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子赋予桃花意象两重现代性意义,一重是对历史、现世的痛苦的透视,另一重是对时代、生命的温暖的关怀,先忧后乐,忧乐圆融,这正是海子的诗歌心灵。因此,当把“春暖花开”与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联系起来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丰富内涵就得到极大的展现,它将忧乐圆融的中国文化关怀和安事逸乐的尘世生活期待诗意地结合起来,表现出灵明清秀的东方诗学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从海子与西方圣典和巨匠、西方抒情诗人以及蒙藏高地的关系三个视点,透视出异质文化对于海子及其诗作的意义所在,重新认识和定位了海子的诗歌身份。通过将以上研究与关于海子失恋挫折的观察相结合,解释了其相应诗篇中澄明孤独的神性之所由,以及其不同时期诗歌意象的分类及其质态的升华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海子的诗歌文本和诗歌理论为依据,从哲学角度透析其中的精神内涵,着重探讨其与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哲学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诗性、神性、人性的不同方位探索海子的诗歌理想所达到的深度,从而确立海子诗歌的哲学立场和人文品位,使海子研究有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论海子诗歌的生命意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创造了独特的生命意象序列。透过多种奇幻诡谲的表现形态,生命意象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的真实跃动,二是生命群体的共振共在,三是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求。通过对生命意象序列进行深入解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诗人海子开阔宏大的生命境界和悲壮惨烈的人生情怀。  相似文献   

6.
以新诗文体为例,首先论述译诗集中体现了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特征,引领中国新诗朝着“现代”的方向发展;进而认为翻译诗歌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推动力,反映了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诉求;最后从具体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证了中国新诗的语言形式、精神情感以及先锋特质、颓废色彩等现代性因素与翻译诗歌之间的关联,从而说明翻译诗歌在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子已经成为境遇最为独特的中国当代诗人。他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影响巨大,但该诗的内在精神陷于分裂。这种分裂与海子对精神乌托邦的迷恋有关,也与现代性思维方式有关。中国当代诗歌必须超越精神乌托邦的致命危机,也要超越沉溺凡尘俗世的诱惑,要重建在凡俗世界而不属于凡俗世界的诗歌精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用叔本华的哲学观和美学观来分析海子的诗歌,用叔本华的意志论和悲剧观对海子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剖析海子诗歌创作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从另一个的角度阐释一个"新"的海子。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视阈中的现代中国小城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现代性的理论视角,通过对中国现代小城文学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正是小城的独特空间境域为小城作家提供了独特的现代性体验,使其作品在"审美现代性"与"历史现代性 "之间形成必要的逆向张力,乃至实行对"历史现代性"的负面效应的诗性批判,从而有效地促进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的两重性"格局及现代文化的自我批判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海子对现代诗歌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追求生命的高远、浪漫、炽热,开辟了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海子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诗人,既吸收了西方文化精华,又充分发扬本民族诗歌传统。海子诗歌的主题也围绕着古今中外众诗人的探索展开和发展,其中田园情结、基督式博爱、神性的召唤等主题元素阐释了海子与中西方诗人先贤们在思想层面、精神气质和语言形式上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新诗传统:一个有待讲述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的传统是一种文学传统自我生成的新的类型,汉语在近代所发生的变革,是新诗的传统生成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从现代审美的角度来看,新诗的传统有三个特点:它具有一种结构上的空白;它是不断变化的,更多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方式来自我表现;它具有多重性。  相似文献   

12.
生态摄影是近几年来中国摄影艺术中新兴的一个主题创作形态域,它既是生态传播的一大重要媒介,即摄影者生态意识的物化表现,同时又展现为一件艺术品,从而兼具社会教化和艺术审美的复合功能.本文将生态批评的视野置入生态摄影中,首先厘清了生态摄影的概念及其特征性,重点阐释了它的价值转向;其次运用生态关学理念观照生态摄影这一新兴主题摄影艺术形态;最后指出了生态摄影的社会价值、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森子是河南平顶山诗人群的代表。自1991年发起和组织诗歌民刊《阵地》起,他与《阵地》同仁经过20年的努力,使平顶山诗人群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民间诗歌群落。在特定的创作经历中,森子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歌观念和写作姿态。"寻找快乐的资源"成为森子诗歌的艺术追求,也是其诗歌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4.
老子辩证法再认识与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理论框架,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作了新的理解和发挥,认为老子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立统一和质量互变的思想,并且具有了“度”的思想,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最后对老子的“不争”、“无为”作了积极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自然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一个难题和基本问题。人化自然作为当前国内学术界阐释自然美的主导视角,在认识和伦理的层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消解需要引入海德格尔的存在学说。在海氏学说的视野下,自然美是自然的一种本真现象,其本质是自然向艺术的自行生成,其在哲学实质则是自然向人文的自行生成。自然向人文的自行生成提供了一个探讨自然美的新维度,这个维度不但成功地解决了美学的自然美难题,启示出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本主义实践哲学,而且为当代美学研究带来基础观念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是当今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涉及五个方面的原因。研究论题主要包括生活世界的界定、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以及怎样回归生活世界等几方面。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是当今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涉及五个方面的原因。研究论题主要包括生活世界的界定、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以及怎样回归生活世界等几方面。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道家发展到庄子阶段 ,其研究重点也由自然本体转向了生命本体。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关于个体存在与自由的问题。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的崩溃 ,促成了庄子内在人格的觉醒与追求。庄子认为要求得自由 ,达于逍遥 ,必须抛弃文明与人生所造成的负累 ,与“道”沟通为一。庄子以“道”为理想目标 ,以“文明之灾”、“人生之蔽”为对象物 ,以“逍遥游”的修炼境界为纽带 ,完成了其超越观的理论构架。但由于时代及其自身的局限 ,使这种超越仍不免留有复古、宿命和阿Q式自慰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显政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以信息发布机制、宣传发声机制、办事公开制度、舆情回应制度为表现形式的显政体系,集中体现了人民性、科学性、能动性、发展性、兼容性的有机统一。显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表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辅相成,互促并进。  相似文献   

20.
《全明词》《全明词补编》为明代词文献的保存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但明代文献浩繁,故仍有部分佚词尚待掇拾。现从国家图书馆馆藏孤本《南门仲子续集》中辑得《全明词》《全明词补编》未收词人陆之裘词42首,这些佚词以酬应词为主体,体现了北方台阁词风与吴中风雅的交融,另有一些词作则是自我境遇的真实投影。现整理刊布,以期对完备明词辑录和陆之裘研究有所裨益,同时有助于探索太仓词派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