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方法论加以完善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以及新的经济理论诞生的关键。本文尝试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指出传统经济学之所以基本上丧失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对经济实践的指导能力,其根源在于方法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邓小平吸收、借鉴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最新成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形成独特的、科学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经济理论方法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尤其是所有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等经济理论,更为突出地体现出其方法论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傅耀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56-16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是认识经济现实时采取不同研究方法的理论表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是辩证法,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方法是实证分析方法,二者属于解释经济现象的两个不同的逻辑层次。由于认识视角和意识形态的分野,导致二者之间的论争长期以来不绝于耳。其实,二者既存在相一致的地方,又存在不相一致的地方,分歧之处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二者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是多元方法论中的不同的认识维度,存在相互结合的社会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审视二者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对于当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个人主义方法论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菊欣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46-47,50
经济个人主义是近现代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分析方法,是西方思想文化中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自创始以来,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主要出发点的分析方法,却日益显示出他的局限性。文章拟从经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入手,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杨继国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602-6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个开放的体系,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用成分,包括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借鉴,前提是保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方法的坚持。不同的研究方法决定了不同的理论范式,如果用新古典的研究方法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这样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演变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笔者重点讨论几个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方法论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界定、“中国特色”的含义分析、马克思经济学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证伪主义对归纳法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大力提倡"证伪原则",并提出了新的科学划界标准。这种标新立异的学说不仅对西方哲学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因其自身的缺陷,西方经济学家最后还是转向了历史主义和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但从波普尔证伪主义对经济学方法论产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拉卡托斯主义的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MSRP) ,在 2 0世纪 80年代引起了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兴趣高潮。文章试图从探寻拉卡托斯方法论来源、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MSRP)及西方经济学方法论者对MSRP的批判与吸收方面来反省拉卡托斯主义遗产 ,验证拉卡托斯之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法学方法论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法经济学方法论的引进则为法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将法学与经济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效益为其核心和原则,一切法律制度都可以理解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努力。通过对市场环境中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分配,来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提高经济行为的效率,从而给人们研究法律、研究社会带来收益。 相似文献
8.
方法论对于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研究同样也离不开方法论。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其方法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本文归纳了金融经济学中的科学方法,肯定了科学方法论在金融经济学中的作用,同时希望对我国的金融经济学发展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境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贵春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3):1-6
语境分析作为语境论的最核心的研究方法,是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的集合.随着物理测量的日益系统化和科学理论越来越远离经验的发展,它作为理论解释的特定分析方法便在科学说明中具有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该文从语境分析与研究方法、语境分析与测量以及语境分析与理论诠释三个方面对语境分析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具体论述,指出语境分析是求解科学理论难题的一个可选择的视角、基底、方式和结构.这对于透视不同层面的科学操作之间的一致性,合理地理解科学运动和理论演变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可以理解,我国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急切地希望解决企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紧迫的经济问题.本文通过归纳分析他们的工作指出: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在研究方法上没有注重把握相对区分规范价值目标、实证分析理论与政策操作技术三者之间的关联.正因为如此,我国经济学领域很少能象通常的科学理论那样:对现象予以恰当的描述与解释,并努力地预见将会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周新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59-61
关于分配问题学术界讨论较多 ,有些观点也比较混乱。在理论上明确一些方法论原则———把分配方式本身与它的具体实现形式区分开来 ,把事物本身的性质同它的历史作用区分开来 ,把理论和政策、宣传区分开来 ,将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和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弘毅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20-25
功能分析范式方法是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中颇具影响的理论 ,功能分析范式是对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分析与模型化 ;它既是实证的描述性分析又是价值的解释性分析。功能分析范式是作为中层理论的社会问题理论的建构方法的核心 ,具有特定的层系结构和限界条件 相似文献
13.
王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女童教育问题开始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并成为国家八五至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国际组织优先考虑的课题,这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研究。至今女童教育专项研究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解决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在研究方法、运作模式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基本特征的方法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
从经济学方法论角度看,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有其深刻的、独特的基本特征,不能简单地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问题,因为基本特征的不同取决于基本假设条件的不同。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结构、科学进步机制、历史传统和经济基础等,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原则和规范,但不能简单地接受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假设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政经逻辑指的是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被利益绑架的政治和被权力操纵的经济。政经逻辑在揭示政治经济如何相关的同时,还导致政治信任度降低后的立场分歧以及研究独立性受损后的研究与实践关系争议。对此,应从方法论层面强调政经学科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同时研究者尽力做到研究方法的自觉、自明与他明。这有助于降低人们对政经整合研究科学性的质疑,进而拓展新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6.
唐宏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6):55-63
研究问题的设定以及解读方式的确立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研究者的思维逻辑起点.在拟定好所要研究的主题之后,选择切中肯綮的分析工具应是率先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法律的生命源于社会,要使体现社会内在需求的"法律"现实化,须依赖于国家这一中介,其发展路径及特质同国家与社会各自的状态以及两者间的互动性紧密相连.基于此,在研究法律发展这一主题时,以"国家-社会"两分架构为切入点是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在此框架下,须以自身的发展逻辑为出发点,对国家与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对传统予以界定,对研究的目标加以定位,唯此方能发挥其功能以达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旭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
乡域经济是最小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乡域经济至关重要。当前乡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很多,不容乐观。乡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原则确定后,要在大力发展农业、夯实集体经济、扶持民营经济、引导专业合作社、培育特色经济、优化社会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选择合宜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促进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志波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4-16
江泽民提出和论述了一系列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其方法论特色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超前理念;矛盾观点和系统观点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谋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
无论是从人均GDP水平还是从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就业比重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也有国内长期内需不足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汇率政策、强调需求还是强调供给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是防滞涨;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