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城市就业人口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对山东省全部城市进行了统一的职能分类。将17个地级市分为省级、省内地区级、地级三级城市。对各个城市的一般职能、优势职能、显著职能也作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分类可以发现山东省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存在的问题,认清城市职能结构发展趋势及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整合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推进区域内人力资源一体化。文章运用统计数据,基于人力资源密度、核心—边缘等模型从时空的角度对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的自然密度不断增加、经济密度持续降低,且向京津两地聚集,圈层结构明显,而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工资水平的差异。根据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结构的特点,提出区域内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口结构演变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明晰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了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结构特征,利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将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结构因素统一纳入“内外交互作用”框架分析并优化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人口结构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人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城乡结构与规模等属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且围绕“双核心”地区呈带状分布,重庆地区男女性别比普遍高于四川地区,主要与地区产业结构相关,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以及城镇化率大幅提升,且空间上围绕“双核心”地区呈明显“核心-外围”特征。(2)人口具有自我发展的生产性及空间分布的流动性,表征为源于内部结构变化的自然增长和源于外部环境影响的机械增长,是地方化与区域化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以及人口结构内部因素使区域人口“流”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引致的人口流动和机械增长作用更明显,而人口自我生产性的下降负向影响着人口的空间分布。(3)人口...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该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总体上讲,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强,但存在产业结构尚需调整,人力素质有待提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内涵与分类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观点出发,在长期研究与实践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并从激励的角度对前人的解释作了一些补充与完善。同时,从分析美国人力资本研究专家明塞尔的人力资本划分方法入手,以人力资本激励特征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人力资本分类方法,将人力资本划分为一般人力资本、行业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同时流动人口的各种结构特征愈加明显。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劳动力来源、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力图在充分认识广东省流动人口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对隐藏在流动人口结构特征后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现象的经济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本文利用现代统计分析中的Ward最小方差聚类分析法 ,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类研究 ,得到了相应的的分类模型和分类结果 ,从而为探讨我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模式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建华 《南方人口》2006,21(2):12-20
本文以TZ市2004年全年所发生的678件特大抢劫案件的资料为载体,探讨抢劫案件中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人口特征。研究发现,男性是抢劫犯罪的绝对主体,同时男性又是抢劫犯罪的最大被害人;流动人口是抢劫犯罪的绝对主体,同时流动人口又是抢劫犯罪的最大被害人;在抢劫被害人中,常住人口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而流动人口遭受的人身伤害最为严重。本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美国犯罪学家Emilie A.A和Darrell J.S.提出的工作机会和工作质量对于犯罪率影响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以往研究对空间相互作用方向性考虑不足的事实,文章以长三角133个县市为例,构建了融合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框架,将表征空间需求关联的总体市场潜能细分为来自同层级、高等级、低等级三个方向,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了总体及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空间依赖导致的间接溢出效应等因素后,并未发现存在要素价格绝对调整或要素数量绝对调整的证据,总体市场潜能的提高同时促进了城市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就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而言,大城市的自身发展有利于中等城市的人均GDP增长,大城市之间、大城市对下级城市、小城市对上级城市形成了人口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而中等城市之间以及中等城市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则表现为回流效应。  相似文献   

10.
国内移民有两种形式,第一是长三角地区内部与地区外部的相互移民,第二是长三角地区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移民,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状况和演变。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正逐步强化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为核心的5个城市组团,并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结构的未来演化做了初步分析,对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区域移民政策提出一些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人口迁移量的分布、长三角区外省际迁入人口对区内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长三角区内城际人口迁移流向形态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从一个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分析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要素、社会发展要素相关显著,与投资要素、基础设施环境要素相关不显著;运用G IS技术,对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的区域划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大部分市县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偏低,区内无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区,并存在较明显的"五区"空间格局,即东部区、南部区、西部区、北部区和中部区。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萍  卢姗 《西北人口》2007,28(3):101-104,107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角度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社会学特征,以及迁移人口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此外还从人口迁移量的分布、省际迁入人口对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省内人口迁移流向选择等几个方面,系统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为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本荣 《西北人口》2007,28(3):12-16,21
研究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当前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分布的趋同性、多样性及人才资源的竞争性与合作性三个方面。影响长三角人才资源分布背景因素主要包括长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经济背景原因;长三角区域内部人口发展现状、就业人口现状、在校学生规模等人口背景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行政分割、人事政策差异等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夏青  向安强 《南方人口》2011,26(5):52-58
“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他们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与发展困境,但在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入户问题,征地补偿,利益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制定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方案与措施时,既要注意普遍适用性,更要考虑地方差异性,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针对性方略。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新一线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巨变.以长三角新一线城市苏州为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方法,对城市社会区类型进行划分.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苏州市社会区主因子有外来人口因子、知识分子因子、退休人员因子、城市住宅因子、农业人口因子、城市老城区贫困因子等六个因子.苏州城市社会区分成工薪阶层集中分布区、城郊农业人口聚集区、退休人口聚居的老城区、贫困人口聚集的城市中心区、外来人口集中分布区和高社会经济地位人口聚居区等六大社会区,社会空间整体上呈现"圈层+扇形"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