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是价值尺度,其理论依据是社会进步具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特征。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理论依据是社会进步的合规律性、社会进步的合目的性以及二者相统一的特征。社会进步的合规律性是指社会进步符合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活动规律。社会进步的合目的性是相对于合规律性而言,是指社会进步总是趋向于人类希望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社会进步合规律性与社会进步合目的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质量: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对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问题 ,学界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 ,大致有三种看法 :人的尺度 ,或者生产力的尺度 ,或者认为是人的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辩证统一。但是“统一说”只是指明了一条原则 ,而统一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基于此 ,本文从追问进步范畴开始 ,分析孤立的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缺陷 ,提出作为两者统一的社会质量尺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进步作为一种价值评价,反映的是评价主体的主观价值标准与对象客体客观发展状况之间的契合关系。由于社会是复杂的,评价主、客体及评价中介具有复杂性,导致评价尺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进步作为一种价值评价,反映的是评价主体的主观价值标准与对象客体客观发展状况之间的契合关系.由于社会是复杂的,评价主、客体及评价中介具有复杂性,导致评价尺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作用,就存在着评价问题。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其实就蕴含在社会进步的内涵当中。由于社会进步可以归结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的自由与解放,这两项内容就应当成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统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进步评价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8.
利益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而实现的人们需要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贯穿人类活动和历史进程的一条线 ,是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纽带 ,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李庆宗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6):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合规律性;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合目的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0.
文成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标准 (物的尺度 )和人的发展状态标准 (人的尺度 )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终极目标。这两者的发展会出现分离 ,其分离实际上是在创造着使自身被否定的前提与条件 ,因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因此社会发展只能在现实生产力基础上找到人与物发展的现实结合点 ,作到人与物的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理论评价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5):36-39
社会现象由于受人类主观意志的影响,因而没有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和重复性,社会科学理论也没有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确定无疑的检验标准。对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评价应坚持以下标准:(1)必须用原因解释现象;(2)论证和反驳必须坚持大概率原则;(3)必须坚持逻辑的自洽性、解释的一致性和结论的预见性原则;(4)必须对概念进行严格定义;(5)必须接受反驳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当前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媒体时代。从社会评价话语与媒体信息的联系出发,可揭示出构建社会评价话语需要克服的一个重大问题:信息不对称。社会评价话语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物和人自身在内的一切都是在社会话语中得到评价并从而得到规定的。在社会评价话语后面,不存在着一个脱离评价活动的抽象社会。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个性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中争取解放和获得自由的过程。社会进步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创造条件,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尚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步观。邓小平的社会进步观从社会进步的根源、动力、道路、社会进步与历史主体意愿相一致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在必然性。邓小平还从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等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张登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3):51-53
译书是晚清国人了解西方的最便捷途径.从开眼看世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救亡启蒙的戊戌维新到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社会的每次进步,无一不与译书活动息息相关.这既是晚清时期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反映,也是国人走向世界的心路历程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郭丁铭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44-48
成人教育法肇始于国家通过立法途径对成人教育活动的干预。由于成人教育法是福利国家理论的实践,并且以社会公共利益至上,所以成人教育法不属于公法,也不属于私法,而属于社会法。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元景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5
科学技术作为首要的物质与知识创造力,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具有巨大的作用,然而正是人类所倚仗的科学技术,由于它与资本、意识形态的联姻而带来的工具理性逻辑等等负面效应,在现代社会不断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风险甚至是灾难。为此,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必须坚持三原则,必须抛弃极端功利的实用主义态度,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交互整合是指网络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包括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整合与社会心理对网络的整合。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是指网络的发展使社会心理的变化加快,扩大了社会心理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需要层次的上升和多样化,增强了人们对科技的信任和社会进步的信念,提高了社会认知的地位,并推动社会认知模式的发展。社会心理对网络的整合是指社会认知、情感、动机、态度等各种社会心理对网络的影响,使网络逐渐获得和完善自己的社会属性,并形成和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心理相互融合,实现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 社会 现 代化 进 程的 深入 ,以 创造 、积 累 、传播 文 化专 业知 识 、生产 精 神产 品,促进 科 学技 术转 化为 现 实强 大 生产 力的中 国 知识 分子 ,已经 完成 由 附属 阶层 向 工人 阶级 最 重要 组成 部 分的 角色 转 变。 中国 的 知识 分 子已 经成 为党 的 阶级 基 础中 的中坚 力 量;是 提高 工 人阶 级 整体 素质 、促 进工 人 阶级 进步 与 发展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是 推进 我 国先 进社 会 生产 力、先进 文 化发 展的重 要 力量 ;作 为先 进生 产 力的 载体 已 经成 为推 进 中国 现代 化 的主 力军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