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般民众和基层政府甚至民众教育馆内工作人员对创办民众教育馆的认识出现偏差、地方势力插手民众教育馆人员任用、民众教育馆职员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因而就其实施社会教育的总体效果而言,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教育人士的主观愿望和社会期待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多元参与,即公民、专家、新闻媒体、第三部门、企业等社会各主体参与到政府决策管理事务中去,政府敞开民众表达的大门,民众畅所欲言,多元的参与以期使政府与民众关系达至最佳状态,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良好治理,为政府构建坚实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3.
林竹 《理论界》2010,(7):30-31
完善国家的决策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我们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即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民情是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是民众根本利益所在。了解民情是国家决策的出发点,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养老保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管理意识的提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对组织基金筹集和分配,监督检查各项财务活动,基金的运营全过程的核算、预测、决策、控制、监督、检查和分析,使其按照管理者的愿望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灵魂和助推荆,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现代化就必须以社会管理现代化为先导.而在当代中国,由于封建主义的影响还比较严重,社会管理现代化还远远没有实现.要实现中国的社会管理现代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管理现状进行详细考察和准确评价,在此基础上,恪守社会管理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和要求,以追求整个社会管理系统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和宏观社会管理目标实现程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宏观社会管理中包括决策、协调、监督、控制在内的管理功能的均衡发展以及国家宏观社会管理政策与民众行为的有效衔接为根本要求,搞好社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实现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和科学化,探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之前有多种初婚年龄制度或标准,其功能有别.男30而娶、女20而嫁这一古礼婚龄与社会实际和民众期望有较大差距,引导和约束效果有限,但男20而冠、女15而笄这一冠笄婚龄在后世有较大导向作用.春秋以来至隋唐时期,因时而变、且较古礼婚龄、冠笄婚龄为低的政策婚龄对民众婚姻缔结有较大影响.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法定婚龄成为主导,客观上讲,它与民众的适时婚配的愿望是比较接近的,但其对民众婚姻实际约束力不大.在民间社会中,各地百姓遵循着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惯习婚龄.  相似文献   

7.
孙悦  郭松洋 《兰州学刊》2013,(7):213-215
伴随着社会问题的凸显,社会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管理领域。将柔性管理手段与方法引入到社会管理领域成为补充现有刚性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尝试。柔性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强调运用非强制的手段引导民众的自觉行为,要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实现其自身关注的转变、理念的转变与角色的转变。在推行柔性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包含三方面内容:柔性社会管理的起点——尊重需求导向,规范需求表达;柔性社会管理的重点——寓管理于服务,引导民众的自觉行为;柔性社会管理的难点——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引领社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8.
死亡损害赔偿中民众"同命同价"的法心理,并非仅是一种朴素的良好愿望,亦非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种不理性的社会需求,其具有价值观念的崇高性与实践理性的正当性。民众"同命同价"的法心理与学术界对之的批判,是法律专业化与制度技术化之结果与表现。我国现行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事实上观照了"同命同价"法心理,民众与学术界对"同命同价"之分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应建立新型的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以更好地观照民众"同命同价"法心理,促进法秩序的妥当形成。  相似文献   

9.
邻避运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衍生品,同时也是公民环境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国已经进入"邻避时代"。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邻避运动的发生是诸多影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不同影响因素作用的显著性存在很大差异,以上海松江垃圾场焚烧场事件为例,风险认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补偿因素为显著影响因素,而教育程度、社区组织化程度、社会压力、政府决策模式、公平性均为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相应地,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讲,要规避邻避运动,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中引入公民参与机制,建立倡议联盟的决策模式,培养公民参与决策的意识,同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消除民众的风险顾虑。  相似文献   

10.
无论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在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国内社会转型的时期,突发事件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应对突发事件的本质是政府科学、有效的决策,构建科学的突发事件决策机制,提高应对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我国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已被实践证明对我国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该法在规范突发事件决策方面却留下了诸多缺憾。本文拟从行政法治视角,提出构建我国突发事件决策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建立起促进和谐的社会机制,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善治”理论强调协同治理,主张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与合作。通过引导、调控,逐步形成一个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呈橄榄形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新社会阶层有序的社会参与将有效促进社会政治力量整合,推动国家政治制度完善和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李强  胡宝荣 《河北学刊》2012,32(5):105-111
所谓社会管理,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的管理,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二是对人心的管理.行为管理主要依靠制度强制,人心管理主要依靠道德教化.综观中国历史,历代王朝的社会管理基本上都是以人心管理为主,以行为管理为辅,亦即“德主刑辅”.统治者们期望通过道德礼俗的教化作用,提高人们的内在修养,从而凝聚人心,规范行为.这种特殊的社会管理方式也造就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秩序,即“礼俗社会”或“伦理社会”.可是,人心似乎并非完全受制于社会道德,同时还要受制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可以说是一切社会管理的基础,它引导着人们是最终“向善”还是“向恶”.所以,人们的需求满足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心能否凝聚,行为是否规范.因此,强化人心管理,除了需要进行道德教化之外,还必须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中。很少跳出“社会”论社会管理,忽视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密切关系。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在政府职能转变、调动社会资源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公众参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方面雷锋精神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微博议政与“虚拟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点新闻到事件真相,从社区管理到公共治理,作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和舆论中心,微博正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传统社会舆论格局,改变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微博时代的到来使政务微博日渐成为创新“虚拟社会”的重要平台,对于沟通民情、汇聚民意、开掘民智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伴生了诸多I',-1题。因此,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和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成为微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5.
民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民生不局限于当前所需要解决的诸如教育、劳动、就业、医疗、住房等问题,更涵盖了与之关联的人们生存与发展所应当具有的权利,乃至于价值层面的公平正义,即“作为权利的民生”和“作为价值的民生”。近年来,重庆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出了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以民生助发展、以民生促和谐、以制度保民生、以幸福感测民生,或许是重庆民生实践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滨 《社会科学》2012,(5):59-68
我国城市化进路中,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远远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其实质为社会、文化、制度的构建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究其缘由,除了政策制度的因素外,资本和权力的勾连以及"经济达尔文主义"是其"质料因"和"动力因"。这种对城市化经济性的过度追求必将带来土地金融危机、社会极化、空间区隔和"原子化社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缺乏尊严感和安全感,集聚社会风险。因此,城市化发展应从规模的追求转向到对质的追求,构筑一种"城市如家"和"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代山庆 《学术探索》2013,(12):36-40
胡锦涛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战略任务的领导人。胡锦涛社会管理思想主要内容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社会管理的最高标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化了党对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律的认识;体制机制改革是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研究胡锦涛社会管理思想,对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伦理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即所谓利益相关方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等,这些理论没有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从自身经营目标的外部关联转移到内部需求上来。社会学从人的竞合关系视野提出可社会性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结构化阐释。应用这种观点对中国三类百强企业和一部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分析,明确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增强其"自我理解"外,必须先从强化企业可社会性的方向入手,并进一步拓展促进中国企业社会履责机制再造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苗月霞 《北方论丛》2022,(1):95-10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和在革命根据地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探索制定了多项干部管理制度,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干部管理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实行公务员制度,持续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继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党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和干部路线,不断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持续改进干部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优势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董鑫 《齐鲁学刊》2007,(1):148-150
中国向现代国家迈进,必须要倚重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公务员内涵的界定,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手中“握有”公权力,即“依法履行公职”。国外对于公务员范围的划分虽然方法不同,但适用公务员法的人员范围大致相同,即行政系统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公职人员,这部分人是公务员的主要范畴,也是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