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螺丝钉     
林静 《家庭科技》2006,(4):48-48
人类在婴儿时期,真诚的笑容已能够自然地在大脑的控制下发出。而虚假的笑容则是由大脑前庭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后天发育出来的。10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皮笑肉不笑”了,当他们看到陌生人走近时,会露出假笑;只有母亲靠近时才会真心微笑。专家说:“大脑前庭皮质是负责认知能力的,这一区域是最后才发育出来的,而且会一直小停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婴儿辅食是根据婴儿发育的不同阶段必须加用的食品,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菜汤:选用大白菜心或小白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切细,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钟,上火煮沸,不加糖或加少许糖即可饮用,以补充维生素C。 稀米汤:最好用小米约5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浸泡10~15分钟,加水250毫升,上火煮沸3~5分钟,倒出米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无数教坛高手,无一不是在“宽”“严”二字上下功夫。所谓“严”是指教师对自己严;所谓“宽”是指对学生宽容,教师与学生接触面宽。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才登上这三尺宽的讲台,要把这十多年的全部所学通过每一节课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我们应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呢?笔者认为这四十五分钟一定要“严”。“严”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纪律要严,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决不放纵一个学生上课开小差、讲话,做不应该做的事,要抓好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这一重要环节。因为上课一旦有一个学生坐姿不端正,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老师如不及时制止,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或者耳濡目染形成大气候,好学者也会随之产生抱  相似文献   

4.
戴震论性、论才、论命,都是针对人性的不同侧面来说的,实质都是来源于他得“气化”思想。气化生人生物,据其“限于所分而言”谓之命;据其“为人物之本始”而言谓之性;据其“体质”而言谓之才。命、性、才三者本为“一事三说”:命说的是人的自然规定和限制;性说的是人的本性、本质;才说的是表现出来的形体气质。他们分而言之为性,为才,为命,合而言之就是性,戴震以此建构出他的人性学说。  相似文献   

5.
上学的时候学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到了给自家房子做装修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装修这件事情上,“经济基础”就是你的装修预算,大部分时候,你的预算都会超支,原因很简单,你会想好不容易装修一回,为什么不一次到位?而“上层建筑”就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所谓“装修风格”、“装修理念”。  相似文献   

6.
炎热的夏天,周岁内的宝宝在通风不够的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或伤风感冒。因为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健全,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汗孔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天气热婴儿出汗多,如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会降低婴儿食欲和消化功能,甚至因消化不良而出现呕吐和腹泻。大热天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如果喂养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增添辅  相似文献   

7.
《快乐青春》2007,(10):36-37
下面古聋同学交的作文<天涯·龟兔·跑> 那一天农历上写着:初四日,惊蛰,宜赛跑,不宜撇条. 在跑场外,乌龟笑得很开心.一只动物除非有吃不完的食物才有这种笑容.但乌龟不是,他笑是因为他做了一件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同时也是天下没有多少动物能够相信他能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8.
要让爸妈享受生活 那个周末,我如往常一样去父母家接女儿. 一进门,女儿就告诉我:“妈妈,外婆受伤了.”原来下午母亲去接妞妞放学回家坐公交车时,因为车子拥挤,她被公交车门夹了一下.我慌了,赶紧问:“有没有夹伤?你怎么不上医院去看看呢?”母亲说:“真的没啥.幸好我人瘦,要是个胖子呀,早被夹掉二两肉了.”我知道母亲在宽慰我,但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我在母亲身上检查了好几遍,确定她身上没有青肿、淤血后才稍微安心.  相似文献   

9.
距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游方僧人结束他的游历后回到寺中,在叙 说了游方的见闻之后问他的师傅:“在游历的过程中,弟子有一件事 一直不明。弟子遇到地位低下的人中,许多都瞧不起地位高的人,嘲 笑他们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那些地位高的人也瞧不起地位低 下的人,嘲笑他们愚昧无知,没有本事。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和尚笑 了笑,说:“今天天色已晚,你先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吧。”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做。”这就是说,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为的现实,一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构成的。那么体现在晴雯身上,她的性格特征也是由多极要素构成的,而且正由于是多极构成,她的形象才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斤一笑”,历来学者都用此来论  相似文献   

11.
“距市中心仅8分钟车程” 一般情况下,离市区越远,地价往往越便宜,所以 开发商喜欢把房子盖在远离市区的“荒郊野外”。但他 们售楼时却从不说离市中心多少公里,而是一律用“车 程”代替。比如,距离为20公里,他们会说:本案距市中 心仅8分钟车程!这有个前提,得用时速160公里以上的 进口轿车,另外还得警车开道,一路绿灯。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形是随字义而来的,特别是早期的汉字更是如此。汉字的形离开了字义就失去了指向,其字形也就失去了理据。“笑”字的构形何以体现字义?“尼”字的构形指称何义?知者甚少,历来说解各异,本文略述拙见如下。壹、 释“笑”“笑”字的本义目前一些字词典解释不一,我们认为,因内心喜悦而开颜的一种外部表情状态,这种释义较为恰当。“笑”的构形何以体现这种字义,历来说法不同。《说文》:“此字本阙,臣铉等案孙忄面 《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又案李…  相似文献   

13.
论创作心态的构成与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创作是创作者灵魂里的创造行为。因此对创作的研究,必然要深入地去探究作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歌儿正在蕴藏成熟”,这是一位诗人对自己创作心态的出色描写。《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换种说法,“心里所充满的,笔下就写出来”,这当然是件愉快的事。但创作心态本身,不是自然形成、无意生成的,而是经长期的准备、自觉的努力和培养才孕育成熟的。但是,研究创作心态,就要抛开作家为从事创作而事先进行的学习、积累、孕育、构思等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论,只集中讨论作家在进入实际的创作活动后…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决定了它在人生成长中的奠基和引路作用。 婴儿呱呱堕地,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说,孩子1—6岁时期正是成长的最佳期,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较快,7岁基本接近成人水平,是教育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在构思时往往雄心勃勃,激情澎湃,而临下笔时却“思乙乙如抽丝”,先是涂涂划划,随即又换纸重写,最后揉成一团扔进纸篓里,索性搁笔;即使有时勉强成文,也觉得笔下写出来的和心里想说出来的不完全一致,走样了,变味了。这就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那样:“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相似文献   

16.
细心的主妇会发现,近来在一些超市的货架上,多了一种“铁强化”的酱油。这是一种新型的酱油,可以改善国人的铁营养缺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须元素,缺铁时血红蛋白缺乏活力,不能将氧气充分送至大脑和全身,长期缺铁会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那天,爸爸拎出家里的录音机——那个在上世纪80年代算是高档电器,而今放在家里无人睬的古董。爸爸说:“放点磁带给你们听。”我以为会听到那些一二十年前的流行歌曲,可是当磁带放出来的时候,我马上意识到那里面录的是什么,然后我和爸爸都笑了,很大声地笑了。表面上我笑得很开心,很轻松,可是那一刻心里感动得要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装作若无其事地侧身对着爸爸,忍着不让泪滴下。 当我听到录音机里一位父亲哄着一个稚气的孩子唱歌时,我无法不被感动。我不知道那时我多大,吐词都不清,根本就不成调,反正唱了好多首,我惟一听出来一首比较成调的歌是《丢手绢》。我还听到自己说“不唱这个,《卖报歌》不好听的”。原来我小时候觉得《卖报歌》不好听,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喝完歌以后,爸爸还教我念唐诗,爸爸念一句,我跟一句。妈妈说那是在我小时候她在厨房做饭,爸爸带着我时录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10分钟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就赢……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中学教师,一向温文尔雅,是出了名的好老师、好丈夫、好父亲.可是,他在61岁那年,竟然得了老年痴呆症.从此,我们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开始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父亲患病那年,我刚参加工作,平时住在单位,周末才回家.父亲一见我,总是惊喜地说:"小雨,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可过不了一会儿,他从里屋出来,再见到我,仍然会惊喜地重复刚才说过的话.我和母亲都说他"老糊涂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会使人们的道德愈来愈加堕落,是中外思想史上有影响的观点。老庄学派就是这种思想的最早代表,老聃认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只有那无知无识的“婴儿”才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人们应该“归根”,“复静”,“复于婴儿”。为了使人们返回到“婴儿”“赤子”的道德品质,他主张整个人类社会都应该倒退到不要文化、不要知识,不要智慧的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这在实际中是根本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