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里,马克思把他分析问题的重心伸向对物质生产领域内各项经济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的考察上。这种考察无论对于当时或是现在,都是我们认识社会经济运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但是,仅仅把我  相似文献   

2.
论剩余价值一般陈文玲剩余价值作为增殖的资本进入流通,使流通不断地发展和扩张,剩余价值是流通中比较敏感的问题。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穷其毕生精力所创立的理论,“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①因为马克思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家剥...  相似文献   

3.
赵汇 《学术交流》2012,(9):78-82
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也是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理论观点揭示了资本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劳动向资本的转化。劳动向资本转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运动,其重要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生产、再生产。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那篇短文中,提出了“速度型”再生产模式和“结构型”再生产模式的问题,但未展开论述。本文是对“结构型”再生产模式的初步探讨。再生产结构的三次大变化所谓“结构型”再生产模式,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技术条件、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质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再生产类型。它是相对于“速度型”再生产模式而言的。后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只发生速度、产量、产值等数量的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史表明,社会再生产运动迄今已发生三次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一次: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经济结构”过渡到古代的“农牧手工业结构”。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5.
流通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的科学。它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生产为媒介的流通过程,即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的实现过程。包括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具体地说,它要研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换;商品从生产转到消费(即再生产)过程的运动形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及其实现条件;流通过程的劳动消耗及其效果和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资本、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资本、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文中,作者把资本的运动态状最具有共性的特征及一般规定性揭示出来,表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特别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价值。作者认为,资本是最能凸显流通一般的要素禀赋,它既是流通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流通加速发展的内冲力。因为资本是流通中流动性最大的异质商品,它既是商品,又是投入;既是流通的客体,又是流通的规模、流向、流速变动的内在经济原因,是一种通过内在冲动,寻找自行增殖的价值流动的更高级的、柔性的生产要素。循环与周转是资本运动周而复始无限化的表达,是马克思构想的资本一般的精华,资本运动的绝对性已构成经济学各流派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最近,结合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重读了《资本论》第二卷,深感学习马克思关于资本流通理论的重要。马克思在这里所研究的虽然是资本的流通,但他是在分析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的过程中,揭示“资本”这种特殊形式的流通规律的。只要撇开资本主义的形式,把“资本”这个范畴换成社会主义“资金”,那么马克思关于流通过程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也是适用的。然而,我们对这个问题研究甚少,在实践中违反资金流通规律的蠢事屡见不鲜,以致资金循环中断,资金周转缓慢,经济效果不佳。要克服这些弊端,就要正确认识流通过程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并对资金循环的各个阶段、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找出社会主义资金流通的规律性来。本文拟就其中几个问题谈淡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朱殊洋 《探求》2005,(4):22-24
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出发,导出了两部门循环经济模型。通过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各部门之间的循环经济过程是个正反馈,因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克服了资源的硬约束,从而具有可持续性;最优循环经济的特点是,各部门产品转化为资本的增长率要小于废料转化为资本的增长率;等等。本文一方面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延拓,另一方面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殊洋 《探求》2004,(5):45-47
现有的理论认为,马克思只有扩大再生产理论和缩小再生产理论。而本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马克思的一般再生产理论可以转化为周期再生产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的重要性是人所公认的。然而,《资本论》中的这一部分也是引起争论最多的篇章。我想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些探讨性的意见,即:(一)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二)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三)人口问题。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学说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正如马克思说的:“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当然不是赚一回钱就洗手不干,他们必须不断地把资本投入再生产运动中去。“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的价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研究领域中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福利国家危机之后得到重视,它是分析福利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高夫利用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等概念,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内在的资本与劳工阶级的矛盾推动了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开支减缓了资本的累积,但是也维护了资本的再生产;社会工资是社会开支回流到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形式;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矛盾促使福利国家重组和寻找替代性策略。本文评价了高夫理论的贡献与不足,讨论了他的理论对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它的内在界限。为了克服这个界限,早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运动开启了对“外界”的内在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又以构建“消费社会”来实现对“主体”的内在化,进而把整个经济过程都纳入资本内部。20世纪晚期以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资本的内在化运动达到极致,资本主义进入“控制社会”阶段。在控制社会中,大数据技术不仅掌控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并且以精神政治调节主体对资本的依从性,由此造成更严峻的生存异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吸纳既再生产了自身关系,也孕育了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流通力概论     
流通力:生产资源配置和商品实现的基础伴随着生产过程的结束,产成品需要经过流通领域进入消费过程,但产品自身并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是需要流通力的连续作用,来最后完成生产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实现。简单地说,流通力是生产资源合理配置和商品有效实现的基础。(一)流通力是社会生产力在流通过程的延伸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力要按一定的比例分布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从再生产角度看,则要按一定的比例配置于生产、流通和生产性消费等领域,从而与商品经济融合形成有机的社会生产运行系统。社会生产力在流通领域的配置,构成了流通力,或者说流通力是生产力在流通领域的延伸。随着生产领域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产品的产出速度、结构形态和内在质量经常发生变化,要求流通力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研究到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人口问题的关系,就必须首先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指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速度和人口再生产的增长速度之间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的平衡和发展速度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两种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都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再生产也同样有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再生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关系,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形成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而且包含有对一切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基本原理。但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一个世纪前问世的,列宁的《论所谓市场问题》也是八十多年前写的。从那以后,我们经历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年月,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影响着社会再生产的进程。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探索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再生产的规律性,无论是对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组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迫切要求在研究这一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以完整的观点对待这一遗产.对作为《资本论》有机组成部分的《资本论》第2卷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经济学遗产中的地位,并了解它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列宁指出:"马克思所作出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新贡献,就是他在《资本论》第2卷中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分析."1857—1858年手稿《资本论》第1卷的来源是1857一1858年的手稿,这是《资本论》的初稿.其中已经包括了属于未来第2卷的相当广泛的材料.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对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钟涨宝  黄甲寅  万江红 《社会》2001,(10):29-31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在资本概念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理论概念。以下我们从资本概念拓展的演变脉络来考察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资本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其内涵逐步由窄变宽。马克思从阶级分析出发最先对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他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反映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社会关系 ;同时从动态的角度 ,进一步分析了资本的运动过程及其价值增殖过程。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规律。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以及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缩小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系统进行过缩小再生产类型同其他再生产类型的对比分析,但马克思已经对缩小再生产的含义和范畴作了科学的界定和说明。在当今世界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各国政府和生产部门迫于各种压力,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都作了缩小再生产的无奈选择。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缩小再生产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晶 《社科纵横》2008,23(2):59-60
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科学的资本理论.本文旨在归纳总结马克思资本理论的过程中,阐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精辟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