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视角下的刑事证据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证据学对证据概念的界定过于关注证据的实体属性 ,忽略了证据概念的诉讼性和层次性特征 ,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现代证据法学理论研究体系的建构。笔者主张在我国基本诉讼体制下 ,以诉讼主体、诉讼阶段为标准对证据概念进行层次划分 ,将证据划分为审前证据、审判证据与裁判证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尤其是电子证据出现以后,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证据是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这一角度,以事实信息的载体作为划分证据存在形式的标准,通过对各种事实信息载体的分析,将证据的存在形式分为物的证据存在形式和人的证据存在形式,并最终得出电子证据是物的证据存在形式的一种,而不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存在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胡建虹  沈涌潮 《阴山学刊》2005,18(4):109-114
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这是在我国长期流传的正统观点。但笔者认为并不能准确反映诉讼法学和证据学上的特点,应该用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来概括其基本属性,才有利于对诉讼证据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通过对诉讼证据基本属性的分析批判,可以深入了解诉讼法学和证据学意义上的关于证据属性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有关问题,以期有利于我国的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4.
证据不是事实,但与事实有着内在的联系。由证据的起源可得出结论:事实通过表达产生事实信息并通过事实信息作用于证据之上。证据本身不能证明诉讼事实的存在,但证据存储信息,并通过信息反映事实的存在,从而判断诉讼事实的是与非。事实、信息和证据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循环互证的关系,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物与人是证据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5.
诉讼证据是法律适用的客观基础,不同证据制度划分的标志之一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方式、标准,而审查判断证据的方式、标准的巨大差异又源自于对诉讼证据的归类、本质属性等认识上的差异。因此只有对这个理论源头进行深入探讨,才能推动证据理论的发展,从而推动证据制度和诉讼制度的发展。我国证据理论中的主流观恰在这个理论源头存在错误观点,制约了证据理论的发展和证据制度、诉讼制度的完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证据客观性的信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属性是证据法学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而证据的客观属性则是证据法学理论中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学者对证据的客观性一直争论不休。通过总结证据客观性的各种观点,对其产生争议之原因予以阐析,并以“事实信息理论”为依托,从证据是存贮有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这一定义出发,对证据的客观性予以信息解读,提出证据的客观性包括作为证据表现形式的物与人的客观性以及证据中案件事实信息的客观存在性,这两者统一于证据之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并非同一概念 ,是刑事证据一种特殊形式。我国现已有瑕疵证据制度的相关立法基础 ,但还有一定的缺憾 ,而完善相关立法的关键在于导入现代诉讼理念和运作规则。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益,是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顺利推行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信息论起源于通讯理论,它是美国科学家申农于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可分为狭义信息论与广义信息论。狭义信息论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便提高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广义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性质,研究机器、生物和人类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利用和控制的一般规律,设计和制造各种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机器,以便部分模拟和代替人的功能,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加涅(1916-)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对人类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大量研究,建立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他着重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特别是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和  相似文献   

11.
张宝珠 《理论界》2001,(3):51-51
一、证据开示制度概述证据开示是指诉讼的每一方当事人向其对方当事人提供和展示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文件以及其诉讼请求或抗辩的其他有关材料的方式和程序。本文所论述之证据开示主要是就民事诉讼而言的 ,而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 ,作为一种搜集证据的方法 ,是专指审判前在控诉方与辩护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证据开示源于16世纪下半叶英国衡平法司法实践 ,至19世纪英国司法改革合并普通法和衡平法诉讼时 ,证据开示程序才开始形成。1938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将证据开示制度“法典化” ,正式确立为一项法定程序制度。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客体(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来源”这一涉及客体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认识论观点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不过关于这个观点的科学依据问题,长期以来却探究和论证得不够.我认为这一情况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人为的原因所致,而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也有关.现在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大现代综合科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在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契机.本文试图运用信息论观点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制度理论基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问是立足于最高层面即哲学层面认识的,即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随着对诉讼过程中有关证据活动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司法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区分,证据制度理论基础仅仅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证据制度的唯一理论基础,是不符合证据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的.应确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客观真实论一直是我国刑事证明理论中的主流观点,其合理性与积极意义应当予以肯定。但这一理论有其固有的缺陷,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亦足可质疑。以这一理论为背景的印证式诉讼证明模式也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在一定意义上还可能成为违法取证的制度诱因。文章认为,在理论整合和证据判断标准的确定过程中,应当借鉴法律真实论和自由心证原则的合理内核,使两者达成理论上的和谐,并将其作为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进路和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证据克服了常识证据的表象性、模糊性等缺陷,是对常识证据的超越,但超越并不意味着科学证据可以替代常识证据,更不意味着常识证据退出了诉讼舞台。当前,在诉讼实务中,人们优先使用的仍是常识证据,科学证据只是作为常识证据的补充而排在第二位。美国比较法学家达马斯卡教授的科学将会将经验常识从事实认定中彻底清除的观点有所偏颇。  相似文献   

16.
证据开示制度是当事人主义或类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司法制度 ,对于维护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证据开示制度最早发端于英美法国家 ,现已发展得甚为完善。这一制度对我国正在拟议中的证据立法而言意味着什么 ?本文拟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一、证据开示制度的含义证据开示 (Discovery或Disclose) ,又译为证据展示、证据再现、证据先悉。证据开示的基本涵意是庭审调查前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获取有关案件的信息。《布莱克法律辞典》将之定义为“了解原先所不知道的 ,揭露和展示原先隐…  相似文献   

17.
自现代化发展起步之后,司法渐成稀缺性社会资源,诉讼效益问题日渐成为现代诉讼法学的重要课题.既有研究大多全盘排斥诉讼效益的非经济性价值因素,在研究方法上也过于保守,不敢突破固有的“投入—产出”模式,这与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及民事诉讼的新型化实践相去甚远.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专业分工理论透视民事裁判组织体系、以规模经济理论分析复合型诉讼、以机会成本理论分析预备诉讼、以外部性理论分析公益诉讼等现代型民事诉讼形态,旨在为我国诉讼效益的实现问题提供某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论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张开绩证明责任也称为举证责任,它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诉讼的全过程,就其实质来说就是对诉讼证据的求证过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于证据理论和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在诉讼发展史上,证明责任的确立最早产生于罗马法。其证明责任的涵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有的学者著书立说,不同程度地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下简称认识论)是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说:“如果诉讼活动不是认识活动,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属于认识活动,那么将认识论作为证据法的理论基础,就显得不科学了。”并进一步把坚持认识论指导证据法的主张说成是理论上的“误区”,还认为我国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应当是“形式理性观念”和“程序正义理论”。这种观点反映到诉讼证明标准上来,便是认为认识论导致了只重实体正义,忽视程序正义,导致了一味追求客观真实标准而忽略了诉讼效率。主张用法律真实来代替…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项证据制度的确立,其背后必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来支撑。司法认知作为一项证据制度,其设立和运作同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点。建立司法认知的法理之维就是为了实现诉讼公平,消除不合理的费用和拖延,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