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伟文 《船山学刊》2015,(5):96-103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论述尤其丰富。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安身立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坚持"天人合一"的立场与"内在超越"的价值实现路径,这也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最基本的特征。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儒、道是由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两种不同理论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重要支柱,儒、道对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个体修养的实践与功夫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晓虹在《学术界》1999年第 6期撰文认为 ,人类内部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也是贯穿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根源性的矛盾。从理论上来说 ,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既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 ,又有价值论意义上的关系 ;从思想史来看 ,在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上 ,有着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和价值原则 ,即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由于近代西方社会以“物的依赖关系”取代了传统社会“人的依赖关系” ,与此相应 ,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整体主义逐渐被个人主义所取代 ,在一定意义上说 ,西方近代哲学是要为这一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论…  相似文献   

3.
个体性思想在中西哲学源流处均确切存在.先秦时期个体性思想具体呈现为个体与群体间之辩证关系,儒、墨、法等家力主以群体为主导,以群体价值居先为优.道家主张应把个体价值置于首位,只有个体价值得到高扬,个体生存得以保障,群体价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彰显.先秦诸子所论之相同点在于均站在价值论视域中力主研究世界对于人的意义,目的是促使人能够不断认识、反思自我,以创造更为和谐之社会.  相似文献   

4.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价值现表面看来有着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背后所隐藏的是两种哲学类型的历史差异.通过比较,两类哲学价值论具有通约性是有限的,不可通约性是明显的,可以说两类哲学在价值论上是形似而神不近似.通过后现代主叉和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价值观差异的明确,我们将会得到双份的收获,因为这既能够凸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特性,又有利于从更深层面来考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形,有效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莫医铭 《理论界》2023,(3):23-29
群己观是古今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它内在地关涉人作为存在的个体特性与类共性之间的关系、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就对群己观作出自觉思考,并以此作为其思想的理论支撑。荀子的群己观肯定了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生命价值对于群体生活的意义,同时也指出群体是个体生存的重要保障,主张个体融入群体,以保证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谐、存续、发展。荀子从群的社会义和组织义对“群”的精义作出阐发,在战国末年天下纷争却又趋于统一的社会背景下,其群己观意在建立秩序,实现“各得其宜”下的“群居和一”。  相似文献   

6.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人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历史主体,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人又可分为个体和群体,即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以往的主体研究对个体与群体往往缺乏区分与联系,因此难以从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角度来审视人的活动,这是一种哲学研究方法的缺陷。认真研究认识与实践活动中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辩证关系,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改造并将其上升为官方哲学,提出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实现了儒家价值体系由先秦向封建正统的转向。由董仲舒主要思想奠基并构建起来的价值体系是与封建专制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旨在强调以皇权为核心的整体利益的至上性。他对整体利益的强化,使整体主义价值观成为了正统儒家的价值定势,构成了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整体主义作为处理个体和群体关系的价值主张,在维护传统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弱化了个体的意志和人格独立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视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讲根据这个特点教育学生,让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重新进行评价,确立新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导向,这是高校“两课”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中心任务之一。(一)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转型和变革,使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生存发展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和考验,给传统的人生价值模式加入了不少新的内容和特点。第一,价值主体上有所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重群体轻个体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影响,价值主体观念偏向类群体,即向国家倾斜。国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处于直接干预指挥的主…  相似文献   

10.
一、价值的本质 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商品价值,而是一个外延宽广得多的哲学概念。哲学上所说,价值是事物与一定自控制系统的目的的关系的属性。它是从事物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如果给价值下一个浅近的定义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不仅有对于自然物和各种人工产品的需要,而且人们彼此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互相需要。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  相似文献   

11.
对生态价值的探讨,涉及价值的奠基问题。如果不考虑生态与生存的关系,就找不到生态价值的立足之处。西方近代哲学以认识论转向为标志,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主导。与此相应,在现代西方颇为流行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和义务论伦理学分别立足于经验上的功效和规范原理上的合理性。这样的进路难以阐明生态本身的价值。只有阐明了生存的意义,才能阐明生态的意义。但这种生存必须被理解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体的整体生存,而不应被理解为个体生存。由此观之,中国传统哲学倡导的"生生之为大德"的整体论的生命价值观特别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2.
论创造社方向转换的内在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梅 《晋阳学刊》2004,6(2):97-100
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中间地带,创造社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形成了双重文化人格:即一方面具有个性意识,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又具有群体意识,自觉承担群体价值,不惜为群体价值的实现牺牲个体。文化人格的两重性,是创造社作家实现方向转换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突破,不限于历史哲学或历史观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哲学的核心或世界观哲学层面实现了空前 的突破。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层面来看,如前所述,对“现实的人”与“个体的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把个性 解放与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相结合,等等,这都不限于哲学的应用,而是体现了在世界观哲学层面对西方传统的抽象个体论的超越, 或者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其意义在于为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之核心奠基。也就是说,在世界观哲学层面,马克思既坚持物质第一 性,又坚持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实践的能动性,于是便在哲学的核心解决了唯物主义和现代人文观念的结合问题。马克思创立的新型 唯物主义哲学的人文主义性质,就在于它的核心以人及其实践为基础,这表明它在哲学的对象和功能上都根本区别于西方传统的唯 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
吴进安 《船山学刊》2016,(3):100-106
儒家的价值系统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主流思想的形塑者之一,并且构成了文化中个体生命意义的传播者,它蕴含了人性论、价值观与历史观,形成中国文化的血脉基因。但至今日科技挂帅,数字生活与人伦疏离的现代社会,儒家究竟何去何从?在今天是否能有其继往开来之角色扮演,本文试从传统文化情境过渡到现代社会,厘清儒家的价值系统与个人生命、民族生命之关连性,进而探讨面对此种变异局势之际,儒家哲学的变与不变之观点,是否还有其提供现代生活参照的价值意涵,同时诠解儒家所需修饰补正之观点,当可肯定儒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既是个体(自我)又是类(群体),自我与群体如何适当定位,是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作为人伦的关注者,儒家自先秦开始,便对群己关系作了原则的阐释。尽管儒家并不否定个体,但就总体而言,群体的认同无疑压倒了自我的确认,这种群体原则在尔后的正统化儒学(特别是宋明新儒学)中逐渐衍化为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然而,至明清之际,与历史的剧烈变迁相应,传统的群己之辩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后者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明清之际儒家价值观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新唯物主义,其基本内涵实际上是价值与人、历史与人以及社会与人的统一。也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又分别为当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深刻的价值哲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性。从构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构成,是对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合理吸收。从价值表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价值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结晶,其中许多价值词都具有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同或相似的独特意蕴。从社会功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为本"、"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从实践养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9.
整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群体特别是国家利益的中心地位,相对于群体利益而言,公民个体的权利则处于次要地位。基于宗法关系而产生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导引着传统中国的权力走向集权,并对近现代中国的宪政运动产生了支配性的作用。相反,西方宪法的创生则与个体主义价值观密切相关。个体主义强调公民个体可依其自我的方式行事而无须受到他人的干涉。建设宪政中国需要借鉴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因为对人权的保障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公民身上。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可以被理解为现代文化哲学范式内的一种理论典型。马尔库塞文化哲学与马克思所确立的文化哲学传统有直接的承接关系,但他又试图从个体生存的角度,用精神分析、激进美学等哲学方法去改造、发展了这一哲学传统,从而形成以文化批判为特色的文化哲学范型。作为文化哲学的一种理论典范,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通过对现代主义知识理性原则及现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树立人之解放的文化价值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