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解释学的真理论的两方面内容 :真理的含义及在哪里探寻真理。解释学所理解的真理仍然是就理论、思维而言的。所谓存在的真理 ,也是指存在在思维或语言中的呈现 ,物理的存在是不存在真假的。因此 ,解释学就主要是在语言、艺术、历史中探寻真理。而从文本中找到的真理就是从文本中获得的体验。所以解释学的真理仍然是主观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源于对圣经等历史文本及其渊源的阐释,它深深扎根于人文科学之中,致力于对文本、历史与文化的解释。解释学家们的最终诉求在于揭示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它专注于对现象的理解,所探讨的是实践性智慧,在实证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为我们奠定了理解的基础。解释学对我们反思文化传统,对文化传承乃至全民思想教育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围绕"历史表现"这一核心概念,安克斯密特对史学叙述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其观点要义,是强调文本在语义上并非其中所包含的具有明确指称的陈述语句的逻辑总和,因此,历史叙述不是过去的摹仿镜象,而是历史实在由之被形塑、建构,其意义得以澄明的语言文本.在此基础上,安氏明确提出从表现的观点看待史学文本的理论主张,强调关于历史事实的真实陈述是史学文本的起点而非终点,历史叙述更深刻的内涵乃在于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更多、更宽广的视角和更独特的理解样式.安克斯密特从历史哲学出发,在本体论高度上探讨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揭示出史学与美学的内在会通之处.但是,在诸如句子与文本的联系以及史学表现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等问题上,其观点和论证尚有未尽之处,这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留下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真理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有了哲学就有了对真理的探讨.但是,不同的哲学对真理的界定有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也是追求真理的,也有自己独特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真理的界定只是揭示了真理的认识论维度,它整体上是符合论的.对该教材中的真理定义,一定要避免庸俗化的理解,常识不是真理,只有反映并符合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同时,教材在理解真理时也结合了价值问题,并认为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说和听,是人类交流精神的活动。解释学作为关于理解(听、读)的学说,也要研究说。"说"是听的对象。文本是"说",文本不是沉默的。"说"有说者,说者即作者。人们一经说,他和自己所说的关系就变成双重的,一方面,他永远是自己所说的作者,永远要对自己的所说负责;另一方面,他又是自己所说的读者,他对自己的所说不具有绝对优先的解释权,他和其他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说"是言语,是使用着的、活的语言,具有意义。"文本的意义"是指文本所说的内容,文本表达的作者的精神。语言是"说"的存在方面,意义是"说"的"非存在"方面。意义不是存在,既不是物质存在,也不是精神存在。人们一经说,其语言和意义都确定不变。"说"可以是说出认识,也可以是说出理解。说出认识,是说出存在着的事物;说出理解,是说出文本的意义或作者的精神。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精神活动,也是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一切说都是对听者说,没有听,就没有说。人类说和听的实践表明,人们能说和能听,即文本能表达作者的精神,读者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同时,说和听是具体的历史的活动,说者精神的表达和听者对文本意义的把握,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前理解、解释学循环、历史间距、语言等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文本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依赖于读者的客观意义,理解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从相对理解走向绝对理解。正确理解文本的本来意义是有可能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哲学诠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它通过文本与经典来实现。真正的文本首先必须是经典,而且是一直被人们奉为真理的经典;文本还必须是经过长期不断实践和理解的著作,即文本与对其的理解和解释构成不可分离的关系,理解与解释本身就是文本的内在本质。经典型或古典型是一个可以不断变化并具有现实性的价值,它们并不只是表示某种历史现象的特征,更是表示历史存在本身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我国有着浓厚基础的经典诠释传统中哲学诠释学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但我国的经典诠释从总的方面来说并没有达到海德格尔那种源始的诠释学,在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它不像西方经典诠释重视后者,而是更重视前者。因此要发展中国的经典诠释就要强调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向,强调理解的本质是我被事情本身所吸引而参与到里面。关于中国哲学的问题,本文认为,真正形态的中国哲学需要我们按照哲学的一般本性加以建构,要与时俱进,它不是某个民族的财产,要代表当代理解的最高水平,同时它不能失去自身的主体性,要以当代最高水平来诠释和发展自身的思想。经典只有不断地与现代视域融合才能开出新的意义和真理,中国的经典诠释也要遵循这一诠释学真理,中国哲学的出路就是通过经典诠释来发展中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将真理视为一个过程,他不再承认真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而主张真理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创造意义的过程。伽达默尔从理解这一概念入手,认为真理是在不断理解的过程中逐步逼近的。因此他认为不存在谁比谁理解得更正确,而只能说每一次和上一次相比又有了新的理解。伽达默尔将真理相对化的做法遭到了来自于诠释学内部传统诠释学维护者的批判。他们认为伽达默尔走入了相对主义的误区,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但实际上这是对伽达默尔的误解。伽达默尔是要告诉人们人类永远无法洞悉所谓的真相,人所能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人们是在二定的视域背景寻求真理的,必然要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得出的真理观念也不具有普遍性。因此真理是无法彻底达到的。伽达默尔真理观的意义在于他摒弃了对真理的独断论观点,提醒人们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保持一份清醒。而他对“对话”的强调更为未来的世界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本来是一门研究文本理解的具体学科而不是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但是从狄尔泰开始,"文本"概念被扩大到了历史,"理解"概念被扩大到对历史的认识,解释学就发展为一种哲学,而同时哲学也就降为解释学.解释学发展为哲学既不是解释学的进步,也不是哲学的进步.解释学发展为哲学,是解释学在研究对象上的越界.哲学降低为解释学,是哲学在研究对象上的退缩和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化.解释学只能作为研究文本理解的具体学科得到发展,而哲学应当作为世界观得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坚决反对作为历史唯心主义哲学的解释学.  相似文献   

10.
休谟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在他研究真理问题提出的。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去研究真理,其原因就在于真理具有某种功利性(Utility)价值。同样的,人们去研究善也在于善具有某种功利性。这样,他就将功利主义思想同道德联系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价值伦理学思想。因此,如果将休谟的功利思想仅仅理解为利己主义庸俗的伦理思想,这种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如果将其理解为单一的伦理方法,这种认识肯定也是不全面的。因为如果这样来理解休谟功利主义思想,我们就很难理解休谟对于后来西方伦理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学所需要表达的不是日常生活的自然传达,它得比日常语言高妙,比生活用语艺术且有味,它应该是人人看得来听得懂的,又应该是高于人人的。所谓“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所谓“笔补天无造化功”,那当然就让人煞费苦心了。人人都会说能说的,毋须你说;前人古人洋人说过的,不必你说;你自己已经说的,也不该再重复饶舌。重返生命本真,摆脱“普通话”———公共话语的魅惑,是为了冲破抽象概念和逻辑规则之网,揭去简单的概念壁垒、观念和名词的覆盖层,直接去触摸真的人生,表达真的意愿。  相似文献   

12.
罗汝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只有先重视人的存在,才能去追求道与心。在求道的过程中,人是自由的,道内在于人自身,是人规定了道的性质,人可以让自己超出感觉的限制,从而达到精神的解放,最终完成道的规定。求道的过程就是人自身的生发过程。而道在于人,人的本性的具备与完足就更重要。它让人的存在成为一种带有美的愉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的存在,也是审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真理是有用的”这句话理解为:真理是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认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认识就是真理,即“有用就是真理”。其实,生活中人们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邓小平理论是“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猫论”、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是否有利于,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注重动机的正误,转变到侧重于效果的优劣,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作了理论上的铺垫。中外实用思想的发展历程说明: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生活离不开实用。实用是东西方不同世界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至今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命题。然而由于它严重忽略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 ,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缺陷 ,十分不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文学是人学” ,不如说它是“美的人学”。主要依据在于 :第一 ,文学写的是人 ,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诗意的社会生活 ,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第二 ,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第三 ,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 ,也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形态的基本主题无不是为了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8%;②先引述后申说的,这种“故曰”则当译为“老话说”(或译作“旧书上说”,个别的则要译作“所以前人说”等),其后乃属引语性质,共有28例,占62.2%。分辨这些情况,不但有助于准确地解读,而且对剖析《荀子》内部的语料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首先要回答的是它的生长点是什么.这关系的这门学科生长的根基.但是教育学既有它的学科逻辑又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教育学应该是执著于知识的探索还是钟情于意义的发现,从认识上澄清这个问题无疑对"学科迷惘"的释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观点是,淡化本质,突出生成.本质与生成并不是两个相冲突的命题,生成的过程恰恰也是本质无限澄明和敞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绝对、相对真理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提出绝对、相对真理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做出明确的说明与叙述。列宁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提出了著名的“总和说”。而现行哲学教科书由于对列宁的“总和说”的错误理解,在两者关系的阐述上表现出了片面性和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发展、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以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茹志鹃的作品《百合花》和前苏联杰出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是以战争为背景而创作的,两篇小说一问世就在社会上赢得了巨大的赞誉,几十年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盛赞,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种成功,究其原因,倒不在于两者都是战争小说,而主要是由于两者都探讨了战争中的人性美。本文从虚写战争、英雄平民化和抒情格调三个方面来挖掘文本所表现的战争中的人性美这一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改方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成绩巨大,但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读和语文教学原有的历史惯性,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主要是"纯工具化"倾向和"非语文"、"泛语文"倾向.本文认为,语文本体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它既牵涉到被理解和运用的语言文字,也牵涉到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人.语文教学必须强调人文精神对语文本体的"渗透",既要反对重走排斥人文的老路,也要反对泛化语文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从“使用与满足说”探广告理论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使用与满足说的假设 ,传统广告理论已经充分讨论了广告对人们做了什么 ?广告如何对人们施加影响 ?现代的广告研究应该调转方向盘 ,回答人们用广告做了什么 ?人们是如何使用广告媒介的 ?而广告效果的测定也应以受众受到满足的程度作为终极标准。我们可以把这种假设称为广告的使用———满足模式 ,即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论模式。然而这一模式并未真正确立 ,这不能不说是广告理论发展至今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