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炎治  聂锐 《管理学报》2008,5(5):647-650
指数分解分析是一个研究能源强度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良好分析框架,围绕这一方法,综述了指数分解分析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能源领域,尤其在能源强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我国学者关于能源强度变化的研究结论划分为3类:技术进步决定论、阶段贡献变化论和分解层次影响论,并指出了指数分解分析在研究能源强度变化机理中的三大缺陷。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伟  朱启贵 《管理评论》2012,(9):26-34,93
深入分析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找出降低工业能源强度的措施,对实现全国节能减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部门内能源消费结构效应纳入分析框架,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对我国1994-2007年间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本文分别利用LMDI和Refined Laspeyres指数分解法和宏观VAR计量模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1985~2008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的变动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和各交通子方式能源效率波动共同导致了整体行业能源强度的偏高,但效率因素的贡献度更大;就外部宏观经济因素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发达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但城市化进程却提高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上涨也未能起到降低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内生能源效率进步机制引入到综合评估模型E3METL中,并将其区域化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模型,从宏观层面揭示中国未来减排量分担结构的变化,着重分析不同排放约束情景下各排放驱动因素的减排贡献的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碳强度和能源强度是对碳排放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而人均收入和人口因素则正向促进排放的增长.排放控制初期,能效改进是最大的减排力量来源,其次是人均收入代表的经济因素;而在排放控制的中后期,无碳能源对传统含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将成为碳减排最大的贡献途径.这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减排力量结构的时期特征和变化规律,前者应根据减排贡献主体的变化调整其宏观政策扶持导向和力度,逐步推动产业转型;后者则需对减排技术发展和研发投入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继而更加成本有效地完成碳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预测的情景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介绍了应用投入产出法和情景分析法进行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预测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基于投入产出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情景分析模型的总体框架.针对该模型,围绕影响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变化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以逐层叠加的方式建立其情景分析模型.运用1997年的数据,针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各种情景,定量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有关结论,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且具有较强的减排决心,其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较少考虑国内区域间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发展,该因素显得愈发重要。为此,本研究纳入省际贸易结构,采用基于中国省级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两阶段六因素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探究2002—2012年这一重要发展时期内中国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期间,省际贸易结构变化呈高碳化态势;最终需求规模对碳排放增长的促进作用由2002—2007年期间的出口及东部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各省份投资的普遍拉动。部门层面,电力生产的碳排放强度持续改善,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压延和加工品等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建筑业与服务业用电量有所上升。未来,可将生产侧碳排放强度和生产技术改善与需求侧需求主体偏好的倒逼相结合,并促进地区间基于产业链的低碳发展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研究讨论了能源发展中的相关战略问题和重大项目。李克强说,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能源仍是国际政治、金融、安全博弈的焦点。能源供应和安全事  相似文献   

8.
构建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框架,通过SDA分解技术,将中国数字经济增长分解为6种客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2017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数字经济强度和人均最终需求水平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形.之后在其基础上建立隐性经济规模与碳排放分解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对它们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判断隐性经济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部能源结构的Logistic模型及其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柳榕  田立新 《管理学报》2008,5(5):678-681
为合理、科学地对西部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了能源结构的Logistic模型。由统计检验估计法,对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系数及煤的需求最大缺口量进行了预测估计,并考虑了在能源结构中,油气的消费变化对煤炭消费的影响。运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定量分析了未来20年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能源对策。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通信行业技术迭代的预研情境,本文基于知识基础和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了关键研发者的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组合模式对其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并对不同组合模式的效应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表明:对关键研发者创新绩效提升的积极影响强度依次为组合模式1(分解性较强+结构洞较多)、组合模式2(分解性较强+结构洞较少)、组合模式3(分解性较弱+结构洞较多)。通过对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的组合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关键研发者创新绩效的新机制,对关键研发者构建和“修剪”合理的创新网络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决策具有战略效应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具有密切联系,作为向市场发出的一项战略承诺,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可能影响到企业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状况。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利用1999~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是否具有战略效应进行了检验。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公司的总体负债水平和短期负债具有显著的战略效应。进一步的考察表明,这种战略效应具有时滞,即当期的资本结构决策会对以后时期的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变化产生影响。显然。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现实中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结构自主权是最初由Burt在结构洞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用于描述“网络结构空间与行动自由”的概念,但并未像结构洞概念一样在战略和创新领域引起足够重视。基于整合关系内容与关系结构双层面分析视角,本研究尝试将结构自主权引入到关系强度-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路径中,同时考察环境不确定性对整个路径的调节作用,即构建并验证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发现:(1)关系强度积极影响网络结构自主权和商业模式创新;(2)网络结构自主权在关系强度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网络结构自主权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并对“关系强度-结构自主权-商业模式创新”整条路径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对结构自主权概念的认识与关注,推动网络结构自主权研究,也能够为解决“网络行动空间是否影响创新”和“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选取OECD 7个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7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于消费增长,投资和贸易所起的作用较弱;服务业比重提升是因为其产出增速高于制造业;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和技术的拉动;知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源于中间服务需求的提升;由于知识服务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等特性,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在知识服务业的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耗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1992和1999年的不变价投入产出表进行结构分解分析,分析1992—1999年的最终使用与技术进步对我国国内能耗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一步分解为各个经济部门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交所利率期限结构的三因子广义高斯仿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上交所债券价格隐含的利率期限结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需要两个至三个状态变量,利率模型才可能反映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同时在以前的研究里,发现利率期限结构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因此本文选择三因子广义高斯仿射模型描述上交所的利率期限结构。利用卡尔曼滤波法以及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了连续时间的三因子广义高斯仿射模型,模型可以描述上交所利率期限结构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7.
谢锐  王振国  陈湘杰 《管理科学》2021,24(1):89-108
在国内价值链深入发展背景下,探讨一省通过出口获得的真实贸易收益、实现渠道及其变化机制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一省出口国内增加值分解为直接和间接引致两部分,并按省内和省际生产网络对实现渠道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应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来考察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值贸易统计往往低估内陆省份和高估沿海省份的对外贸易收益.内陆省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总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而沿海省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规模较大,且省份差异随时间呈稳定性.内陆省份主要依赖省际生产链渠道,通过向沿海省份提供中间投入品间接实现出口国内增加值,而沿海省份则主要通过省内生产链渠道.一省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是由省内部门投入结构变化和出口规模的增长带来的,而省内部门增加值率的下降则是主要抑制因素.本文对于理解中国省级对外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和出口模式,以及未来如何有效提升省级出口国内增加值具有参考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2000—2009年全国数据研究发现,能源生产率的变化呈现三阶段特征,运用结构红利假说理论及shift-share方法分析结果表明:(1)能源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于内部增长效应,尤其是第三、二产业,而第三产业主要来自于金融和房地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来自于工业;(2)2002—2009年的两个时段存在结构负利是能源要素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所致,且产业层面结构效应的负作用逐渐增强;(3)产业内部能源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助于各产业能源生产率增长;(4)当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合理水平并不再下降,能源要素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时,合理的结构红利就会呈现。  相似文献   

19.
选取北京市40个部门总产出能源强度作为征收能源税的依据,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建立了纳入能源税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Gempack软件进行研究,得出:征收能源税使得北京市GDP有所下降,并且对产业部门的结构有所调整,其中能源强度越高的部门,部门的总产出下降的越多。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能源价格对制造业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能耗过高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价格是市场体制中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引入价格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运用1995年~2005年的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法对制造业24个重要行业的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行业,能源价格的提升并未明显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能源价格的调节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化来降低行业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