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广义的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那么,在技工学校的专业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技?..  相似文献   

2.
高春霞 《职业》2012,(5):25
技职院校的学生历来惧怕甚至厌恶学英语,每学期英语补考、重修的人数众多。笔者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第一,来到技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长期的失败体验中对学习知识已经丧失了热情,对  相似文献   

3.
钱进 《职业》2015,(2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单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师的任务。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美术课同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对于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市场经济郭景煜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重大的政策改革步骤。其主要是进行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两方面的改革。应试教育在其内在机制的作用下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生能否“榜上报名”为归宿,实现“学而优则仕”。脱离实际,不去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所谓的“应试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并很快在国内全面实施。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基础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理论上, 素质教育排斥应试教育,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素质教育却在暗暗向应试教育靠拢,成为新形式的“应试教育”。为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我们该如何反思、审视今天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王景秋 《现代交际》2013,(11):138-138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培养优秀的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新时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要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跨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实现“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转变。而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优秀的技校教师不断涌现,他们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  相似文献   

8.
宫菲 《职业》2009,(23)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要摒弃之前的"应试教育"而转向"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应试教育"的误解,认为"应试教育"是片面追求高分、升学率,违背人的发展,对此我阐释不同观点。首先我认为应从"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的综合能力和特殊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试教育"出发,提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是养兵千日与用兵一时的关系,即培养与运用的关系。人们之所以对"应试教育"有认知误解,是教育改革陷入困境和教育公平实施的不到位以及家庭教育步入误区造成的,所以要先改变人们对二者的错误认知必须从教育改革的准确定位以及实现教育公平来实现,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晓欣 《现代妇女》2014,(1):124-124,128
多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根本目标在于探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劝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而面向素质教育其基本要点在于将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幼儿教育是面向素质教育的第一站,幼儿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幼儿教师的培养迫在眉睫。文中以加德纳的多重智力学说为理论指导基础,分析多元智能对幼儿教师提高各种能力的有效作用,最后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养的方案,为提高幼儿教师职后培养给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宋福运 《职业时空》2008,4(9):105-105
一、引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系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转轨的关键。关于创新含义,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传统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评判学生,这种做法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质扼杀殆尽。要想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寻找其薄弱处,而这个薄弱处正是长期被忽视和冷落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笔者先探讨情感自身的功能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英语教学中所需的情感心理,最后重点探讨如何全面实施情感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5.
应试教育体制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完整结合,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点。 一、加深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只重智育,忽视了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培养,使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较严重的偏向,“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强调基础性、整体性、普遍性、发展性的全面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并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质量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及个性化培养,而个性化培养尤为不易。基于这种思想,笔者认为在高职教育中做到如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上面临着诸多的改革与挑战。其中,改革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是依据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近些年应试教育逐渐显露出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本文着重从政策层面、教师素质、教学模式、学校氛围、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对本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设社交礼仪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自身素质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交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越来越重要,对于高职学校来说,无论是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社交礼仪都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吕先威 《现代妇女》2014,(6):225-225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一种精神。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时代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改革技校政治教材谷金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用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技权政治教材改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