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促进节能减排,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加以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如此,对浙江省的启示表现在:加大节能环保产业的培育力度,强化节能环保产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创新构建产业市场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最近已同意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总体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23):30-3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我国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落实《决定》,湖南、山东、广西等8个地区相继公布了本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安徽省"十二五"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依托,是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能源资源型产业比重偏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举措,有利于我省发挥自主创新试验区、皖江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叠加效应,推动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金融支持的主要做法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LED光电照明、高端装备制造、动漫创意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积极推动.2010年,安徽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产业产值2871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829.9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产业分别超过5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超过400亿元,新能源、公共安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5.
孔向阳  王予安  高晓光  欧浩军  汪名旵  吴明 《决策》2011,(5):I0002-I0005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并详细规划了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的未来发展重点。中央指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相似文献   

6.
陈勇鸣 《领导之友》2012,(8):27-28,3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2010年9月通过《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求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30-31
9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年初公布的名单相比,略有微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各地未来的新的增长点。从本期起,我们将推出专题对各地的产业发展战略给予关注。本文汇集了不久前江苏、湖南、江西、山东、广西等地方出台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文件,从多个方面勾画我国及各地方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2010年9月,我国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界定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资金的支持密不可分,产业资本只有和金融资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变强大。因此,本文拟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分析本产业的融资渠道,然后提出适合本产业的融资渠道策略,为产业的  相似文献   

9.
宗何 《经营管理者》2010,(10):50-51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被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意味着,七大新兴产业在带给投资者无限机会的同时,将引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0,(4):24-25
2010年仍将是主题投资年。不过,与去年不同的是,产业振兴“主角”将由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生物育种以及信息产业,被视为国家未来要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央吹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号角后,各地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拿手戏”。  相似文献   

11.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09,(27):M0001-M0001
温家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当前.尤其要重视依靠科技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脚,保持领先地位和持续竞争力。同时,要适应市场需求,防止一哄而起,造成新的产能过剩。2009年7月4日至5日在山西考察时  相似文献   

12.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江 《领导之友》2010,(5):10-12
<正>最近一段时期,主要发达国家陆续颁布若干重要框架计划、专项行动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我国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抢占国际竞争制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业能带动地方经济收益稳步增长,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随着城市经济开放性建设政策不断实施,很多地区开始结合自主文化遗产开辟科技旅游项目,把本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互结合,推动了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城市文化科技旅游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对策,并且倡导节能环保思想在项目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一般将其概括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包括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把握了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会,就是把握着未来,就是把握着发展的巨大机会。四川省应当审时度势,全面系统规划,争取尽快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改变与提升四川工业和高科技在我国工业与高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出路是产业结构升级。除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节能减排未来也应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比如,对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大税收优惠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0,(43):28-29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产业被排在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位。公开媒体报道称,目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有望在今年年内推出。可以预见,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将面临一个高速发展期,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可能达到GDP的10%,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李兵 《决策》2011,(2):I0014-I00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又是抢占新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合肥高新区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选准重点产业;二是提出实实在在的培育途径。本文主要结合影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组织、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人力资源、重大项目等因素,探讨合肥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处在新科技革命前夜,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和国家安全都高度依赖科技创新。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近现代史表明,科技的重大创新与突破,都会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乃至改变社会生产方式、人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化石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强烈呼唤着科技创新与新的科技革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寄希望于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优化升级,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各国产业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当前我国已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培育新兴产业已成为推进结构调整,寻求下一轮经济增长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治本之策"。发展新兴产业是当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应关注四个问题:1.明确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标准和原则,突出产业竞争力的目标;2.转变投入方式,集成公共科技资源,提高财政投入的有效性;3.选择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以达成目标;4.启动研究"十二五"期间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江苏     
《领导决策信息》2010,(50):30-31
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到2012年实现倍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