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永艳 《城市》2006,(6):35-37
天津房地产业在近一两年发展速度很快,这和城市的旧城区改造是息息相关的.在旧城区改造中,天津人清醒地认识到大片风貌建筑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摧毁与保护中理智地选择了后者.改造后,旧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城市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旧城区大片风貌建筑在精心整治与维修后熠熠生辉.天津旧城区改造,拉动了危旧房屋改造和住宅开发.同时海河综合开发的实施,又为天津整体旧城区改造模式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使天津的旧城区改造成果可以在海河两岸集中地表现出来.同时海河综合开发创造了新的土地开发形式,也成为天津旧城区改造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旧城改造经验、小城市旧城区特点及改造策略的基础上,以重庆市南川区中心东街旧城片区的改造为例,探索如何以文化为导向,充分利用旧城文化资本,打造城市特色,从整体风貌控制、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及商业活力再造等方面重新激发旧城中心区商业活力,实现旧城中心区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3.
《城市》1989,(4)
旧城区改造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天津市开展的平房改造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实践证明,改造破旧平房是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重大突破,是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和平区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对如何深化旧城区改造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多渠道,多途径,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旧区进行综合改造,积极探索资金来源,不  相似文献   

4.
刘敏  连华 《城市》2022,(8):32-44
为缓解城市快速发展而引发城市旧城区功能衰退、活力不足和业态发展滞后等问题,笔者在回顾总结城市触媒理论的基础上,以天津三岔河口中心地块为例,探讨构建天津三岔河口活力触媒点的原则和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以建筑物、民俗文化、功能业态和公共空间作为触媒元素的天津三岔河口更新设计策略,为旧城改造中城市风貌延续、地方产业发展及空间活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文元 《城市》2003,(2):57-58
一、旧城改造20世纪是世界大城市旧城改造的高峰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旧城改造的第一个契机与转折点,信息数字化浪潮则是旧城改造的第二个契机与转折点。首先考察第一个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旧城改造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只是缺少一个契机把这个耗资巨大的事业启动起来。“二战”在客观上担当了启动者的角色。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城市恰恰多是被战争毁坏最甚的城市(当然也有一些诸如美国等未直接遭受到战争破坏的国家),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日本的东京以及新加坡、香港等,都遭受到战争毁…  相似文献   

6.
略论城市人文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元 《城市》2003,(6):57-60
一、旧城改造类型因人文环境保护对策不同,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类型。保护对策集中体现在旧城改造对策上。无论建筑物使用什么材质,建筑物寿命总是有期限的,不可能长生不老。对待悠久历史传统的态度,反映了对人文环境的不同理解。总的说,西方大城市中,尚未出现一例“毁旧建新”的个案。绝大多数历史名城都保持住了原貌。综观世界,算上“毁旧建新”,旧城改造存在以下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全盘改变,“毁旧建新”,大刀阔斧地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惟一不同的是,建新城是全面铺开,旧城改造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  相似文献   

7.
重庆"钉子户"事件,集中表现了旧城改造中拆迁双方及政府之间的矛盾。三者在旧城改造中都想获得一定的利益。开发商和被搬迁人都想获得比原有利益更大的利益。政府想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市感同面貌,同时获得税收。这三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利益追求的不同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自然解决。  相似文献   

8.
青舟 《城市观察》2011,12(2):1-1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近期在多个场合表示,他非常反对“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两个没有文化的词。他认为,旧城改造的问题在于把积淀了千百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定位于改造的对象,而没有强调它实施保护、需要有机更新的一面。如危房确实需要进行改造加固的话,那么旧房仅仅因为它们年代悠久就一定要改造吗?就如我们的父母仅仅因为年纪大了就不赡养了吗?  相似文献   

9.
旧城区实施危旧房改造,是城市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地的城镇建设中,大约有一半的住宅项目都是通过拆旧建新来实现的。通过拆迁实现了城市和房产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水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三旧”改造中的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军 《城市》2011,(11):56-59
推进“三旧”改造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越秀区在构建广州“首善之区”过程中,面临着旧城改造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旧城改造中如何更好地尊重和传承原有的历史文化,在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中找到平衡点,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成功之路,国内外旧城更新与文化保护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的契机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房地产业才有了转机。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是城市居住欠账太大,使改变居民住房困难成为政府摆在日程上的重要工作。1979年,各区相继成立旧区改造机构,东山区旧城区改造领导小组(现发展成为东华实业总公司)率先引进外资改造旧区,解决部分居民居住困难。从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合作中,开辟了解决  相似文献   

12.
徐莹  黄健文 《城市观察》2011,12(2):60-66
我国旧城更新改造的相关称谓从最初的“旧城改建”到最近的“三旧”改造,其间出现的多元变化反映了称谓背后的旧城更新改造观念转变。本文从我国旧城的更新改造背景了解、相关称谓区分解释、观念转变剖析以及观念转变意义总结这几方面加以探讨,指出虽然旧城更新改造观念在从总体来看取得了进步,但相关称谓的研究改进仍不容忽视,而称谓背后的正确观念树立更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3.
陈群元  喻定权 《城市》2011,(6):19-22
当前,中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受土地资源供给的制约,城市大发展与大转型并存:一方面是新城建设紧锣密鼓,另一方面是旧城改造,包括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茶。当前,房地产开发已成为旧城改造的主要形式,在利益驱动下,  相似文献   

14.
《城市》1989,(4)
改造旧城区是历史和现实赋于我们的艰巨任务,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景观、增强城市辐射力和吸引力的迫切需要,是改善人民生活、造福人民的好事.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从我国的国情、民情出发,积极稳进地做好城市建设和改造工作,是摆  相似文献   

15.
旧城区实施危旧房改造,是城市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地的城镇建设中,大约有一半的住宅项目都是通过拆旧建新来实现的.通过拆迁实现了城市和房产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水平,改善了居住环境,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功能,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1994,(1)
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新时期,如何发挥房地产业的优势,加快城市建设,以求得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这是当前各级政府需要花气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多种功能,使其在发展商品经济,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旧城区改造中我们结合本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确定了以公建带住宅;疏解常住人口,增加流动人口;旧区改造与繁荣经济相结合,与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载体功能相结  相似文献   

17.
高媛 《城市》2013,(9):53-55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大量旧城区面临着大拆大建的严重威胁。传统的蓝图式规划割裂了地域文化,破坏了老城肌理,使中国"旧城之痛"更甚。单纯物质空间的传统规划模式必将被包含多元化价值观和动态观的新型规划模式所取代。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结构材料老化,危房率逐年上升,厦门旧城区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形成了强烈反差。沙坡尾地区位于厦门岛南端,是厦门港的发源地,也是厦门旧  相似文献   

18.
赵晶 《城市》2012,(4):53-56
城市改造在西方被称为"城市更新",合理的改造往往可以给城市带来重生,调整、改善城市旧城区的功能可以提升或再造城市的功能、活力和环境品质,使城市更具魅力.然而在城市改造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城市改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城市人口规模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在主观方面,则受对城市改造认识程度、城市改造方法以及城市管理是否得当等因素的影响.客观方面的因素难以改变,但主观因素的良好运用却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中国规划的时代背景及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博弈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宜宾旧城区滨江带的旧城更新,本文提出了基于针灸学原理的设计理念,借用其中特殊的腧穴论、经脉论表里学说对旧城更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期望将其推广到城市规划的更大领域中.  相似文献   

20.
郑琦 《城市》2003,(5):48-50
从单体建筑保护到整个街区的保护,反映了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思维的进步与发展.路桥"十里长街"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其所在的台州市是1994年撤地建市的新兴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化的浪尖上,无论新区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呈现出迅猛的态势."十里长街"何去何从,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