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如协奏曲、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夜曲、前奏曲、练习曲等等,它们体现了19世纪钢琴音乐发展的风格和成就.其中,肖邦创作的四首独立的钢琴谐谑曲对谐谑曲体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圆舞曲是其作品中重要的体裁之一。他的创作与波兰的生活、民间艺术和个人感情生活息息相关,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其"浪漫主义者"的形象。本文简单介绍了肖邦圆舞曲的四个创作特征:节奏特征、旋律特征、和声特征、民族特征,其创作大胆革新、极具个性,对整个欧洲浪漫派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古调式和声曾经在1600之前统治欧洲达1100年,后逐渐被调性和声所取代。两百多年后,肖邦在创作中重拾调式和声,使它再显异彩。而肖邦作品中调式和声使用最广的当属《玛祖卡舞曲》。《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在肖邦音乐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肖邦作品中创作数量最大、跨越时间最长、最富于波兰民族性的体裁。玛祖卡舞曲中显现的波兰民间音乐舞蹈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变化多姿的玛祖卡节奏;二是大量的中古调式的使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肖邦在玛祖卡舞曲中中古调式的运用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在作品中的巨大意义。同时,这些探析,对具有丰富调式音乐资源的中国的音乐创作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邦在他的《夜曲》中,通过属于他自己特性的旋律、和声与织体的创作,在融入自己性格特征、内心情感和爱国情怀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既具有梦境般美丽,又具有强烈爱国情操的永恒的星空,为《夜曲》体裁拓展了完美的艺术情境。理解肖邦《夜曲》的情境,是演奏好肖邦《夜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的创作都与波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种体裁源自民间的舞曲,充满着浓厚的波兰民族乡土气息。笔者以“民族性”为角度,从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肖邦的玛祖卡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呈现肖邦玛祖卡作品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肖邦叙事曲与混合曲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在叙事曲中运用混合曲式结构 ,这与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代强烈地追求音乐上的创新、追求强烈对比的感情表现、追求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综合等相联系 ;又与肖邦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音乐审美理想、追求创造新的音乐体裁形式、在传统体裁中采用新的艺术手法相联系 ;更重要的是与具体作品内容的表现需要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解读肖邦的夜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曲Nocturne的语源系拉丁语NOX所演变,罗马时代为"夜神"之意.这一音乐体裁的创始人是爱尔兰作曲家费尔德(J.Filed 1782-1837),他的钢琴夜曲多为沙龙小品,优雅伤感却内涵不深.肖邦继承了费尔德夜曲的传统,他将夜曲发展成为一种意境深远、感情充实、思想丰富的一种迷人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格里格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曲家,一生从事音乐创作,他在广泛学习欧洲其他民族音乐成就的同时,继承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创作了各种体裁、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格里格挚爱自己民族、祖国的情感,也反映了格里格不同于肖邦等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思维,特别是钢琴作品给他带来了世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肖邦的钢琴音乐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音乐家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钢琴音乐文献室库中的珍品。本文对肖邦钢琴艺术的时代特征、艺术风格和创作体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从创作的方法上和对生活的感悟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他也是一位爱国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还带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是唯一一位创作来源于生活的作曲家、钢琴家。这也是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根源。  相似文献   

11.
肖邦,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乐派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首创钢琴叙事曲这一体裁。《g小调叙事曲》,又名《第一叙事曲》是他所创四首叙事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结构庞大、内容深刻,在创作和音乐风格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几方面对这首作品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波兰无疑可以称为是集大成的国家,而波兰爱国音乐家肖邦,可以称为是这一集大成乐坛中的一株大树,其所垂挂的繁花硕果,无人可比.从肖邦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紧密地结合其作品,分析其所创作的几种具体音乐体式以及在他所创作的音乐中民族性的多方面体现,可以使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13.
钢琴演奏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艺术,在钢琴教学中,需运用辩证统一的教学模式——即将读谱、演奏技法以及乐感的培养三者相互协调、促进。并通过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及乐感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循环认知、模式信息认知与演奏技巧创新认知等能力的培养。肖邦夜曲op.9-no.1音乐语言丰富多彩,通过肖邦的这部夜曲作品教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了解肖邦的创作追求,帮助学生增加抒情性乐曲的乐感与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4.
肖邦夜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影响了他之后整个19世纪的欧洲钢琴音乐。内在的思想情感意蕴与独特的音乐语言的高度融合,贯穿了肖邦的全部夜曲。从肖邦夜曲中,我们可以体味到遐想静谧的画面、诗意盎然的意境、船歌摇曳的节奏、激情和内心风暴的宣泄、意味深长的悲情性独白、悲剧性与英雄性的高度融合。它表现的是夜,但绝不仅仅是"夜",它更表现出了诗人的美感,表现出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出了丰富的和声色彩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实现了自身风格的色彩变换。  相似文献   

15.
从肖邦夜曲内在的矛盾性特征入手,论述了《F大调夜曲》的矛盾性因素,探究了作品矛盾性的渊源,依次对乐曲备部分进行了音乐分析.得出此曲以其独一无二的形式表现了作曲家内心无比矛盾的情结——肖邦秉持的创作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他的这一悲剧性内容的表达要求与夜曲的传统形式产生了激烈碰撞,最终形成了极具矛盾性的作品特征。作品因其完美的结构力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同时也阐明了其内在的矛盾性因素,详细论述了演奏这部作品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矛盾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肖邦、李斯特两位钢琴艺术家在欧洲浪漫主义钢琴中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他们两位的钢琴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较强烈的民族气息,但是不同点也有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对两位音乐奇才不同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以“钢琴诗人”来赞誉肖邦的才华。肖邦创作的作品第38号《F大调第二叙事曲》是他所创作四首叙事曲中最短的一首叙事曲,也是它描写性和标题性最鲜明的一首。曲中的两个主题极端对比,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肖邦的演奏艺术随着他的离开而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在谈这位伟大的波兰钢琴家的演奏的时候,不得不主要依靠流传至今的当时听他演奏过人的评论。这些评论涉及肖邦演奏技巧的各个方面,使我们能够对他的演奏有一个相当清楚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从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入手,分析作品中不同音色的特点及演奏处理,并通过对此作品的音乐及旋律、和声、音色变化等的研究,总结概括肖邦钢琴作品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9.
肖邦的钢琴作品体裁丰富,形式多样,为钢琴艺术创造出了音响和结构的崭新天地。其音乐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如歌的旋律;富有灵性的装饰音;大胆新颖的和声;具有波兰民间舞蹈特色的自由速度,以及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上的想象。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肖邦音乐上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是帮助人们对肖邦钢琴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肖邦《g小调夜曲》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悲情性因素为主要论点,详细分析了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悲情性因素,解释了肖邦如何以夜曲这一小型体裁表现出极富艺术深度的悲剧。最后阐述了演奏这部作品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恰当地表现出作品内在的悲情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