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同期声、解说词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多样化表现艺术。画面、同期声、解说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自身的表现规律;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还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造型正确、构图完美的新闻画面可以激发起观众的视觉美,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强化传播效果。而好的解说词可以使画面形象更加完善;可以表达画面本身难以表达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节目内容的重要作用。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同样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电视技术也逐渐成为为传递新闻内容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是电视问世以后才产生的电视文化。与其他平面传媒相比较,电视新闻报道既有新闻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鲜明的个性。本文从电视新闻高的收视率、电视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声画同步性、观众的投入性、解说词的生动性与通俗性等方面来说明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中的声音元素,大致分为解说词、音乐和同期声三种。电视新闻节目通过这些声音元素,使画面活起来,构成听觉形象,使受众在观看电视屏幕、接受新闻信息时,视听并用,综合感受,增加了电视语言的信息量。文章从写实与写意两种声音蒙太奇的表达方式出发,对新闻电视节目声音的艺术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实践中,一些已经发生而没有现场画面的新闻仍有一定的报道价值,因此用恰当的方法还原这些新闻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人不得不面临的任务之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恰当地运用有声语言、画面切换、字幕,并整合其他媒体的资源,理顺电视新闻画面的逻辑关系,最大限度地再现新闻事件"过去时"的情形,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运用得不恰当,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发挥出同期声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同期声与观众接受信息,与主播声,与同期声,与新闻时,与画面、音乐、图文符号诸元素五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声画合一,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话语的本质特征之一。本研究以中英文电视新闻报道为语料,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电视新闻中的图文符号意义及其指称关系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图文之间往往通过图文共指,形成意义连贯、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语篇。新闻中的有声文字通过指示语、时态、人称等手段指称电视画面中的图像,起到锚定、接力图像信息的作用。同时,图像信息通过方向指示、画面特写、蒙太奇等表现手法来指称有声文字,起到示例、延伸或凸显文字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语言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以图像和伴音为传播手段的载体。具有声画兼备、图文并茂,观众面广、深入家庭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电视新闻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的手段,也基本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适应性和极其广泛的群众性,更能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电视新闻可以快速、形象地把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传递到亿万观众、听众之中,从而满足人们对新闻先知为快、先睹为快的愿望。电视新闻不但是新闻事件本身的纪实,而且能够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社会事物,同时把新闻事件在现场发生的实况纪录下来,甚至现场的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活动和情绪等  相似文献   

8.
电视与电影一样是一种视觉艺术,以活生生的形象见长,不仅电视文艺要遵循形象思维规律,而且电视新闻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介优势。用形象的事实来传播信息、表达思想。要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必须借助个性化和典型化手法(排除虚构和想象)。1、运用新闻故事引人入胜。新闻故事可长可短,有情节、细节,包容性强,信息量大,耐人寻味。尤其是在主题性报道或深度报道中,它在。用事实说话”方面可以大显身手。电视新闻能将故事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介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说,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报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就是立意美。立意,就是立思想,立见解。电视新闻是靠新闻事实,靠形象的画面来反映思想,反映见解的。这种思想和见解,就是电视新闻的灵魂。何谓立意美呢?清代文人李渔说过,“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他的意思很明确,有新就有美。文章是这样,电视新闻是形象化的文章,尤应如此。电视新闻立意的美,不光从内容上强调有深意、新意、精意,也还要从形式上突出他的画面美、意境美和镜头组接美,否则固定的格式,千篇一律的解说,概念化图解式的画面,只会削弱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削弱他的审美教育作用,严重的甚至会使电视观众反感。  相似文献   

10.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 ,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它是新闻评论进入电视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也使新闻评论类节目成为大众文本。电视画面是新闻评论节目信度和效度的第一支撑力。电视画面以具体诠释抽象 ;以视听信息演现文字概念 ;以细节场面实证结论的观点……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与展现 ,使得新闻评论体裁这个昔日的“阳春白雪” ,开始属于平民百姓。可见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媒介技术和电视文化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在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已由"今日的消息今日报道"转向了"现在的消息现在播报"。从目前的主要新闻媒体和各大电视台最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电视直播节目越来越多,不管是娱乐节目还是访谈节目、晚会,都说明了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也只有实现了直播也才能更加符合观众对信息的需求。本文针对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的趋势,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从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7 年的时间。在这57 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电视 新闻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画面;从只能节目录播到全程直播;从只有几个单独的电视台到现 在的电视新闻传输的全覆盖。尤其是90 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吸收借鉴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的诸多内容,都对电 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维索尔伦根据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提出了顺应论,根据这一语用综观论,对CCTV和BBC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在语言选择层面和语境选择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顺应观众心理世界和交际渠道上存在顺应程度的不同,从而引起观看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新闻的观看效果,对新闻制作人和新闻作家提出了在语言和语境选择层面的建议:顺应观众对安全感的需求、顺应观众信息处理机制的要求、顺应电视播报渠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所在。能否建立和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是增强电视新闻传播能力和提高收视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第一 ,真实的画面是增强电视新闻现场感的第一要素 ;第二 ,真实的声音为无声的画面注入了生命与活力 ;第三 ,现场报道是建立电视新闻现场感最有效的手段。这三点就如同一个平面的三个支点 ,支撑起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15.
信度与效度是衡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标准。电视新闻评论表现形态上通俗易懂的吸引力、平等交流的亲和力、“两面提示”说理的征服力以及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舆论的爆发力,有力地推进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效度的实现;但同时,电视画面的多义性、歧义性和浅表性也成为电视新闻评论效度实现的某种障碍。  相似文献   

16.
追求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报道,扩充单位时间内新闻的信息含量,满足观众的现场同步感和参与感,是信息时代受众的需求,也是现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历年荣获中国电视新闻消息类一等奖作品的分析,从现场短新闻的内涵、现场画面的视觉冲击、主题的提炼、新闻标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感受电视现场短新闻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是电影和电视片中的重要片种,除了纪录片的画面外,纪录片的解说词在影视传播中也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文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了纪录片解说词的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解说词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声画合一”是电视传播的最主要特征。时间、空间和对象同步是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原则。被摄录主体的不自在性、配合性、表演性、急转式、对抗性等镜头反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事实的进程、改变事实的本来面貌。摄像记者必须对摄录对象可能出现的种种镜头反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可采取选择抓拍、隐蔽拍摄、率直拍摄等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对策,以尽可能减少新闻要素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度的提高,新闻媒体成为老百姓获取经济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特别是电视经济新闻,因为有画面和解说词的结合,更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受到了老百姓的青睐。实践证明,要把经济新闻报道做得生动、有特色,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必须从观众的需求出发,大胆创新,改进报道方式,让新闻尽量少一些"经济味",多一些"人情味",使观众始终保持浓厚的收看兴趣。  相似文献   

20.
电视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与画面互为依存的文体,它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精确的语言表达其内容。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解说词通过对图象的描绘烘托,引导观众寻求美的真谛,感应心灵的共鸣,领略深邃的意境。意境的创造必须针对对象的本质特征,依靠新颖,富有诗意、哲理的解说词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