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民工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着直接影响,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不仅是当今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第二代农民工,目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对农业不熟悉,同时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和社会。他们遭遇着方方面面的瓶颈:户籍、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农民工事业成长的作用,并提出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须把握的几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生力军,作为城镇居民之外的边缘人群的农民工却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本文分析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及其缺失的原因,阐述了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必要性,并提出全面建设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农民工占一半以上,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大部分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工资经常被拖欠或被克扣,许多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如没有养老保险、工伤险、失业险、科学的医疗保险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和发展,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国经济建设中来。农民工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努力被全社会所认同,也引起全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和。作为接受农民工开展日常生产的各级企业,在认真遵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各项政策法规下,积极开展农民工全面职业素养培养,主动引导农民工职业化推进,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农民工占一半以上,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大部分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工资经常被拖欠或被克扣,许多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如没有养老保险、工伤险、失业险、科学的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农民工群体中构建信任机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军在一亿人以上,约占我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广大农民工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城乡二元化格局的制约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影响,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由此引发了一些影响安定稳定的社会问题。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强烈关注。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视角即信任机制的角度剖析农民工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构建农民工信任机制的重视。一、信任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法律和信任是维持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有序运行、永…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这支约占福州市常住人口10%的庞大队伍,他们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做好农民工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是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促进福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民工档案的现状分析,阐述农民工档案建立与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构建完整、系统的农民工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岳树岭 《决策探索》2014,(16):42-42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这是我国首次在“一号文件”中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作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生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将予吸纳的准市民阶层。对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需求下降,导致我国出口迅速回落,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造成大量务工人员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凸现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身新农村建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及逐渐递增的农村富余劳动者的发展问题。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广开渠道帮助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积极改善和优化农民工创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现实存在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往返迁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随之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农民工群体在城乡间的流动与迁移,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中国的农民工又是世上最罕见的一支队伍.最初有人叫他们盲流,后来叫农民工.从盲流到农民工字面上看已从盲目的流动到有目的的工作了.可以说这是进步.这支庞大的队伍让世人惊叹,今年初南方的一场雪灾,更让滞留在广州等地火车站不能回乡过年的农民工,数量之大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新的纪录.农民工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的城市,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一个个地扩张,高楼一座叉一座拔地而起.可以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辛勤的双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工也同样带来许多问题,城市发展了,农村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就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面前,农民工孰去孰留?  相似文献   

13.
李晓莉 《科学咨询》2009,(17):10-10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需求下降,导致我国出口迅速回落,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造成大量务工人员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凸现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身新农村建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及逐渐递增的农村富余劳动者的发展问题.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广开渠道帮助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积极改善和优化农民工创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民工问题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如何将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到城市,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艰巨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它的解决直接关涉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农民工利益保障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理性反思了农民工利益保障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口迁移简单上指人口在地域之间的流动或者转移,人口迁移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众多因素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转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人口迁移理论分析新时期农民工转移现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农民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在各行各业用辛勤的劳动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农民工却没有被城市真正认可和接纳,其劳动权利屡遭侵害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根源,也有法律的原因,还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因此,分析农民工劳动权利的受损原因及其保障问题无疑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晓寒 《经营管理者》2011,(5X):409-409
农民工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这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还不完善,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主体,具有不可忽略和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权利缺失,不仅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而且还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实现和保障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促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是全社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急迫任务。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时代背景,论述了我国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民工城市政治参与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中小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倒闭,依存于这些企业发展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透过金融危机分析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遇到的深层次的难题,就农民工失业对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分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安置返乡农民工,通过有利政策扶持返乡农民工通过小资金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民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并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积极保障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问题是新的社会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与挑战,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对现行的社会关系与法律体制提出新的调整要求。劳资关系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关系,对于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权益问题与我国雇佣关系发展现状,尝试着从雇佣关系发展变化的角度来探求农民工问题的适当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