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土壤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加以创新。科学发展观引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不断化解风险,从容应对挑战,它所恪守的科学哲学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在学习与贯彻中要反复解读与领会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钥匙方国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人,越来越显示出这一理论所具有...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邓小平积极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一系列论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思想指导。因此,深入研究、准确掌握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系统观点,将是我们党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一什么是解放思想,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怎样才能解放思想,是《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反复阐述的问题,这些论述从认识论和政治意义两个层面上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充分反映和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规避市场经济的弊端,使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为了化解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弊端和各种矛盾,使其与社会主义目标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两者的同频共振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所规定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牛晔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一次明确地确认了这...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方法与内涵严仕俊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准确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分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过程、认识方法和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断提高执行党的基...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高世亮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根据列宁的社会主义检察理论,吸收前苏联检察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并建立起来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具有自身明显的特色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正> 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反复论析,步步深入逐步形成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框架,这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问题上的创见.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的主题是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一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第二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支柱,第三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三个层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我们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根本方向。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必须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完善,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法才能够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就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思想解放也将是我国取得发展新突破的重要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一个基本要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意愿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关注民生富裕百姓之路。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和“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三个时期(十八大以来)。这是一个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历史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将是制度建设史上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研究和系统性解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图谱",系统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当代中国发展为主旨,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党的建设为关键,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和前提,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丰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围绕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和 谐不断凝结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建国后两个建设时期,价值核心主题在第一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建 立一个稳定的新中国,在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