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读郭店竹简《老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学术界对郭店竹简《老子》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郭店简本《老子》之前已有一个较完整的《老子》原本,简本则是它的节选本;另一种认为,简本《老子》是一个完整的原始传本,今本则是在简本的基础之上增篡而成的。本文认为,简本《老子》很可能是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多种老子语录或著述中的三组文字,是春秋末年流传下来的,至战国晚年才由后人合编增补成较完整的帛书本《老子》和今本《老子》的。至于简本《老子》与儒家的关系,虽说简本《老子》没有后来的“绝仁弃义”那样公开反儒的文字,但亦有贬抑儒家思想的倾向。对于这点我们也是应当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论《老子》,是以“敷陈养生之义”的河上公本、“与古老子相远,谬误实多”的王弼等今本为据,还是以最接近祖本的《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简称帛本)、《楚墓竹简老子》(简称简本)为据?这个前提不解决,那么《老子》究竟是哪一家的道德,以及许多是非,就永远说不清。如果只以今本为据,也许将会远离主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老子》简本与帛书本及今本之间存在的一些重大差异 ,指出 :帛书本的形成是后人对简本改造和整理的结果。这一过程约完成于公元前 3世纪上半叶 ,此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今本《老子》的“滥觞期”。帛书本所代表的传本 ,初步奠定了今本的面貌 ,因此在《老子》文本的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楚简本、通行本《老子》以及《论语》有关论述的比较与分析 ,认为楚简《老子》关于“有状混成”而非“有物混成”的道论 ,体现了原始道家的一种具有思想深度的“美学” ;楚简本以“大”名“道” ,而通行本同时以“大”、以“玄牝”名“道”的不同美学意义 ,前者基于崇父、崇天的原始男性生殖崇拜 ,后者则体现战国中期天地、乾坤、男女并称的哲学观念与审美意绪。值得注意的是 ,从楚简《老子》看 ,原始道家思想并非是尚阴而守雌的 ;本文论证了老聃、孔子时代儒、道相容的思想格局 ,以及所谓儒、道美学原本“对立”这一学术见解的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聃而非太史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本《老子》的出土为解决《道德经》的作者问题提供了更为可靠而直接的史料。简本《老子》只有今本的五分之二 ,结合先秦两汉典籍 ,可以确证今本有而简本没有的内容在春秋末期就已存在 ,是老聃所说 ,这说明 ,简本是今本的摘抄本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聃  相似文献   

6.
一、郭店楚墓简本《老子》为老聃书,《老子》增订传本《道德经》为太史儋书把郭店简本《老子》同帛书本《德经》《道经》,王弼本、傅奕本、河上公本(以下统称通行本)《道德经》对照,简本分为甲、乙、丙三篇;帛书本和通行本分为上下两篇。帛书本和通行本收录了简本全...  相似文献   

7.
《老子》“同文复出”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简本、帛书本、今本有“同文复出”及与之类似的语言现象。“同文复出”是“晚出”的、后人加入的。《老子》原本中的文句近似现象,仅追求意义的相同,并不苛求“文”同。“同文复出”既非“错简”,也非“误入”,而是“引经作注”──一种很特殊的注语。“同文复出”对于认识《老子》文本在流传过程中的说变,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五千言与商鞅变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义成 《中州学刊》2002,(3):114-118
在楚简研究中,有论者认为,二千言简本《老子》出自老聃,五千言《老子》则出自太史儋。本文接着提出,太史儋入秦时间不是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而是秦孝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50年,正值商鞅变法十年后。五千言悉数采用二千言并加以改铸,实际为反变法而造,其政治取向与其崇高的哲学成就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9.
郭店竹简出土,为先秦的儒道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是当前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此次出土的竹简本《老子》,推翻了本世纪初疑古派关于老子后出的观点,可以澄清学术界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这部分材料还不足以澄清老子其人与其书的一些其它问题,如老子是否有两个人,一个是老聃,先于孔子;一个是太史儋,晚于孔子;目前的简本《老子》是否就是一个完整的古本?老子思想的发展是否有不同的传承的系统?我个人认为,简本《老子》的出土还不足以澄清以上诸问题,故拟就道论在简本《老子》中的位置,及其与帛本、王本中道、德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10.
重写老子其人 重释《老子》其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楚简《老子》与诸今本《老子》所显现的老子并不相同 ,一个是与孔子同时而且并不相绌的李耳老聃 ,一个则是战国时代与孔子抵牾的太史儋“老子”。果然如此 ,老子其人要重写。而根据出自一人一个时代的《老子》诠释 ,也需有全新审定的问题。但现在首先要弄清楚楚简《老子》。此文提出一系列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略地评论了丁四新著的《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一书,认为:作者是以发展及平等探求《老子》文本变化之道的观念来指导其楚竹书《老子》之校注的;在具体的校注中,作者重视语言的系统性和历史性,对于随文释义的方法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作者在人们时常不甚留意之处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这很可能与作者作为一名思想史研究者的身份有关;对于楚竹书本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作者并不轻信陈见和权威专家的训解,而是从文本的思想史脉络出发,广征文献,审慎考据,在不轻易破除古义的同时而又努力得出新见的。总之,本书将郭店简本的校注推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是《老子》整理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2.
林榕杰 《船山学刊》2010,(4):124-125
《史记》对老子记载较为简略,后人认识老子还应结合《老子》一书。《史记》的相关记载与《老子》书中的某些论述可相互印证。从《老子》等书中可以看出,老子除可说是不同于众外,还可用"少私寡欲"、"知足"、"深不可识"、"有道者"等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中州学刊》2001,(4):100-105
本文通过比较<老子>简本与帛书本及今本之间存在的一些重大差异,指出帛书本的形成是后人对简本改造和整理的结果.这一过程约完成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此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今本<老子>的"滥觞期”.帛书本所代表的传本,初步奠定了今本的面貌,因此在<老子>文本的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玄华 《江淮论坛》2011,(1):66-71
摘抄现象普遍见于郭店楚墓时代,也见于郭店竹简内部。由郭店竹简及三组竹简《老子》内部规律、思想特点可知三组竹简《老子》是性质不同的摘抄本:地位不同:甲组《老子》最高,乙组《老子》次之,丙组《老子》最低。结构、思想、主题不同:甲组《老子》上下篇结构,思想完全儒化,主题是“修道”与“治国”;乙组《老子》单篇结构,思想部分儒化,主题是“修道”;丙组《老子》无一定结构,思想尚未儒化。也无主题。以上反映三者性质不同:丙组《老予》直接摘抄自五千言,是用于修改、重组新《老子》的原始材料,乙组《老子》是修改未完全的本子,甲组《老子》是修改最完全的本子。  相似文献   

15.
“道”是老子书中的核心观念,但《老子》既论“道”,也论“一”,两者关系微妙难解。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老子》一书经历两阶段的发展,早先依循古老精气论的路线,以“一”为最高根源,然后才走出具有自己特质的路,以“道”为首出者。  相似文献   

16.
郭店楚简自1998年出版以来,几乎16篇简书都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而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尤为受到青睐,在欧美汉学界已有多种译本,在日本除了有日译本以外还有专著予以研究,在台湾先后已有三本相关专著印行,在中国大陆——就我们所知——彭浩先生所著的《郭店楚简〈老子〉校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一书已是第四本单独刊行的竹简《老子》研究专著了。楚简《老子》的校读、注释和研究,是郭店楚简研究中的重中之重,裘锡圭和彭浩先生的释文和按语,无疑对推动简本《老子》的研究做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海内外学者的诸多…  相似文献   

17.
孙以楷 《学术界》2004,(2):129-142
郭店竹简<老子>整理公诸于世后,郭沂先生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认为竹简<老子>的作者是老聃,今本<老子>作者是太史儋.其立论的逻辑思路是简本<老子>未曾被盗是足本→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在理论上有根本差别→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作者不是一人.本文针对郭沂先生的观点,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简本<老子>可能被盗→简本<老子>是节选本→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的理论没有根本差别→简本、今本的作者都是老聃.  相似文献   

18.
竹简《老子》应为稷下道家传本的摘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钊 《中州学刊》2000,(1):67-73
本文认为,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组竹简《老子》,既非三种不同的《老子》传本,也非一种完整的《老子》传本,它很可能是一种《老子》本的摘抄本。从其归属来看,当出自稷下道家传本。理由是(1)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宽容胸怀;(2)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重视术治的思想倾向;(3)附在竹简《老子》一起的《太一生水》篇,乃为稷下道家遗著;(4)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积极、求是的学术风格。竹简《老子》作为稷下道家传本,对于我们认识《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化进程将提供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刘笑敢 《文史哲》2021,(4):41-52+166
严遵《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以及郭象对《老子》和《庄子》的注疏和阐发这五部重要的注释类著作,对"自然"一词有着各具特色的解释、运用、乃至改造和创发。从中可见,《老子》之自然的哲学义或体系义并未得到后人的领悟和继承,而是汇入或淹没于百花各自盛开的景观之中。这种流变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自然一词的词义,但也忘却和掩盖了《老子》之自然的宏大眼光和胸襟。  相似文献   

20.
郭店楚简《老子》文本包含有今本《老子》共三十一章的内容,《庄子》一书涉及今本《老子》共十六章的内容,《韩非子》一书引用了今本《老子》共二十五章的内容,再加上《吕氏春秋》《荀子》《战国策》等著作对《老子》的引文,说明今本《老子》一书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至少已具有了其中六十四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在这六十四章中,只有三十八章是完整或基本完整的《老子》某章内容,且它们全都出于郭店楚简《老子》和《韩非子》引《老子》,其他先秦诸书所引《老子》则属只言片语或概述大意。这又说明,到《韩非子》成书时为止,《老子》一书实际只有三十八章完全具有了今本《老子》的文本形态。今本《老子》的最后定型,应该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统一思想由丞相李斯主持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