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文化是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检察制度的基本属性,是本质上的统一性与表征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等价值功能.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理念文化为方向,以核心价值文化为重点,以职能文化为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从而实现检察多元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检察文化是本质上的统一性与表征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多样性与统一性在检察理念文化、检察职业文化及检察载体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多样性和统一性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检察文化产业是近年新兴的概念,其相关基础理论目前尚未见系统研究之作。检察文化产业的概念应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基础,结合检察文化特色来界定,呈现层次性的丰富内容,与检察文化事业密切联系,但又彼此区别。它具有文化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彰显着自身特色,并具有经济性和意识形态性两大类型性功能。未来检察文化产业必须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走集约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检察文化与政治法律协调发展的规律性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奠定检察文化理论基础并决定其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检察文化的制度基础并规制其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党的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则是检察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托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效载体,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工作中深化与拓展的最终归宿是: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要求的检察文化的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工作中深化与拓展的基本路径是通过检察文化建设实现司法理念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的转化,即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相统一、协作与监督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案件数量与案件质量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是在以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还吸纳了大陆、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中的一些合理性因素,同时承继中国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并结合基本国情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检察改革集中体现在检察制度基本框架的探索和建立、检察权配置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检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上.在纪念建国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当代中国检察改革的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国臣 《河南社会科学》2011,(3):114-120,218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检察学习文化"就是指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在开展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掌握规律、传承文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动机、目的等价值理念,关于学习活动的方法、手段、习惯等行为方式,以及关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制度、机制等系统的有机统一体。加强检察学习文化建设,建设学习型检察院,是检察机关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杜学栋 《理论界》2005,(10):144-144
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文化的检察事业是不可能发展的.检察机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土壤是文化,唤起人的主体意识,使其从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接受,从而达到规章制度要求与个人习惯和修养的契合统一.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源泉与基础,实行文化育检,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发展检察事业.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必然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检察文化来源于丰富的检察工作实践,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检察文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根本上说,检察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先进文化的熏陶来全面提升检察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检察文化建设与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机统一.因而,实现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就要把检察文化建设纳入全部检察工作之中来谋划和考虑.具体而言,在检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业务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保障建设为依托的基本思路,努力确保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工作的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向上的、先进的检察文化对培育检察官和检察院其他工作人员现代司法理念,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培育先进检察文化,提高检察机关队伍整体素质,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人民的呼唤,作为检察机关应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自身能力.为创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虚假仲裁的出现对仲裁公信力的提升带来破坏性影响,对此,有必要在诉讼检察监督的基础上发展非诉检察监督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对虚假仲裁裁决的检察监督制度创新,帮助和促进正常仲裁环境的恢复。在具体程序上,可由案外第三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启动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仲裁机构责令仲裁庭在虚假仲裁进行中予以识别和叫停,或者对虚假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后予以撤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行政检察监督因受“重刑事、轻行政”观念的束缚,对行政检察监督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够,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供给不足,司法实践又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严重制约了行政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结合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实践,须重塑司法理念,改革检察体制,保证刑、民、行检察监督均衡发展,完善行政抗诉机制,赋予检察机关有权提起或参与行政公益诉讼,明确规定检察建议为法定检察监督方式,赋予检察机关在行政检察监督中相应的职权,重构行政检察监督制度,推进行政检察监督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的双重职能属性,使其在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具有重要职责,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维护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诉源治理现代化。检察机关推进诉源治理现代化面临过程性监督质效亟需提升、民事检察和解程序制度保障空白、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狭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采纳率较低等挑战。应当秉持以点带面、检察谦抑、司法能动理念,从协同治理、社会互构、多元解纷、利益衡量等理论出发,构建检察机关推进诉源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通过加强过程性检察监督、完善民事检察和解程序、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范围、提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采纳率等路径,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现中国之治的检察担当。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民事检察建议正式确立为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但司法实践中民事检察建议的作用和影响却日渐式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事检察建议监督理念上的滞后、立法上的粗疏以及程序上的严格限制。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和规范民事检察建议,是有效扭转民事检察建议数量和质量双下降局面的根本途径。应当从改进民事检察建议立法模式,前置民事检察建议监督程序,明确民事检察建议跟进监督措施,规范民事检察建议运行程序,构建民事检察建议配套制度以及完善民事检察建议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消除民事检察建议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当代中国及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法治建设的现状,针对中国检察学体系创新中的改革、监督理念、职务犯罪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法治国家和推进政治文明的进程中,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参与者的人民检察院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当前检察制度中与宪政体制、诉讼构造以及国际刑事准则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应在宪政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7.
能动检察源于能动司法.能动检察概念的依法确定、涉围的依法匡正、指导思想的依法树立、运行机制的依法设立,关乎“大检察”法律监督格局的形成和检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能动检察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优质、合格、公正的法律产品.  相似文献   

18.
刘译矾 《江淮论坛》2021,(6):134-142
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企业开展合规,是当前我国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合规检察建议主要适用于轻微犯罪涉案企业,以推进企业合规为目的 ,通常制发于相对不起诉决定之后,一般也不为企业设置确定的考察期.由于缺乏正向实体的激励手段、怠于合规的惩戒后果以及持续动态的监管程序,企业合规检察建议存在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为了落实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涉企犯罪司法理念,发挥检察建议促进企业合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合规检察建议的激励性.未来可以从提升检察建议的专业性、建立企业定期报告制度、激活行政处罚激励机制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以推动企业合规检察建议中国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在司法价值理念、检察权配置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对检察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行检察管理机制、手段、方法离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法治精神、遵循司法规律和体现检察工作特性的检察管理模式,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影响中国检察管理模式创新的障碍因素,从现实困境中探寻解决出路,是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改革建立在俄罗斯联邦宪法、检察机关法、司法体系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诉讼法、俄罗斯宪法法院决议以及检察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之上.俄罗斯检察制度改革确证了以下原则:一国宪政制度是其检察制度构建之根基;法制改革要充分尊重本国的社会历史习惯和人们对原有制度的心理依赖;要大胆引进域外先进的法治理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