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营造公共空间活力是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菜市场作为城市传统的公共空间,对其活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邯郸市丛台区菜市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开源数据构建菜市场活力指标体系,测度菜市场活力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建成环境指标对菜市场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时间上,工作日与休息日菜市场的使用特征差异较大。2)空间上,所研究区域菜市场活力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活力分布不均。3)此外,心理可达性、消费者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混合度与菜市场活力呈显著正相关;空间围合度则相反,与菜市场活力呈显著负相关。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菜市场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复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消费空间与文化消费观割裂、重建设轻运营、 生产生活消费分离等“新城市病”,以场景理论为分析工具, 系统梳理从设施到场景的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演化趋势,探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活力生成机制。研究认为,从便利设施、邻里结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观和多样化人群等场景要素及互动关系入手,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营造是个系统性工程,关乎到便利设施等物质要素的完善,也关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品牌等软性要素的支撑; 既要通过便利设施、邻里关系、多样化活动的组合来吸引消费人群,更要重视特定文化消费观及生活方式对多样化人群的集聚作用。研究还认为,要从空间投入和产出机制思路出发,推动消费设施与文化消费观联结,丰富空间形态与功能,重视空间经营,提升空间粘性,打造创意社群,积累创意网络资产,通过营造整体性消费场景来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3.
以六安市老淠河风景区为例。运用凯文·林奇提出的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意象五要素的形态分析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调查方法,对滨水开放空间的环境现状以及使用者对环境意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滨水开放空间环境意象营造的五点对策:改变城市总体规划格局中滨水开放空间的形态和用地性质,利用“岸线垂直模式”改善城市空间关系,增加生活性景观道路,注重节点的人性化、公共性设计以及标志物的地域性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域空间整合与优化中的文化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与优化城市水域空间,应注重挖掘城市水域空间的文化内涵,保护城市水域空间的历史遗产,创造城市水域空间的文化景观,从而继承城市中与水环境有关的历史文化要素,保护和创造历史文化环境中水与城市的良好关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品味及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分组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尝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思想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人人关注生活“幸福指数”的时代,城市社区的居住环境、邻里关系是两项重要的检验指标,而城市社区景观空间则承载着实现这个重要指标的任务。以浙江沿海开放城市——宁波为例,结合宁波城市社区景观空间的发展现状,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在居住、邻里交往空间合理营造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社区景观空间设计策略,构建合理的社区景观空间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水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其符号意义附着于呼伦贝尔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基于其水域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将水域文化吸引物视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除此之外,产品结构另需包含服务、旅游设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等诸多要素。为突出地方水域文化特色,应重点设计开发水域观光产品、水域文化主题产品、参与型和体验型等类型的旅游产品,其开发路径朝向水域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域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以及水域文化旅游产品地方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乾隆花园的五进院落各异,分别围绕其主体建筑来组织环境,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意境。以古华轩所在的第一进院落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乾隆帝权与情、礼制与自然的双重矛盾。从古华轩的单体空间与环境空间两方面进行解析,窥见双重矛盾下古华轩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创新环境因素的好坏密切相关。安定的政治局面、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谐的学术氛围、开放的交流空间、完善的科技法律制度、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是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增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实验室开放是适应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文首先界定了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一是时间和空间开放;二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验的实际总结出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并分析了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实验室开放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水井的出现,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表现和重要特征,与水井相关的文化观念也渗透到原始先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诸方面,从而产生了许多与水井遗迹有关的无形的文化现象。以先秦水井为考察对象,初步研究先秦时期我国水井文化现象,以期拓宽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L—fuzzy拓扑空间中引进了六种局部强F紧性,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其局部强F紧性具有闭(开)遗传性质,其余两种具有闭遗传性质。最后。证明了两种局部强F紧性是L不映射的逆不变量。  相似文献   

13.
明代宝应地区水利状况复杂,水涝灾害频繁.不仅威胁到河运、漕运,而且对宝应地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变水害为水利,明代国家和地方重视宝应水利事业建设。一方面,完善水官设置、筹措水利资金;另一方面.修筑堤岸闸坝,开筑斯河,治理宝应越河。明代宝应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对于改善当地区水利状况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如何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许多老师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创设信息沟、提开放式的问题、活化和补充教学内容的三个方面介绍了活化课堂的三个技巧。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北京居住区绿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绿化贴近人们日常生活,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北京市居住区绿地现状的研究,提出北京居住区绿化的指导思想,从居住区绿地形式角度分类论述,指出了北京市居住区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住区会应运而生,其中的绿化设计也应该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但近年来有些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居民既不能很好地体验美丽景色,又不能充分地享受和睦氛围.“绿道”理论作为一种创意的设计思路,为设计者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一些启示.设计者可以把城镇居住区中的绿化空间划分成一组或者几组具有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空间.直观而言,就是突破传统的“块状”景观空间,采用具有“绿道”功能的“线性”景观空间.此外,本文还为这种“绿道式线性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力求其功能性和景观性能够完美结合,营造出更加舒适的新型城镇化居住区.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理论"约哈里之窗"将人际交往中信息沟通的状况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区、隐藏区和未知区.借鉴"约哈里之窗"的结论,可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沟通分成四种不同类型开放区主导型、盲区主导型、隐藏区主导型和未知区主导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沟通的结果,这需要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用新的不等式及新的逼近方法证明了Banach空间中强增生和强伪压缩算子Ishikawa和Mann迭代序列的若干收敛定理.我们的结果统一和推广了近期相应的一些结果,并完整地回答了Chidume提出的两个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对语用学原则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对象。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网络语言,提出网络语言对语用学原则的诸多挑战,认为网络语言的发展会不断充实语言范畴并有助于拓展语言学理论,二者的共同作用必将带来语言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类典型的复杂致密油藏,奥陶系地层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古岩溶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其中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储层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属于超低孔超低渗复杂致密储层。根据岩芯资料分析,一间房组岩芯分析孔隙度低于2% 的占90%,鹰山组岩芯孔隙度低于2% 的占67.3%,平均基质孔隙度约1.69%。露头、岩芯以及镜下薄片观察发现,在此类储层中,基质基本不具有储渗意义,绝大部分油气是储存在成岩后期产生的溶洞和裂缝中。储集空间是以构造变形产生的构造裂缝与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缝为主,其中洞穴是本区储层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具有双重作用,既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又是洞穴和裂缝连通的关键通道。裂缝和溶洞也是这类储层储集空间形态多样、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的根本原因。本文重点对一间房和鹰山组裂缝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裂缝测井响应特征,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建模方法建立裂缝孔隙度、张开度和渗透率的三维分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对渗透率的改造作用特别大,说明裂缝在储层储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