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曼的大学理想是一种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的大学理想,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对自由教育思想做了精彩的阐述,指出自由教育并非"没有实用性"。当我们回头寻踪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时,其教育思想的灵魂仍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思想,其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关注度、接受度和认同度。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可用于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致中和”思想可用于处理师生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关系,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朱琳 《人才瞭望》2016,(20):148-149
思想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地域文化先天的覆盖性、导向性、契合性,贯穿于思想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起着精神支撑作用.依托地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工作,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最持久的力量,“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思想指引。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时代所需。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特定的逻辑进路,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旗帜鲜明,讲好马克思主义道理;强化使命担当,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以史为鉴,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走向未来,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三个角度对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衔接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接着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脱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随后,文章就脱节原因进行了分析:应试教育制约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上不重视衔接;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在教育实践中缺乏衔接的途径。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衔接的三个对策,分别从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四个方面加强衔接。  相似文献   

6.
大学曾被誉为"高深知识的学府",是超然物外的"象牙塔",这也就是代表了大学应该是传授高深知识,探究知识,追求学术自由的神圣殿堂,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教育与社会尤其是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导致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高校校园抬头,因此我们高校的领导和管理者们应加以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抵制来自社会的负面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塑造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本市的乡土文化资源,尤其是充分弘扬“雷锋车”精神,把其作为本市高校思政课堂教育中优良传统和思想精神的重要来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大学生对国情与市情的了解,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生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自国家出台“三支一扶”政策以来,大学生下乡创业问题备受关注,怎样将红色文化及中国发展历程中的民族精神内蕴镌刻时代发展记忆,以音乐美育机制增强红色文化传播,帮助农村中小学师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积极利用农村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乡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都有待于音乐类毕业生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思想建设”的教育部署深入了解。借鉴红色音乐文化研究已有的学术成果,并结合乡村教育实际问题落实红色音乐文化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对丰富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升农村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内外部分高校合作,将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引入到国内高校教学实践中来的有益尝试.本文依托学校开办的“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的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我校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初步探讨了将“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教学指导思想引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是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场景。系统梳理“红船精神”生成的理论、实践和文化等维度,概括提炼“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核心要义,从而探析“红船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同根同源、新时代青年教育一脉相承、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相融相通的内在关系,探索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拓展互联网全平台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在网络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内容更加开放、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持做到“敢于亮剑”、力争实现“虚实结合”、真正形成“从独白走向对话”,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通识类课程之一,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出发,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凸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延续我国看重德育的教育传统,并体现大学英语的综合育人价值,大学英语课程老师要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深入探索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同时通过教学拓展与学生平时生活建立联系,基于情感培养丰富学生国际视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3.
5月26日.“清华-伯克利周”在清华大学正式拉开帷幕。两校在一周的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这是清华大学首次与美国高校举办大学周活动。伯克利是加州大学分校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所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学术声望,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自1939年以来,该校共有20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5月27日,前来参加“清华-伯克利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柏嗣乐(George Breslauer)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办学理念、本科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师资引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高校纷纷进入全面网络管理及教学的转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时面临着深刻的“大考”。在新形势下,我们看到构建新时代高校网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网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有着清晰的演变规律,经历了“借用-整合-融合”发展阶段。融合阶段下LAMS体系,是依据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提出的新时代高校网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型。它包括个性化学习、数字化交往、智能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四位一体,具备了导向功能、纠偏功能、评价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本着实证研究的精神,从“高校师生关系”、“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密切联系群众路线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在密切联系学生与教师工作中存在的现状和不足,并运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能够切实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人文化建设的策略,从而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能够很好地寻找到合适的师生关系定位,同时,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相关精神,将其融入到高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起到为学校、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尽一份绵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有和谐法治的约束下,社会才能朝着一个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下的和谐法治社会中强调的是思想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添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制思想的传输,思想政治课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堂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塑造指引方向的一个过程,同时也起到了培养大学生优秀品格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和谐法治视野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引导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是一种教育公平精神.当前,教育不公平是我国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笔者对其思想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们教育的实际,虽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了多年的数学课,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很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数学最后留给我们的不是哪一个知识点,而是终身受用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也就是数学文化的内容。我们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加入数学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思政课”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对多元文化带来的诸多“变化”保持客观态度,始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于人、于社会、于时代的意义责任“不变”。“大思政课”创新实践就是要整体上把握育人的“事”“时”“势”,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路径,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整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包含着的精神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团结合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时期,所以当代大学生身处中西价值观交互存在且相互冲突的环境中。西方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深深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致使他们自我意识浓厚,社会责任感缺乏,思想道德境界不高。依据这一实际,运用“整体”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