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一、学报的功能高等学校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为己任,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大职能。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系统。很多高校已发展为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成为高校建设的楷模。学报在高校科研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高校科研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调节者,又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与管理,转化为社会精神产品的中介。我国高校学报在“五四”时期诞生以后便逐渐奠定了它在高校的这种重要地位。有些老一辈教育家都曾说过:要办好大学,第一,抓好教学;第二,办好学报。办好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 ,高校的职能已由原来的传授知识转向传授知识、科研、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上。高校职能的转变也为高校的校办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科技产业只有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重心 ;从现代企业制度入手 ,理顺关系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加强依法监管等 ,才能更好地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为科教兴国的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立身之本就是将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进行结合,只有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进行紧密结合,才能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服务于社会.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且比较复杂的工程,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和服务功能,激励教师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并依法保护教师应该取得的合法收益.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学报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高校学报仍以其学术性、内向性、综合性等特点,在林立的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报内容既是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反映,又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它在科技成果转化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经济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知识经济对社会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变化,探讨了知识经济发展如何促使高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针对现实进一步提出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也谈高校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面对高校扩招的形势 ,以教学为主的一般本科院校更应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 ,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科研中重倡科研的规范性 ,提倡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研风气。同时要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在科研成果转化上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学报栏目设置与科研成果联系不紧;高校学报发展定位不准,无法突现其在科研成果转化上的优势。为此,高校学报应在选题策略与实施方案两方面入手,搞好栏。目创新,为高校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明显不足,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本文对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进行了分类,将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分为公益性转化和盈利性转化并分析了各类成果转化的实现要素。具体提出了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协同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今后的区域竞争中,辽宁老工业基地应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必须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相结合,和主导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相结合,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相结合,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相结合,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区“二次创业”相结合,和促进科技人才向创新人才转变相结合,和营造创新环境相结合。为此,辽宁老工业基地需要选择优势领域开展自主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区“二次创业”,建立高素质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加快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1.教师是办学的主体这首先是由高校办学目标和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高等学校是传授、探索高深知识的场所 ,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创造科学知识及直接为社会服务。在高校的所有工作中 ,教学、科研是发挥高校职能、实现高校办学目标最重要的工作 ,处于中心地位 ;广大教师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 ,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就是高校办学的主体。由于高校是传授、探索高深知识专门的场所 ,学有专长、拥有学士以上学位是做高校教师的基本条件。高校教师凭各自专业被安排在各个系科…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形势紧迫,社会分化程度加深,利益格局差距整合难度加大,由此引发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理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迁,对原已形成的社会心理结构形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心理正进行着艰难的重构。而社会心理的重构需要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系统。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重构的动力主要有物质利益动力、精神文化动力、社会结构转型动力和全球化动力。这四种动力既相互独立,又构成完整的社会动力系统。它们不仅为中国社会心理重构提供了适度动力保障,也给中国社会心理重构指明了实现路径。社会心理重构的最终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得益彰的、符合民意的社会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带来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其中也包含社会行动个体的现代化,随之而来的多元价值规范和秩序导致个体行为与文化规范的断裂,以及社会失范现象的发生。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考察中国乡村抑郁症的社会情境后发现,社会转型并未带来乡村社会疾病分类与认知体系以及诊疗权威的转变,乡村抑郁症患者及其家人行动背后的意义正是社会失范的隐喻。抑郁症作为疾病在乡村所共享的社会意义以及主体行动背后的个体意义,折射出抑郁症既是乡村社会转型中的变调与失范,又是与社会转型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模式是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从总体性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到市场化改革后的发展型国家再到超越发展型国家以及在此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国家的治理转型给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与空间,而社会工作发展遭遇的困境也给我们指示了国家治理转型的方向。在当前国家治理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应该充分挖掘本土社会工作资源,同时学习西方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以及选择发展性社会工作及其他契合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领域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顺势发展的社会工作反过来助推国家的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西方早发国家的现代社会转型可以分为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两个阶段。西方国家空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同工业社会的转型相伴相生,并促发了西方国家的生态文明启蒙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为契机,西方早发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从过去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立思维转向了二者的协同思维,这对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北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最为重要的是,以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了精神支撑。东北民俗文化的本质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藉与根基。重新认识和寻找东北地区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找回失去的区域文化认同,完成民俗文化的创新,以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也许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各种社会冲突凸现出来,社会冲突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具有双重作用。从长远看,社会转型必然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冲突;从目前看,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过渡性的社会冲突。社会冲突为社会转型奠定基础、积蓄力量,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就是要通过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萌芽于鸦片战争,成于新中国建立,盛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它是一个渐进演化的历史进程,既有系统完整的历史发展连贯性,又有明显特征的历史发展阶段性。我国社会转型的原点和后续点(亦称新原点)将我国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较完整地串联起来,承前启后,由此及彼,绘就了一幅惟妙惟肖的中国社会转型完整而系统的历史演进图。  相似文献   

18.
理性化是西方社会演进的趋势和文化研究的主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失序问题是观照理性化局限的窗口.文章对分别生活在这两大转型时期的迪尔凯姆和哈贝马斯关于社会秩序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人在社会失序与重建方面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的得失,这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是一种实质性的社会变动,由根本制度带动的社会全面变化通常伴有剧烈的阵痛,并冲击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中亚五国的社会转型始于矛盾与危机并存的历史背景之下,可以说,苏联模式的终点,就是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原苏联共和国艰难转型的起点。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与冲突,都能够在苏联模式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后果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矛盾学说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社会矛盾学说和西方的社会冲突理论在概念内涵、根源和解决方式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给我国转型期社会现实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