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立申 《老友》2014,(9):68-68
正编辑同志:现在读书的气氛大不如前。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纠缠在事务性的圈子里,很少有时间坐下来看书学习。这其中有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说,与自己在思想上不重视也有关系。有的人强调没有时间。忙不忙呢?有时确实很忙,但我认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忙总不至于一天到晚就抽不出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学习。如果下决心,你就会想方设法安  相似文献   

2.
晕书综合征     
赵毅衡 《社区》2008,(35):16-16
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数年轻人给的是:“我一看书就头晕。”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党工委开展老少结对同读一本书活动后,我成了一名读书活动指导员。我清楚地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于是我加强自身学习,多看书、看好书。八年来,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放矢开展教育老少结对读书活动的宗旨是读书、明理、立志、成才,这也是我指导学生读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暑假里,我去美国看望留学的女儿。在美国的半月里,我亲身感受到美国人的勤奋好学,尤其是美国人喜爱读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纽约去加州的时候,我看见不少候机的人都捧着书在看。我心里想:"今天看书的人都碰到一起了。"从加州回来的时候又看见了这番情景,我还有些不以为然。后来去西雅图,再次见到候机时很多人在看书的场景,我有些惊讶了。  相似文献   

5.
拧成一股绳     
有一天,"老师"对"学生"说,下个月底我要抽查你"《论语》"到底学得怎么样了,"学生"胸有成竹地作出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就在距离抽查时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老师"突然对"学生"说,今天我要抽查你关于"《春秋》"的知识。"学生"只是稍微诧异,但是没作过多质疑,接下来就把"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一一回答了。"老师"很惊讶:我没有布置,你怎么就会了呢?"学生"说:有些东西,骨子里就该知道的。而况这两本书都与孔子有关!这个"老师"的名字叫"中国历史",这个"学生"的名字叫"中国人",这两个考题都与民族凝聚力有关。外媒评价:奥运会来临之前,中国人用"汶川抗震救灾"提前通过了考试。  相似文献   

6.
<正>以前读书好奇心重,什么事越看不懂就越想看,为了看书我写了一个小册子,专门教人家读文言文。当时《诸葛亮集》、《三国志》对我影响很大。现在看书,跟以前看书很不一样,现在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夜总会里看经典,你能看进去吗?看不进去,一会上啤酒,一会音乐来了,你看什么经典都看不进去。小时候那会儿没什么干扰,什么都没有,灯光也没那么亮,拿一本老书,什么时候也不困。你困了它还醒着。那时候的环境对我读书挺有帮助,相当于在山洞里读经典,多安静!那时候经常有年轻人往山洞里跑,彻夜读书。  相似文献   

7.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100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弗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  相似文献   

8.
看了江苏海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仲跻和的两本书《梦已飞扬》、《男儿情怀》,我很高兴。作为企业的董事长,每天"早上少睡半小时",工作时"挤出半小时",下午"再挤半小时",晚上"晚睡半小时",用来读书学习,可见仲跻和先生是一位喜欢读书,乐于思考的人。从两本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见、所闻、所遇、所历、所思、所悟,无不在追问一个"为什么",无不在探索一个"所以然"。两本书中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悟"理",谈"理"。不论是谈思想、谈人伦、谈道德还是谈事业、谈信念,都要追究和探讨一番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和规律。即使是游记或是情感境界的作品,都有冷静的思辨和深入的悟识。因此,我概括仲跻和的作品,是无"理"不成文,无"理"不成趣。散文中单有"理"而无"趣",仅仅是政论。所谓"理趣",吴周文教授说,"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追求散文的理趣,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种思潮,也是仲跻作品的一个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见微知著     
家父沉默寡言,难得提起他的童年,但是有一天他告诉我,他8岁时,他的祖父在榆树下的土路上转身对他说:"皮埃尔,你上学读书,这是件好事。你既然读书识字,现在告诉我这匹马的蹄印里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动物农庄     
“我说,老兄,”我们的出版商那天对我说,“在你开始写一本新书之前,我希望你明白咱们国家里谁也不再读书啦。”“你说话可别夸张,”我反驳道,“有人说,在海法有一对夫妻每年都要买几本书。”“也许是这样,”出版商说,“我听说过他们的事,可你出一本书总不能全靠这两口子吧?所以我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3,(2)
熟悉的人都会问我:你80多岁如此康健,有什么诀窍?我回答说:"两稀一干日三餐,荤素搭配在中间,冷热注意增减衣,自我保健第一桩。"这就是我的诀窍所在。我退休后,坚持读书学习。我在参加"老年刊授大学"学习中,联系老伴多病的实际情况,重点攻读保  相似文献   

12.
在凝聚了发生在我课堂上、在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的新书《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正式出版后,有朋友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这本书写了多长时间?”“你什么时候开始计划写书的?”也有的朋友真诚地说:“你太不容易了,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的写作从没想到要出版、要发表,只是随意地记录着我的教育生活,记录着我对教学的思考,压根不曾计划过要出版一本书;我更没有感到“不容易”,因为我并不是在“艰难”地“坚持”写作,而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怎么能说是“不容易”呢?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成才与就业》2014,(24):62-62
正在北大读书时,我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三千多人抢几百个座位。那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大图书馆与学生交流时,主动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创业十多年来,我最大的心得是,永远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这些人一定会犯的。因为成功有很多要素,你没有办法学习,比如你刚好碰上一个很好的人,刚好  相似文献   

14.
正壮游的勇气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要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出路     
宋殿儒 《中华魂》2014,(12):42-43
正记得自己参加高考的头一天下午,父亲特意带我到老家的一条小溪边去散步。父亲说,儿子,爹不会讲大道理,爹知道你这些天情绪一直非常紧张,担心考不好,将来没有出路。你这些天总吃不下饭,黑天白日地看书做题,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明天就要上考场了,爹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宽心去,所以爹就想让你从现在起放下手中的书,忘记10年读书的那些事,像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是我的"美容用品" 窦桂梅 阅读,犹如一种化学反应."你怎么总是如此精神?"老师常问我.于是,我便骄傲地介绍起自己的美容经验--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相似文献   

17.
读者的来信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三校生,马上就要参加5月份的高考了。两个月前,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天只睡5小时的作息时间:每天凌晨5点起床读书,7点吃早餐,7点半去学校上课。只要一有空,我就马上看书。一般白天安排40分钟的运动休息时间,晚饭后再继续看书、做习题,直到晚上11点半才上床睡觉。  相似文献   

18.
经常有人问我:你从一个仅读两年初中的人变成著文写作的学者型教师,其间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认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一本好书是一位好老师".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一放学就和伙伴摸鱼捉鸟,打野仗,捉迷藏.记得在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天,全家人都不在了,我躲进阁楼偷翻箱子--里面一定藏有集邮本,没想是哥哥的藏书.  相似文献   

19.
谈阅读     
<正> 亲爱的弗兰西斯科:我高兴地知道你对我送给你做圣诞礼物的那本书很感兴趣。你的感谢信写得很成功,我祝贺你已能正确地写作。有关阅读的秘诀我难以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平时给我的朋友谈到读什么书好时,我就拿不定主意,更何谈推荐出使别人感兴趣的书呢?况且你信中也没说你喜欢读小说、或是戏剧、还是杂文、游记之类。但你所强调的喜欢读书亦足以使我高兴。你读过和莎士比亚生活于同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的杂文吗?那里边可有许多关于读书的高见。下面这就是从他“谈读书”的短文中摘取的一些警句。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我陷入很深的麻烦之中——足足欠了银行几十亿美元。一天,秘书告诉我:"唐纳德先生,今晚您有—个银行家的会议要参加。"这是—个半正式晚宴,我以前经常参加。但是,在你处境不佳时,你不会像在事业兴旺时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