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通过英译中国旧诗的几个例子讨论诗"可译"和"不可译"的两面性。笔者将诗的翻译理解为诠释学所称"视阈融合"的过程,认为由于译者与作者在审美成规、文化背景上的疏离,注定了中国旧诗的不可译性。但是,通过翻译这样一个"力求获得共同语言"的过程,对文本的误读和误解恰恰可能意味着过滤某些地方性知识,而提炼出更加普遍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是可译的,误译或许是通向正解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学语言不可译性的重新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语言形式、文化隔阂等语言之间的异质性所导致的文学语言的不可译性,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上升到翻译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对不可译性的讨论并不导致不可译论,它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立翻译再创造的度  相似文献   

3.
析汉语古诗英译中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用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及许渊冲先生对该诗的译文,通过分析译诗如何克服两个不同年代间及两种文化间存在的差异,论述了汉语诗歌特别是汉语古诗的可译性,并从意义延伸和归化两个方面来讨论,进一步提出汉诗可译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 ,使目的语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品中尽可能获得与出发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的感受。诗歌的翻译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能的 ,但是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诗歌形式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文学形象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语言修辞手段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节奏韵律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诗眼”的文学内蕴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从十八世纪《诗经》的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发行以来,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论。文章就古汉诗英译的历史及各种争论从可译还是不可译;直译还是意译;自由体还是格律体;改写还是翻译四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对译诗不应仅局限于字面上的"信",原诗与译诗达到的对等的效果和译诗读者与原诗读者相类似的感受也是要考虑的"信"。  相似文献   

6.
译诗的原则     
我因为喜欢读诗,所以喜欢写诗,也喜欢译诗。读了不少译界前辈的译诗理论,确实受益匪浅。然也终有疑惑。因翻译界前辈各自成一家之说,诗当如何如何译,诗当又如何如何译,众说纷纭。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我想,诗歌翻译有一条大家都可遵循的原则吗?本来,作诗者情之所至,信手写来,如行云流水,无迹可寻。因此,作诗法之类的东西想来是不应有的。但作为诗歌翻译,却是一门科学,应是有迹可寻的。于是我想,译诗原则之类的东西应该是有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的异国移植,备受争议.有人持可译论,有人持不可译论.本研究从灵魂、材料、外壳三个方面分析《清平调词》译文,剖析译诗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借以说明译诗之难能,并将其定义为“简单的碰撞,复杂的妥协”.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讨论了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并对卡特福特关于文化不可译性最终将由语言不可译性来解释的倾向提出了异议。通过定量分析英语谜语汉译后的可猜测程度,提出了区分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的必要性,以及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试图从结构、节奏及韵三个方面着手,将邵洵美的译诗《歌》分别与罗捷梯(Christina Rossetti)的原诗“Song”以及邵洵美的创作《歌》进行对比,围绕西来影响和个人风格的交融展开讨论,旨在从微观层面展示五四译诗的“欧化”具体如何“化”的过程。研究通过描述这一“欧化”对白话文的新诗创作可能提供的另一种参考,避免对五四译诗“全盘欧化”的泛论和定性,并尝试加深对邵洵美译诗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诗歌翻译从理解"言"开始,不可得"志"而忘"言"。译诗之道在于用译入语还原原诗,力求形神兼备。"译诗民族化"能兼顾两端,使二者结合起来。因此,译者如果能正确把握原诗的"言"和"志",再辅以正确的翻译理论,应该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本文所举四首译诗就是把"正确理解诗歌的‘言’和‘志’"与"译诗民族化"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等值转换理论与翻译中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和差异,我们必须承认英译汉和汉译英之间确实存在不可译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语言之间的通性和文化之间的共性。我们有必要知道不可译和可译是共同存在的。我们可以用很多的补偿的方法来使不可译转换成可译(在本文不做过多的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障碍就越来越小,这样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那么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这样语言的障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3.
译《相对论》虽不一定要有爱因斯坦的水平,但总要看得懂相对论,译文学作品最好本身就是翻译家,译诗若本人不会写诗就译不出诗来,而译歌不仅要懂诗律,还要懂音律才能译好歌。  相似文献   

14.
尝试用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来审视中国的翻译家必将有一番新的发现,这点对于个案诗人兼翻译家吴宓的译诗研究同样适用。文章重点追寻吴宓早年译诗方式嬗变的踪迹,说明译者在重写原诗的过程中,因受接受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翻译诗学观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形成迥异的译诗风格,进而讨论他的译诗对早年汉语新诗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文章还着重分析与比较了该词的三种英译,阐述了中诗英译虽为文学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但三种英译却具有再现意境、把握情感、锤炼语言、以诗译诗等特色,成功地译出了原作的风貌。本文还对中诗英译的方法与原则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指出译诗必须突出原作的意象、诗味,做到用地道的译语再现原语和以诗歌形式翻译诗歌。  相似文献   

16.
翻译英文格律诗时如何翻译韵脚,各路译家争论颇多。本文第一部分提出应将英文格律诗译为有韵中诗,并试图从中英文字及诗歌的差异来阐述;第二部分则提出不可完全按原诗韵式迻译,并举拜伦《哀希腊》第一节的各家译文为例证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诗歌越来越多被译介到西方世界,诗词的翻译标准也成为了翻译界争论的主题,诗歌的翻译的标准是"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是以作者为中心地翻译,还是以译者为本体的传达,诗词的可译性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诗的"表现"与"再现"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中隐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消解,进而说明诗歌情境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8.
走民族化的译诗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走民族化的译诗之路王宝童本又提出译诗应走民族化道路,即在内容和风格上要洋化或异域化,在语言和形式上要译入语化。就英汉诗译而论,民族化不但包括英诗汉译,也包括汉诗英译。作者考察中英文代表诗作1394首,制定出一个《汉英诗歌比较草表》,可供民族化诗译者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依据,从译诗语言、译诗形式、译诗词语、附翻译角度,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及英译本为文本素材,个案分析为研究方法,研究了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对辛词英译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形式整齐,内容丰富,韵律严格,修辞手段多样,是文学史上的瑰宝。然而中西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意味着二语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可译性。要将中国古典诗歌译为英文,让译诗读者与原诗读者同样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好处更是困难。文章从诗歌内容、音韵和修辞手段三个方面举例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