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法隐喻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语篇文体特征的具体表现。语法隐喻尤其是人际语法隐喻,在新闻英语语篇中的分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了新闻英语不同于其它功能文体的特征。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分析了新闻英语语篇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英语科技文体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隐喻在英语语篇中被大量使用 ,但是在不同的文体和语域 ,语法隐喻出现的形式和所体现的功能各有不同。本文分析了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 ,解释了不同隐喻现象出现或不出现的原因 ,进而说明科技语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科技文体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法隐喻在英语语篇中被大量使用,但是在不同的文体和语域,语法隐喻出现的形式和所体现的功能各有不同。本文分析了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解释了不同隐喻现象出现或不出现的原因,进则说明科技语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特征,讨论不同形式语法隐喻在科技文体中的表现形式及深层含义,帮助英语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更好地进行科技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5.
以海事英语语篇为例探讨名词化隐喻在海事语篇中的特点、功能及其在语句与语篇中的实际运用,指出名词化是海事英语语篇中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名词化隐喻在海事英语语篇中的分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海事英语不同于其他语篇的文体特征,名词化结构是海事英语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符合海事语篇对正式文体的行文要求。  相似文献   

6.
名词化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的一种-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名词化语法隐喻具有能使语篇客观化功能,增加语篇信息密度的功能以及语篇连贯功能.科技英语语篇具有客观,信息密度大和衔接连贯的特征.因此名词化语法隐喻应在科技语篇英译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名词化隐喻(Nominalization)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研究名词化隐喻在各种语篇中的体现和功能十分重要。名词化隐喻在农业科技英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具有语篇正式功能、语篇衔接功能和语篇简洁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韩礼德的语法理论基础之上,探讨了语法隐喻在美国宪法中的使用,从而发现英语立法语篇的行文特点,这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和了解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法的迅速发展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传统的隐喻理论。语法隐喻广泛存在于科技语篇中,具有组织概念系统、重构经验、衔接和展开语篇等功能。本文分析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应用,并探索其在科技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的角度,通过实例考察了科技语篇中的形容词化的表征,工作机制和功能,并且证明形容词化属于一种语法隐喻现象,并对科技语篇的语体特征的实现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隐喻历来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现代隐喻理论认为它不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导致概念隐喻的差异,在隐喻翻译时应根据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以取得“功效对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隐喻在英语文学作品和新闻写作中的使用频率甚高.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有许多共同点.因此,从语言角度、文化角度就英语隐喻的可译性进行翻译,对译好隐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普遍存在于汉英语言中。惯用语是口语中一种短小固定的语言样式,它往往超越字面意义,获得一种比喻性的整体意义。在惯用语意义形成的过程中,隐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手段。由于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英汉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本文探究了英汉惯用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反映出的文化认知异同,以期译者在进行跨文化语言翻译时,准确把握隐喻语言的认知特点;英语学习者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情感隐喻是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汉翻译的难题.英汉情感隐喻既有认知的共性,也有认知的差异性.英汉情感隐喻翻译应当采取认知对等策略.以避免翻译失真.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研究者对英汉习语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但在这种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中,概念隐喻的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存在着映射角度的不确定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概念隐喻的突出与掩盖的系统特征,借助方向、本体和结构的突显隐喻映射,挖掘出英汉习语内在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网络新词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究。分别从隐喻和转喻认知的角度描述了英语网络新词的生成方式。从隐喻认知角度主要有四种生成方式: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语音隐喻,并且分析了使英语网络新词生成的相似性的不同特征。发现英语网络新词虽然在构词方式上有着区别于传统英语的一面,但其生成机理在本质上却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英语语言的隐喻化特征及其与认知的关系。隐喻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隐喻的辨认,然后是隐喻意义的推断。语境在隐喻的辨认和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的语言并不是对会话原则的违背,其理解也并不像语用学家所假设的那样,需要先理解字面意义,如果发现字面解释异常,要根据语境推断出其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比分析了汉英比喻的不同。从句子形式结构、比喻构成成分、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特色角度对比研究,并讨论汉英比喻中各自的特色和实际运用的效果。通过大量例举实证,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比喻带给读者的不同感受,使我们在选择和应用比喻中达到思想和语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食物有关的隐喻性语言.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英汉食物隐喻异同,有助于深化对隐喻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