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母传说与信仰在环大明山壮族地区广泛流传。武鸣县多地有龙母庙、龙母屯、龙母岩洞等祭拜龙母的遗址,是龙母文化传承发扬的典型。龙母文化不仅通过口头传承,更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吃鱼生食俗、岩洞葬葬俗、蛇图腾崇拜及其日常禁忌、三月三歌节与三月三扫墓习俗等方面实践来加以展演和传播。在这些文化事象中,壮族的龙母文化得到了充分表达,族群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不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
论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母文化是我国南方民族以龙母祭奠活动为核心的民俗文化。龙母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文章认为 ,发展龙母文化旅游是带动梧州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佳途径。为此 ,文章提出发展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的若干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口头流传的悦城龙母传说,除了在核心情节与史籍记载的龙母传说保持一致外,已发生很大变异。断尾龙祭母的故事类型与其它故事情节不同程度地糅合在一起,从而使悦城龙母传说更富有世俗生活气息,龙母与五龙子的形象塑造得更为生动感人,而且深切传达了民众的理想、愿望和欲求,是传统农业社会民众生活世界、思想观念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龙母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回顾梳理这些成果,作者认为对龙母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由文本研究到田野调查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既成的研究成果质和量的分析,考虑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因素,特将龙母文化研究划分为探索期、发展期和争鸣期等三个时间段,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助于龙母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开拓与深化。  相似文献   

5.
乳源瑶族每年定期开展“拜盘王”仪式活动和庆“十月朝”文化旅游节乐舞展演活动,相关活动生成庙内仪式实践和庙外文化展演的双重场域。庙内仪式场域受庙外文化展演场域影响,仪式传统性被削弱,“拜盘王”仪式在现代-传统、国家认同-民间认同、博弈-妥协等语境下发展变迁;同时,当地政府为促进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互利共生,对民间认可的传承人与非遗保护制度认可的代表性传承人身份采取双向认同策略。两个不同展演场域在为非遗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的同时,也彰显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   

6.
<正>“昭庙缘何建,神僧来自遐。因教仿西卫,并以示中华。”踏秋时节,香山红叶烂漫,揽尽京城秋色。位于香山公园内的宗镜大昭之庙,将古寺之静与古都之秋完美融合。昭庙内矗立的《昭庙六韵碑》刻印着汉、满、蒙古、藏四种文字的碑文,乾隆帝御笔“雪山和震旦,一例普庥嘉”见证着这位帝王与六世班禅的深厚情谊,更宣示了藏传佛教在安定西藏和蒙古诸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太平天国编撰出版的《太平天日》一书中,“逢九妖庙”等于“逢九庙”,也就是“冯九庙”,而不是碰见或遇到“九妖庙”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在中原地区庙学兴盛的唐时,湘西尚无庙学。湘西庙学发展时间晚,数量少,分布地区窄小有限。改土归流前,湘西庙学主要集中分布于泸溪和凤凰两县。改土归流将湘西民族地区正式纳入国家直接管控的统治体系之中,逐渐实现了由“化外”到“化内”的转变。在流官统治的100余年里,湘西庙学得到了较快发展,其空间分布覆盖到湘西全境。湘西庙学对于推进儒家文化共相的构建、唤起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舜帝陵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君 《民族论坛》2003,(12):35-36
砌得整整齐齐的青砖,是秦时的砖;破碎零散的瓦片,是汉时的瓦;古香古色的台阶,绵延铺展开来;神秘莫测的兽面瓦当,隐藏其间……11月5日,在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下的玉王官岩前近百步处,参加全国首届“舜文化与中华道德文明”理论研讨会的近100位专家、教授和记者驻足此地,仿佛又回到了久远的蛮荒时代。那厚重的历史遗存,让他们赞叹不绝,惊喜不已。这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时代唯一留下的先帝陵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先帝陵庙,还是规模可与现存北京故宫太和殿相媲美的先帝陵庙———舜帝陵庙遗址。一、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舜帝…  相似文献   

10.
我们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约107万人,散居在省内外的还有50多万。白族所在的地方,有数以千计的庙宇,其中包括原始宗教信仰演变而来的“本主”庙,还有佛教、道教及行业供奉的师祖庙等,可以说“有村必有庙,有庙必有会”。白族的庙会其盛况通贯古今,早已闻名四方。其中大型庙会就有以下四项,都是几万人到几十万人的盛大集会。先说说朝山会。每年春节一过,各县市的白族乡亲便扶老携幼,走几十、几百里路去朝山。一路放歌白族调子,抒发情怀。最后在山顶的庙中聚会、朝拜,观看壮观的日出景象。  相似文献   

11.
龙母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民俗,虽历经千年,却依然生命力旺盛。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发现,龙母文化在民众中传播广泛的背后事实上包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图景:既有国家新意识形态对于仪式传播的挪用,又有市场产业化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挖掘,更有转型期社会民众对于"心灵鸡汤"的渴求。国家、市场、社会是龙母文化在当代传播的重要权力推手。同时,本文亦指出权力行使务须适度有限,否则容易造成对文化的破坏和消解。长远而言,民俗传播应该尊重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布努瑶庙规及其演变韦成球庙的种类颇多,凡供祖宗神位的房屋称宗庙、家庙;供神灵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称庙。各民族宗教信仰和行为规范不同,庙的种类和称谓亦不同。本文所说的庙是布努瑶雷庙(瑶语叫“浪卡波”)。一、雷庙建立的文化背景布努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仅次...  相似文献   

13.
龙母本来是个传说人物,她的故事千百年来在西江流域广为流传,她那传奇性的圣绩,成为当地百姓信仰的支柱,也曾被纳入国家祀典之中.龙母故事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包括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郁水”即今西江及其上游浔江、黔江和红水河;“须陵”即汉代的番禹(在今广州市)。 1914年,法国人马司帛洛(又译作马伯乐)在《象郡考》中为了论证秦汉象郡在今中国的桂西及湘西南和黔、滇东南交会地区,曾引证了这条材料。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马司帛洛还征引了同书的另一条材料:“沅水出象郡镡城西,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  相似文献   

15.
悦城龙母信仰自秦代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龙图腾崇拜、水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历史演变.至今,龙母信仰在华南地区、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仍有着深广的影响,但其信仰的基点却是在祖先崇拜基础上形成的寻根尚本、眷恋故土的思想,这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明山 龙母文化的发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蛟龙创造出泉源,僚三妹创造出爱情。--《布洛陀经诗》大明山是壮族的圣山,龙母文化是壮族先民--古代越人的文化--解读壮族圣山的文化遗传密码大明山的壮语名字叫“岜是”,最早记载大明山的汉族古籍《太平寰宇记》把它音译为“博邪山”。“岜”在壮语中是山的意思,“是”也写作“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岜是”直译就是社神山或祖宗神山。大明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数千年来,她美丽的山水孕育出了周边地区无数奇特的文化现象。随着武鸣马头元龙坡遗址、全苏勉岭遗址、安等秧遗址、两江独山岩洞葬遗址、陆斡岜马山岩洞葬遗…  相似文献   

17.
古代西江俚僚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凿齿、欢兜到西瓯越、骆越 本文所言古代西江俚僚,系指晋至晚唐生活于今西江(包括它的支流贺、桂、浔、泷、新等江)流域和西江南路(今江门、西阳、茂名、湛江各市及海南省、广西东南部以至越南),旁及珠江三角洲以至北江、东江部分地区,而以西江流域与西江南路为主体的土著民族。其源可追溯到原始民族凿齿与欢兜。  相似文献   

18.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区民族资源特点突出,文章将界面管理思想引入该区域主题酒店管理实践及发展研究。从酒店服务界面的构成要素、酒店服务体系的界面结构和酒店服务体系的特点三个方面展开西江千户苗寨原生态主题酒店服务界面的结构研究;从服务产品定位与顾客需求识别、酒店服务界面的外部设计、酒店服务界面的内部设计三个方面对西江千户苗寨原生态主题酒店服务界面进行设计与管理研究,从而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解读原生态主题酒店系统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杨戴云 《民族学刊》2021,12(12):106-114, 135
黔东南苗岭山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区域,乡村地域文化特征明显。这一区域苗寨“方老”,苗语称为“lul fangb”,是指鼓藏头、榔头、寨老、歌师、活路头等。相对那些告老还乡的乡贤,苗寨“方老”生于斯长于斯,没有在外做官的经历,村民对他们的信任主要来自其本人代行村民自治中的公共服务行为以及个人德行修为。西江苗寨是这一区域最大的传统村落,也是著名乡村旅游景区。西江苗寨通过“方老”权威在场,使苗寨榔规、古歌、节庆、生态观念、防火习俗等传统文化得以有效整合,功能得到适恰发挥,重塑了村落社会秩序,成为事实上的治理机制。这种治理机制极具本土性和在地化的特点,人们易于接受,对于习化乡风、敦化民风、讲信修睦、协和乡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考察西江苗寨社会治理的文化网络可以看到,乡村振兴视野中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不仅仅是观光旅游的看点,更是乡村社会治理政府与民间共治、降低治理成本、推动治理创新、增强治理实效的内生资源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农业人口人平山地15.4庙,是人平耕地0.92亩的17倍。由此可见,城步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出路在山、希望在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把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山地开发上来,提出“一亩耕地保吃饭,十五亩山地奔小康”的战斗口号。特别是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