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控股股东类型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鹏  秦宛顺 《统计研究》2006,32(7):36-40
一、引言最近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存在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但与此同时,控股股东可能通过其股权优势谋取控制权收益,从而损害了上市公司和其它股东的利益(LaPorta等,1999;Claessens等,2002)。La Porta等(1999,2002)认为控股股东的激励效应来源于其现金流权收益,公司绩效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呈正向关系,这种效应称为正的“激励效应”。另一方面,世界上很多经济体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通过交叉持股、金字塔持股等方式使控制权和现金流权…  相似文献   

2.
集中股权结构观点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在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行为及其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正得到重视,文章时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控股股东主要通过金字塔结构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和正面两种效应,即掏空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并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分析(2SLS)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其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双向关系,研究发现二者既存在双向替代关系,又存在双向制约关系。替代关系表现为上市公司本期派现水平与控股股东本期资金占用程度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制约关系表现为上期派现水平与本期资金占用程度以及上期资金占用程度与本期派现水平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公司股权制衡现象弱化了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但对制约关系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文献比较丰富,但缺乏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鉴此,以沪深市场2007—2008年度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回归模型考察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制链层级对关联交易规模产生显著正影响;制度环境的改善能抑制终极控制人因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引发的侵占动机;终极控制人为自然人时,对公司的侵害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终极所有权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2004~2008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应用OLS方法经验检验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四个特征变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终板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控制的公司,相对于其他非国有企业而言,其权益资本成本较低;(2)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3)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4)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2013—2018年中国72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及企业风险承担与金融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率的提高会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力度。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相对于国有产权与高投资倾向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国有产权与低投资倾向企业创新的抑制力度更大。融资约束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由此引发企业研发投入下降,从而抑制企业创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约束-企业创新"的传导渠道有效。企业风险承担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高会减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这主要归于企业创新风险容忍度提升所带来的预期高回报效应。金融环境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环境提升会加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控制权转移风险,由此加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中国企业创新质量及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当公司的现金储备遵循双边跳跃扩散过程时的最优股利支付问题.考虑股份制公司,公司管理者选择一个股利策略,使股利的贴现值的期望最大.用带漂移的布朗运动和两个复合泊松过程代表公司现金储备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利用随机控制理论,特征化了最优公司价值,并说明最优股利政策是一个障碍策略:当现金储备小于临界值时,不支付股利;当现金储备大于临界值时,将超出临界值的部分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阐述股利政策的股权结构理论,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函数非线性回归两种实证分析方法,考察2001-2003年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存在"U型"关系,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成反比,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政策转移现金的现象,股本规模及股权相对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种控制权强化机制实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是终极控制权配置的重要特征,按照所使用的控制权强化机制计算和分解两权分离度是比较不同控制权强化机制的经济后果的重要依据。按照终极控制权配置的控制层次划分,文章在直接控制层次计算了超权股、投票权协议和单一控制等强化机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在间接控制层次计算了金字塔结构和董事会席位超额控制等强化机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控制权强化机制运用下的终极控制权两权分离度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红  张栋 《统计与决策》2015,(2):179-181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终极产权异质性、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引入控股股东终极产权性质后,国有控股公司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有着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中央部委控制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比地方政府和一般国企控股公司更低。且股权制衡度增加引致所有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下降,股权制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有抑制作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其他大股东持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偏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持股比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才会选择"隧道效应"行为;上市公司利润水平越高,"隧道效应"行为越严重,公司治理越好,"隧道效应"行为越轻;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隧道效应"行为的偏好程度降低;此外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会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8~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国企分红与制度环境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国企分红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说明国有企业的股利股利分配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2)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发展水平能有效提升企业股利发放水平,但是法制水平的提升并不能有效提升国有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额度.(3)在不同的股利政策下,制度环境对企业价值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经典财务理论的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股利政策认为股利的具体支付形式不会影响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因此,股东对现金股利与非现金股利形式并不表现出任何偏好。但是现实世界不仅存在非有效市场,而且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对经济活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人作  相似文献   

17.
浅析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权与公司治理 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所有权,控制权的安排呈现出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的特征,即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变企业的控制权会在债权人,股权人和经理之间发生转移.令x为企业的总收入,w为应该支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对债权人的合同支付(本金加利息).假定x在0到X之间分布(其中X是最大可能的收入),工人的索取权优先于债权人.那么,状态依存所有权说的就是,如果企业处于"x≥w+r"的状态,股东是所有者:如果企业处于"w≤x(w+r"的状态,债权人是所有者.因此当企业偿债能力不足,债权人就自动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迫使企业破产等方式来行使控制权,对企业经营者构成硬约束.也就是说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通常是通过法律规范的破产程序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相比而言,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非集团控股,自然人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国有集团控股.  相似文献   

19.
股权集中是法律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的一种替代机制,但在股权集中的同时,存在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的优势掠夺外部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经验分析,得出股权集中度、法人控股、制衡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最后提出保护我国投资者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1届3中全会开启了公司改革的新时期.文章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融资政策水平的背后公司治理存在着不足.对现有市场制度下的控股股东侵占的统计基础与控股股东的侵占度测量进行了探索.根据制度安排的特点,构建了控股股东侵占的基础,并给出了控股股东侵占的测量模型,最后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