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卫平教授,浙江上虞人,1951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担任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目前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哲学史和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三等奖等。在《哲学研究》、《chinesestudiesinPhilosophy》、《ContemporaryChineseThough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左右,主要著作有《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孔子评传》、《生命的冲动——柏格森和他的生命哲学》(合著)、《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合著)、《孔子与中国文化》(合著)等。  相似文献   

2.
国家“七五”期间社会学重点研究课题“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已完成,其主要终期成果为《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张琢著)、《国外发展理论研究》(孙立平、严立贤、张静、张琢合著,张琢主编)、《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冯钢著)和《日本的国铁改革》(张萍著)等著作均已出版。  相似文献   

3.
张云,1953年3月生,浙江嘉善人,1983年华东师大政教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现任法政学院思政/公关教研室主任、教授;学科点负责人、校精神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三届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策划研究院研究员。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主要著作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公关心理学》,主编《公关心理学教程》、《大学德育》,在《社会科学》、《理论月  相似文献   

4.
陈华英 《职业》2008,(23):80-81
<正>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研究方法越来越关注,一批研究方法专著已经出版,如桂诗春、宁春岩合著的《语言学方法论》,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合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等。此外,还有大量学术论  相似文献   

5.
转入快乐之路——新世纪的积极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心理学研究,一向给人以神秘而晦涩的印象。侧重挖掘人类心理深层的文艺作品,如现代派绘画、诗歌、意识流小说,无不与焦虑、抑郁、幻觉、狂躁、变态等关键词紧密相关,而比较通俗的以“心理分析”著称于世的电影经典之作《沉默的羔羊》,《雨人》等更可见大众普遍观感之一斑。事实上,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状况的确如此,美国心理学家Myers作过一个统计:对1887年至2000年《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Abstracts)电子版的全部论文进行搜索,涉及“焦虑(anxiety)”的论文有57800篇、涉及“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涉及“喜悦(joy)”的仅有851篇,涉及“快乐  相似文献   

6.
《城市》1992,(1)
梅保华同志:您和刘岐同志、张跃庆同志合著的《城市学》及来信均收到,十分感谢!可能因为新观点的“城市学”尚在初创时期,概念还不十分明确,洋人又有什么Urbanology 来干扰,所以你们写《城市学》确有许多困难,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您们考虑:(一)城市学应是各门城市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层次要高一些。(二)城  相似文献   

7.
沈渭滨,著名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上海市七宝镇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困厄中的近代化》、《曾经沧海》、《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阿拉上海人--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观察》(合著)。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卷等,发表《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战役研究》、《海派文化散论》等论文百余篇。日前,沈渭滨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他所走过的学术道路以及多年来的研究心得。  相似文献   

8.
优质的绘本不仅富有教育和陶冶性情的意义,还会提升儿童读者的语言技能。将绘本从一种语言和文化转变为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意味着需要对语言、图片等多模态材料加以重新审视。基于丽塔·奥蒂宁(Riitta Oittinen)、安妮·凯托拉(Anne Ketola)和梅丽莎·加拉维尼(Melissa Garavini)合著的《绘本的翻译——为儿童读者重塑视听言》,从插画、名字和文化专有项三个维度突显绘本翻译应考虑的问题和处理效果,可以为未来的绘本翻译研究探索提供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9.
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提出社会记忆通过三种记忆取向来保持,分别是官方记忆、集体记忆和民间记忆取向。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学家埃里克&#183;霍布斯鲍姆和T&#183;兰格合著的《传统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则以官方记忆取向为主,告诉人们晚近的一些貌似古老的传统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一、情绪问题的时代意义在人类大踏步走向21世纪之时,一个与人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情绪问题变得突出起来了。《情绪心理学》、《人类情绪》、《情感论》、《情感与理性》等各种与情绪有关的理论著作、通俗读物连同大量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许多国家中出现。80年代以来,心理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对情绪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伴随着众多的出版物、研究机构和咨询机构的诞生,“心理学”、“情绪”、“情感”等词也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起来,情绪问题已成为人们熟悉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变化首先是由下面两个因素带来的:(1)随着高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世界》《、人类的情感》《、心理学基础》等。  相似文献   

12.
栾贻福  周晶 《职业时空》2012,(1):122-12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旅游心理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心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对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人们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知网(CNKI)等学术网中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文献,如对现状的论述,总结出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点,同时对更加深入地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合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他们将熵增定律同许多领域中的自然观相联系,认为必须将熵增这一物理原理视为新的世界观,去考察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并且得出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我们的地球必会走向"热寂"和"物质混乱"状态。但是,用熵定律不能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那种夸大熵增定律的适用范围,认为它不但适用于地球,而且也适用于整个宇宙的观点是悲观且片面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李普等人合著的《有效公众关系》一书,是当代公关界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论著之一。该书的最新版本(第七版)综合了著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青岛化工学院的于里教授特将该书的部分章节译出。本刊自本期起连续刊载于里教授所译的该书第一章《当代公众关系学导论》。因限于篇幅,对译文作了少量删节(凡删节处皆以“……”号标明)。另,为尊重译者意见,译文中一律用“公众关系”,而不用“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最近揭晓的“1995年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评选”中,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关系学》和《公关心理学》榜上有名。 《公共关系学》和《公关心理学》均是经过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杨竹芸 《现代交际》2016,(4):162-163
经典红色电影《董存瑞》塑造了一名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革命烈士形象,一直以来,以其特殊的教育意义感动了几代人。这部电影不仅仅反映了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分析和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原则,有利于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名片:赵昱鲲,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幸福中心副主任,在全国推广幸福教育、幸福企业,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幸福方案,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应用的领头人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博士,参与创建了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并任副主席,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心理标签:幸福不是你未来的目标,而是你当下的状态;幸福是你内心生活方式的体现,而不是你要到达的终点。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以来,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2007《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2007《标准》)和2012《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2012《标准》),对二者进行了详细地解读,2012《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更具适用性和完善性。之后,针对2009《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对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重要作用。最后,以渤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为例,分析了2012《标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所带来的启示与思考,从而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早期社会学的繁荣时期30年代,产生了许多有关家庭研究的论著,如《中国婚姻史》(陈顾远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国之家庭问题》(潘光旦著,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人口问题》(陈达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等。特别是一些有关家庭的社会调查在当时蜚声中外,如李景汉所做:《五百一十五农村家庭之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印,1931年)、《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7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