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先后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确立了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13,(8):28-30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通过强化社区涉老性配置标准,鼓励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支持社区为7%虽住在家里但需要社会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日托、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参与,为3%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服务,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出发,"十二五"上海确立了至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人数43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0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3,(8):41-43
措施有力成绩斐然一是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2011年底,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建立了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9732"的养老总体布局,即到2015年末,全省97%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不少于2%的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补贴。二是规划引导、政策驱动、专项检查、考核激励的推进机制基本形成。早在2006年,浙江省就率先全国出台了《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将老年人福利服务作为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重点,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11年,省政府以及省发改委、省民政厅陆续印发了老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九江市浔阳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软件完善与硬件建设并重,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并进,社会关怀与社区服务并行,通过打造"机构养老、专业服务、社区照料、邻里互助、协会维权""五位一体"的养老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新路子,2005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区.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速,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以及空巢化的背景下,分析兰州市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的现状:家庭供给能力弱化不能满足老年人家庭养老的需求;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养老供给主体单一,筹资渠道缺乏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农村养老资源不足。剖析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存在问题的原因:不能精准识别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能力不足;现有的农村养老供给体系创新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路径:精准识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对养老消费的经济投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创新;大力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整合农村养老资源,建设智慧化养老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9):71-76
失独老人普遍面临亲子关系缺失、家庭养老功能失效、社会支持体系脆弱等问题,成为老年人中养老风险最大、政策敏感度最强、养老成本最高的群体。面对传统家庭养老已对失独老人失去作用的现实,应以"社区照顾"为基本理念,构建"关怀的社区",为失独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心理慰藉、医疗康复、社会适应等全方位的服务,破解失独老人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家庭结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变化导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衰减,社会照料服务在老年人权益保障中的地位和功能日益凸现。尤其是面对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人口形势,迫切需要推进单一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方式转变。借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现有地方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修改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建构完善的老年人社会照料制度,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完善和发展老年人社会照料制度,需要通过立法固化"居家照料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辅助"的社会照料模式,系统地构建老年人社会照料服务体系;需要加强社会照料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社会照料服务职业化建设;尤其需要突出社会照料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包括促进和监管职责;并且需要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社会照料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之一: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为引领,确保科学发展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是国家关于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第一个专项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纲领性要求,做出了顶层设计.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一定要以国家规划为引领,始终把握正确发展方向,科学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首先,坚持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着力解决老年人有钱养老和有服务养老的问题.资金保障方面,目前主要抓好高龄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推进工作;服务保障方面,要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12,(4):14-14
河北省从最弱势、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下大力抓突破、抓创新、建体系、广覆盖,多模式构建"9073"的养老格局:即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90%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养老;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推进"多院合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是河北省对公办示范性养老服务模式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10.
注重行政推动,落实工作职责。围绕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工作格局,坚持"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原则,按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整合老年资源自我服务的要求,将行政推动贯穿于规划、启动、实施、督查诸环节。要从相对固定的群体入手,定期定额为老年人购买服务,以带动其他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要按照"无偿—低偿—有偿"渐进的服务方式,推行"订单式"服务。地方政府要将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布置落实,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9,(10):94-97
社区居家养老是中国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能有效破解我国"医养分离"的养老困境。目前国内外多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取得良好成效,但缺乏规律分析,没有形成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普适意义的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期对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12,(6):69
集养老、医疗、娱乐、学习、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养老社区——郑州爱馨阳光城,拥有18亩大型孝文化广场,17000m2医养结合综合护理楼,四栋居家养老公寓楼,银龄创意博物馆,银龄课堂,银龄剧场,爱馨医院,养生会所等配套设施。在倡导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融人社会的同时鼓励老年人自立自强、快乐生活,阳光城将全力打造居家、社区、机构、互动"四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又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4,(6):60-61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广大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生活在社区,加快发展社区老年福利事业,尽早建没一大批立足社区、面向老人,小型分散、方便实用、星罗棋布、形成网络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关系亿万老年人切身利益、关系三个文明建设、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促进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民政部决定,从2001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  相似文献   

14.
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使山东省汶上县各类养老机构发展到38处,其中政府主办的养老服务机构15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2处,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处,村级老年人互助养老院17处,1000余名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互助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1处,全县养老床位达3100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5张,基本满足了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丽宏 《学术交流》2007,(10):123-125
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解决现阶段居家养老老人照料问题,必须走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相结合之路,即老年人个人自助、家庭支助、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具体来说,必须发挥老年人自身作用,积极自养;继续鼓励和支持家庭照料;进一步加快发展老年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在我国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中,国家居主导地位,它提出社会整体性老年照料体系的构想,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确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发展规划,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预算、综合协调和有关监管工作。社区为体系发挥功能的基本载体,要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家庭为体系的基石,它在养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应该予以保持和加强。老年人个人是照料体系的主角,要大力提倡自信、自强、自助、互助,充分发挥老年人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社区照顾,兴起于二战之后西方的"反院舍化"运动,主张老年人回归社区受到照顾。作为国家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输出途径,老年社区照顾由"官办民助"、政府主导,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老年人不脱离社会。我国借鉴西方的老年人社区照顾,大力发展老年社区服务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巨大需求。但现行的"官助民办"政策并不符合我国国情,极大地抑制了老年社区服务的发展,应该尽快确立"官办民助"的指导思想,遵循"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完善的老年社区照顾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湖北省孝昌县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村级主导、自助互助"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2013年共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2个,实现了农村养老服务覆盖30%的目标。系统化谋划。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做到了"三纳入"和"三到位","三纳入"即工作目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工作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三到位"即县、乡、村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早在199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4年末,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58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7%.据预测,到2010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会达到704万人,占总人口的15.8%;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达到815万人,占总人口的17.6%.其中城市老年人达到314.8万人,农村老年人268.2万人.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养老、安老为重点,以构建"三个体系、一个网络"为内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断深化,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即构建适应养老市场需求的福利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办和国办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覆盖全社会所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李沧区以创建“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为着力点,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思路,全面分析国家民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养老服务事业“九大体系”理论内涵,针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全覆盖、全功能、全过程的社区长照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2月14日,黑龙江召开了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命名表彰了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和全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对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政府孙永波副省长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