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经济结构演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产业集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县域经济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途径、运行机制、政府定位和应注意防止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组织选择:企业集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企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和县域内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简要的探讨与分析,然后从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区域品牌的形成和辐射、区域经济的外部性以及小城镇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企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最后强调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中的准确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峥 《理论界》2011,(5):31-32,60
本文试图以一个地区为例,为达到"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的目标,阐述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重点阐述如下观点:以农业区域布局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发展集约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增加产业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实际出发,提出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强调改革、政策、投入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领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走向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经济(包括企业集群经济)内涵、特点的学习、认识,结合茂名的实际,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茂名必须抓好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重化工业衍生产业集群、产业转移集群三大集群经济的要求,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充分利用茂名特色资源优势,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选择、承接好珠三角产业转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以三大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以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为支撑,从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的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县城经济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集群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集群模式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可取选择,并找出影响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集群模式的障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论区域经济集群——经济全球化之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之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在全球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出现并得到了程度不一的发展,但是,产业集群理论无法全面解释和指导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区域经济集群的概念,并对其范畴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使产业集群理论在外延和内涵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成为能够比较全面解释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外部经济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和学习创新效应。考察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要注意:统一规划,加强管理;重视城镇的“要素聚集功能”;提高小城镇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增加小城镇产业发展种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提高集群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集群小城镇的环境保护等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发展到了较高阶段.产业集群是取得这一进展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但由于产业集群的一些内部矛盾.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网络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和沉没性风险.而重视集群信用建设、促进群内企业地方性扎根和力促其产业升级,则是我们积极应对此问题的三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专业镇是我国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县域中最具活力的经济新增长点。本文结合茂名市的实际分析了特色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专业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坤奇 《理论界》2011,(2):49-50
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辽宁通过加大对县域产业园区投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区域特点打造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大力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体制束缚严重、园区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升级缓慢、园区配套不完善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引领,创新管理体制,拓宽县域发展空间,完整产业链条,促进辽宁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县域经济的成长过程中,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一些县域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集团模式、技术创新模式、产业分工模式、区位带动模式和生态园区模式等是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模式。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既要依托县域资源优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和吸引相关企业集中布局,也要采用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科技带动和市场带动等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依托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软件园等发展起来。现在各地都形成了数量不等、规模不同、水平不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本文重新梳理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待能对各地产业集群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县域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明显。这种特殊市情,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重庆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实表明,重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平衡,不利于统筹城乡建设。因此,充分发挥重庆市高等学校在人才、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通高校优势资源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通道,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壮大,推动重庆统筹城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工业化是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小城镇为基地。实现农村生产要素向优位小城镇聚集,才能发挥小城镇的聚集和扩散效应,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安徽、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崛起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安徽是农业大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研究,进而对安徽县域进行梯度划分,研究安徽县域经济差异状况及成因,剖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川 《天府新论》2006,(Z1):153-154
县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特色经营战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大竹县的特色经济就是发展苎麻产业.当前,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时机均已成熟,呈现出朝阳产业的特性,但发展现状仍表现出"四个反差".因此,有必要明确发展目标,采取一系列对策,将大竹建成"中国苎麻产业集群地".  相似文献   

18.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缓解金融排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并能够通过增强县域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潜力促进劳动力的净流入,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采用2014—2020年1 754个县域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以人均GDP、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劳动力净流入率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劳动力流动,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数字普惠金融3个维度的发展均具有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效应,其中覆盖广度拓展、使用深度加深、数字化程度提高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增;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县域和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普惠性和亲贫性,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动的路径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尤其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统筹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和劳动力流动引导政策,通过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上看,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各经济板块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加之强锏性的行政命令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省要形成多元互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注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注重发展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及不断强化区域间的产业协作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才能依托优势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才能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邯郸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邯郸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在产业组织、主导产品选择、龙头企业培育、服务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阻碍邯郸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提升邯郸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从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区域协作,转换产业发展模式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