许对其他阅读沈从文作品的人会有所帮助.由于年代久远,语言又有变化,回忆倘有不准确处,还希望得到家乡人的指正.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歌是苗歌的一支,是指操苗语湘西方言苗族人民所吟唱的歌。它主要流传于湘西、黔东北、川东、鄂西千里苗疆,苗族人民世代传说他们的祖籍原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由于历史渊源,现今的湘西苗歌,仍保留了古代中原先人浓郁的苗歌味,与《诗经》的一部分篇章在形式上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三字杂》是流行于湘西南洞口地区的一部民国时期的杂字书,对该书丰富的方言语词进行注释,不仅为语言学还可以为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湘西土家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借词,其语音既受当地汉语方言的强烈影响,又具有土家语的显著特征.而且湘西土家语北部方言与南部方言本身就存在着方言分歧,加之影响它们的汉语方言也各有特色,因而它们的借词语音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通过湘西土家语南北方言借词语音的比较分析,可见湘西地区语言接触的复杂性及该地区存在着由于语言接触而导致...  相似文献   

12.
周立波同志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农村的土地革命运动。为了表现特定的时代背景,特殊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惯,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作品比较成功地运用了东北地区的方言词语,使作品增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对于这些方言词语,以前的版本,几乎没有做什么注释,造成了方言区以外的读者阅读上的困难,妨碍了这些读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农村版《暴风骤雨》做了不少注释,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以为有些注释不够准确,甚至有错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这部作品的深刻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3.
李劼人先生的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国外、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颇深,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笔者曾将李先生的《死水微澜》中常见的四川方言语汇汇集归类注释,对准确理解文义似有辅助。现继续将其《暴风雨前》中的四川话词语(包括词、短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予以注释。所收条目均以李 人作品中的写法为准(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第一版本子为据),并用国际音标给条目注音,注音以成都话实际读音为准。释义不求全面,特别是有的条目普通话中也有,但词义与方言迥异,只释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湘西南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西南20世纪以来在汉语方言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湘西南仍是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薄弱地带,无论在田野调查的力度上还是研究内容和领域的广度上都亟待加强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方言》中某一个方言词,作为被释词,多数情况下不重复注释。但是,也有同一个方言词重复注释的情况。这种重复注释的情况,透露出《方言》某处说某方言用了某词并不排斥其他方言也用该词的信息。如果一个方言词仅见于它后面所列的具体的方言区域,不见于别的方言,那么几处重复注释所列的方言区域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这就有力地证明:《方言》中说表达某一个概念,某地用某词,并不是说只有某地用某词,其他的地域不用该词。扬雄只是据实记录他的见闻,不是在作出全面调查,不是在知道了某词只有某地用而别的地方不用之后,才写上某词见于某地。换句话说,《方言》中某词见于某地,并没有暗含不见于其他地域的意思;《方言》中的很多方言词不能作为某一个地域独有而为其他地域所无的用词。将《方言》这一特点揭示出来非常重要,因为它牵涉到如何利用《方言》研究秦汉时期的方言区划、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以及汉语词汇史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最富有意义的作品之一。小说运用多种美语方言,经过提炼,形成了自然流畅的“美国英语”,既富有人民气息,又显得简炼明快,真实可信。该作品所取的美国方言包括:密苏里的黑人方言、西南部边疆地带的方言、派克县的普通方言及其四个变种。这些方言与规范英语有较大的差别。乍看起来,它们似乎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独具湘西苗族风格.尤其是他的中篇小说《边城》问世之后,曾震动了中外文坛,先后被译为多种外文,并有从边城走向世界之誉。为什么沈从文的许多作品,特别是《边城》会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能受到国内外许多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作者以独特的苗族风格和个人风格,为文苑提供了别人所未曾提供的反映湘西苗族人民生活的艺术珍品。作者怀着对湘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证了至今保留在内蒙古清水河县方言中上古以及金元时代的一些古语词,并依据该县方言,对元杂剧中某些词语注释未详或未尽确切者,加以袷遗补阙,说明方言词对训诂的作用,目的在于引起有关学者对我国北方少数保留较多古语词之地区方言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方言土语的形成要有一定的地理环境,方言土语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条件常常能决定方言土语生存或消亡。湘西苗语方言在湘、鄂、川、黔、桂边区相对形成一整块分布,使用人口100多万,笔者经过几年的方言调查,感到湘西苗语方言下面的东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差异巨大,互相之间根本无法通话。其中西部次方言下面分两个土语———西部土语和东部土语,通行范围跨越湘、鄂、川、黔、桂边区,人口有100多万,但两个土语之间可以互相直接通话;东部次方言下面分三个土语,南部土语通行在泸溪县南部的小章乡,中部土语通行在泸溪县…  相似文献   

20.
苗语方言的现状 苗语方言很复杂,主要有黔东、湘西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其中川黔滇方言又分川黔滇、滇东北、贵阳、惠水、麻山、罗泊河和重安江七个次方言。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本文重点谈谈各方言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黔东方言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